|
俗話說:百戰(zhàn)沙場冷刀槍,將軍難免陣上亡。馬革裹尸是古代軍人們的最高榮耀,但如果是非正常死亡,比如冤死,則難免令人唏噓。比如明朝崇禎年間遼東督師袁崇煥。 崇禎皇帝登基后,本欲勵精圖治,從廣東召回袁崇煥,沒多久任命他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負責抗擊后金的戰(zhàn)事。袁崇煥曾向崇禎皇帝許下出“五年平遼”的承諾,不料不但沒把后金給滅了,皇太極自個率軍隊逼近北京城。在這場戰(zhàn)役中,崇禎帝中了皇太極反間計,誤把袁崇煥當成叛國漢奸,打入打牢,最后以謀逆之罪凌遲處死。 在古代,謀逆之罪是要株連九族了,袁崇煥被凌遲后,崇禎皇帝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妻兒子女的呢?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是袁崇煥沒有子嗣后人,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袁承志乃是杜撰。袁承志是杜撰不假,但是袁崇煥確實是有后人的,只不過名不彰顯罷了。 在《熹宗實錄》里就有明確記載,天啟六年四月,寧遠之戰(zhàn)創(chuàng)努爾哈赤后,論功行賞,“袁崇煥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照舊巡撫蔭一子,與做錦衣衛(wèi)正千戶,世襲賞銀四十兩,纻絲三表里,給與應得誥命?!?/p> 天啟六年十月記,“加遼東巡撫袁崇煥嗣男,原蔭錦衣衛(wèi)千戶袁兆基世襲指揮僉事”,清清楚楚地說明了,袁崇煥不但有兒子,而且是嗣男,叫做袁兆基,承蔭錦衣衛(wèi)正千戶,十月加封指揮僉事。 在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所著《國榷》里記載,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后:“按律其家屬本當依律正法,姑赦不論,妻妾子女流兩千里安置福建,財產盡沒入官,余俱釋不問?!边@里就說的很明白了,他的妻妾子女流放兩千里,充軍安置到福建。 袁崇煥死后,他的部下佘信盜取其尸首葬于京城廣東舊義園,并收養(yǎng)了袁崇煥的女兒。袁崇煥的悲催遭遇讓遠在遼東的部下既失望又寒心,他們說以袁督師對朝廷之忠心耿耿,尚且落得此下場,更何況我們這群大頭兵?從此,遼東邊事糜爛日復一日,大明覆亡已是不可避免之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