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路亞新手在選擇釣竿裝備中都會有許多困擾,因不熟悉某些細節(jié)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和額外開支。我們在普通選擇路亞竿的時候大部分都關注這么幾個參數:長度、調性(也就是L、M、MH諸如此類)、外觀做工質量、品牌與價格這么幾個參數。當然這里不是說不對,這些也是選擇路亞竿必須的參數,只是有些東西卻被忽略了,也許新入門的朋友可能對我以下說的這些暫時還感覺不到區(qū)別,但是很多玩了一段時間路亞的朋友們,肯定有感觸。

那就是竿子的整體平衡性和最大負荷(Power)和 調性(Action)
一、先說路亞竿的平衡性
一把合適的路亞竿平衡性至關重要,因為路亞這種運動,需要大量頻繁的拋投走動,所以如果一把平衡性好的竿子會讓你的路亞之旅充滿樂趣,如果一般平衡性不好的竿子,那體驗將是糟糕的,因為你需要不斷的去有意識的去調整平衡位置。
所謂的平衡性,就是竿子的整體設計重心的位置,比如一支竿子的自重為80克吧,但是它的重心不是很平衡比較靠近竿尖也就是重心比較靠前,這樣的話配上漁輪后,假設漁輪的重量為200克,那么搭配在一起大約在280克左右,這樣的話因為這把竿子重心靠前并且設置的固定輪子的位置不理想的話,就會造成重心前傾,這個如果你玩過臺釣或傳統(tǒng)釣的朋友應該有體會就是如果竿子“頭沉”就會覺得非常重,拿著有些累不舒服。
路亞竿也是一樣,而另一根竿子,重量為110克,設計的非常好重心平衡,這樣加上200克的漁輪,總重為310克,但是因為重心設計的好,所以手持著感覺比80克的竿子還要輕因為重心整體靠后了從而達到了力的平衡,反而人拿在手里不覺得累了。
那么選擇如何選呢?
大家在挑選竿子的時候,如果有條件可以去實體店購買路亞竿,拿在手里試一下,如果重心偏向竿尖,會覺得沉,如果重心在你手握的地方的話你就會覺得太過輕巧沒有手感,只有重心在你手握的位置向上十幾厘米左右的位置是最佳的重心位置,這樣你在拋投的時候手腕施加的力量是最平衡的,可以很輕松的拋投,長時間不覺得勞累。
當然我們不能每次都要求如此苛刻,但是盡量不要讓這個數值偏離太多,不然會影響你的手感,特別是一些鱒魚竿或蟲竿。如果沒有條件去實體店也要參考購買者的一些評論或詢問在線的客服人員。
二、最大負荷(Power)和調性(Action)
這兩參數其實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容易搞混,最大負荷(Power)就是我們通常說的ML,M,MH等調性,這個在國內來講大部分廠商都會標示這個參數,但是國內很少有廠商標示Action的參數,很多人就容易把最大負荷(Power)當做調性,雖然不能說是完全錯誤,但是在理解上是錯的,因為這個Power只是指的竿子的負荷值以及餌重的范圍而已他只能表述竿子本身的軟硬程度。
而Action才是表示竿子的彎曲度調性真正參數,如果你玩過臺釣或傳統(tǒng)釣就會明白一般,竿子還有個叫做調子軟硬的參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28、37、46調其實路亞竿里也有類似的數值只不過因為路亞釣法源于歐美所以叫法不同,而且分的更細,如圖:

也就是說,越快調性彎曲度越靠近竿尖,越慢的彎曲處越靠近竿的把手。再結合上面這幅圖片,你應該就能很好的理解了。當然對于這個快慢調的問題,世界并不是非常的統(tǒng)一,有些時候表示的名稱不一樣,特別是一些日系的路亞竿,他們有些并不用的Action來標示,而是用Taper,其實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它所表達的意思也是調性的快慢,如果有人用過一些日系的手竿特別是日本的一些傳統(tǒng)鯽魚竿會了解,其實就是先調,本偏先,本調,本偏胴,胴調等等,其實即使日本人習慣的叫法和我們28,37,46,55差不多。
所以知道了這些東西,今后在挑選竿子的時候就不太容易選錯了,即使有些國產竿子沒魚標示這些特性,相信看過這個介紹以后,估計也能明白如何測試了,雖然目前我還對國產很多品牌的不規(guī)范擔憂,畢竟路亞竿在中國真正流行起來也就近幾年的事情,雖然國內很多廠商以前都給國外廠商做貼牌代工,但是國內目前還沒有像臺釣竿那樣的一些規(guī)范,所以目前很多竿子的屬性很混亂,有些桿子的調性、硬度亂標,見到過UL的竿子把克重標到15克….或者M的竿子把克重標到了30克標注“超硬調”!!涂裝也非常奇葩真是嘆為觀止。
所以對于國內剛入門玩的人來講,可能會蒙混過關,因為他們剛剛入門不熟悉,但是一旦慢慢熟悉路亞之后,你就會覺得有點哭笑不得。很多國內廠商對外代工嚴格對內銷售自己牌子糊弄投機取巧的思想真的是無奈。這種不負責和不認真難怪國產品牌難以走向世界。 ? ?
