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十班有一位學生家長打電話,咨詢孩子的上課情況,因為孩子在第一次月考中地理成績偏低,家長問我如何學習好地理?家長還問我,買了一本地理的學習資料,能不能通過做題把地理學好? 家長的疑問,讓我對自己的教學再一次進行反思,想想早上心理咨詢室工作會議剛結束,王好民主任就告訴我們,他得趕快去備課,今天還有課。 王好民主任,作為一名老教師,還需要不斷的備課,我當然也需要備課,但雙減后的課堂如何上課?如何備課?這兩個月來一直困擾著我。 我認為教學過程的兩個關鍵點是教和學,教的功夫是會講,講得好;學的功夫是會聽,聽得進。作為老師,一定要練講的功夫。 這就要研究我們上課講什么?多年的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形成了我的教育觀,我認為我的地理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三部分內容: 一、教地理知識 這個內容說簡單就簡單,說難也難,如果僅僅為了考試成績,完全可以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把課本的知識,給學生講講,畫出重點,讓學生背背,通過做題讓學生加強記憶,就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 但這樣培養(yǎng)的孩子,體驗不到學習地理的快樂,也學不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更談不上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教地理技能 這個內容相對知識來說,有點難度,但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分析解決問題,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學習任務,并且能夠舉一反三,達到學習的最高層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融會貫通。 為了讓學生學會經(jīng)緯網(wǎng)知識,我教給學生做這類題目的口訣,給學生不僅僅是經(jīng)緯網(wǎng)的知識,更是做此類題目的思維過程。口訣如下: (提示學生,一定要把會做的題目做對。) 三、教人生智慧 記得在百度問答上,有一網(wǎng)友問,人活的意義是什么?我回答道,人活的意義就在于活著,快樂的活著。 無論作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還是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深深知道,對于一個學生,一個家庭,到底什么最重要?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幸福快樂。 幸福快樂的源泉在哪里?就在人生的智慧中,為了把人生智慧傳遞給學生,我經(jīng)常給學生講學生和學習的含義。 學生就是學習“生的東西”,就是學習不會的東西。不會的東西分為兩類,一是能夠學會的要學,二是實在學不會的先放棄。這樣學生面對太難的問題,學不會也能夠釋懷了。 學習就是先學會,后運用。就是說,學會的知識,一定要在實踐中運用、去練習,這樣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學生要不斷實踐,克服眼高手低的思想。 另外,在學生自學的時候,我告訴學生學習要多動腦,要做學習VIP高級會員,不做學習的PIG會員;在學生討論環(huán)節(jié),我告訴學生,要學會傾聽,借別人的智慧前進。 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求索,為國家、為學校、更為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