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閑時翻書君
“人并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與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把客觀世界看成是一種唯一的狀態(tài),那么每個人用眼睛去看時,看到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 但人的心卻各自有各自的解讀能力,于是就從單一的世界中讀出了千姿百態(tài)的樣子。 所以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這個小世界是外部世界的一個投影。 一來是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第二個原因是人的所有感受能力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完整地映照出世界的樣子。
一方面,身體感受世界的基礎條件不完整。另一方面,人們依據(jù)自己的感情和理解進行解讀。 難怪人和人雖然表面上沒有什么不同,但內(nèi)心世界卻可以達到完全不能互相理解的程度。 強調(diào)這一點,并非是為了說明人和人的不同。 而是為了講清楚一個事情,世界雖然不會因我們而做出什么改變,但我們卻能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人,加深對自己的了解。 換句話來說,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可以發(fā)生巨大變化的。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想法,就必須理解他內(nèi)心世界的基本概況。 想來,這種內(nèi)心的差異,既是人和人之間產(chǎn)生隔閡的直接原因,但同時也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發(fā)生興趣的重要原因。 我不讀書,但讀些句子。 感悟系作者,寫些哲理思考,希望有些治愈效果。 如果喜歡,關注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