路亞竿的調性參數(供路亞新手參考)
不管是日式的還是美式的,竿子的從軟到硬的表示方法都是(Power): UL——Ultra light 超軟 L——Light 軟 ML——Medium light 中軟 M——Medium 中等 MH——Medium heavy 中硬 H——Heavy 硬 XH——Extra heavy 超硬 XXH——Extra extra heavy 超超硬 根據竿子的曲線變化(Action)又有: S——Slow; M——Medium; MF——Medium fast; F——Fast; XF——Extra fast。 以上從S到XF表示竿子的彎曲點越來越往前稍靠。 竿子的POWER 與LINE WT. (線的最大張力)& LURE WT.(餌重)之對照如下: SPINNING(直柄) CASTING(xxx柄) Line wt.(LB) Lure wt.(OZ) Line wt.(LB) Lure wt.(OZ) UL 2-6 1/32-1/4 L 3-8 1/16-1/4 ML 4-10 1/16-3/8 6-14 1-16-1/2 M 4-12 1/8-3/8 8-17 1/4-5/8 MH 6-17 1/4-5/8 10-20 3/8-1 H 10-20 3/8-1 12-30 3/8-2 XH 15-40 1/2-4
注:1LB=0.45Kg、1OZ=28.35g
以上數據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品牌、市場會略有差異。
SPINNING竿一般從UL做到MH,MH以上的很少做到了。CASTING一般從ML做到H,H以上的很少做到了。
常用的輪作有: 1、2、3用于SPINNING配合紡車型卷線器使用;4、5用于CASTING配合鼓式及小烏龜型卷線器使用。 不同的物料配置能有不同的外觀效果,各有其特點。主要在于竿子的做工、整體效果、質感、適用性及整體協(xié)調性等方面。 ========================================== 喜歡LURE運動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幾只BASS ROD(鱸魚竿)淡水用LURE ROD大致分為:鱸魚竿(BASS ROD),鱒魚竿(TROUT ROD)和飛釣竿(FLY ROD). 今天,我冒充一回行家,說一說BASS ROD(鱸魚竿)的POWER(趕體的軟硬度)和TAPER(竿體的通體曲度) 內容粗淺,解釋一下竿子的基本知識,希望真正的行家?guī)椭拚?,大家一起討論 一只BASS ROD是由材料,竿體,導環(huán),握柄,輪座,POWER(軟硬度),TAPER(竿體曲度)組成 .我們可以把材料,竿體,導環(huán),握柄,輪座稱為"硬件" OWER與TAPER稱為"軟件" 一只好的BASS ROD軟硬件的相容性可以做到極致,相反,一只差的竿子硬件的材質都不過關,軟件的設計技術就更是可見一斑了 一只竿子由輪座向上數到第3個導環(huán)這一段稱為BUTT(銜接部分),由第3個導環(huán)再向上數到第4個導環(huán)這一段稱為BELLY(腰部),由第4個導環(huán)數剩余的稱為TIP(竿梢部分),再加上竿柄部分就是竿體的整體(LENGTH)長度.常見的竿子PIECE(節(jié)數)有一節(jié),兩節(jié)的,也會有4節(jié)的,還會有振出式. BASS ROD分為2種制式,BAIT CASTING ROD(雙軸式槍柄竿),要搭配BAIT CASTING REEL(雙軸的鼓式或水滴式輪).:em07: SPINNING ROD(紡車式直柄竿)要搭配SPINNING REEL(紡車輪).:em07: 常見的C代表槍柄,S代表直柄.個別的品牌有自己的標識方法,例如: SHIMANO,1代表槍柄,2代表直柄 DAIWA,UFM UEDA,B代表槍柄,S代表直柄. VAGABOND,X代表直柄,XX代表槍柄. TENRYU,SP代表直柄,BC代表槍柄.: A.硬件: 常見的竿體材料有:GRAPHITE FIBER ROD(碳素纖維竿),GLASS FIBER ROD(玻璃纖維竿),BORON FIBER ROD(硼纖維竿). 導環(huán)常見的有:金屬環(huán),陶瓷環(huán),黑礦石環(huán),SIC環(huán)和熱硬度合金陶瓷環(huán). 握柄常見的有一段式,兩段式和三段式,材料采用的有CORK WOOD(軟木),EVA,硬木,竹,鹿角,骨,象牙,輕合金,樹脂等. 輪座常見使用的材料有尼龍,塑料,金屬等.
B.軟件OWER(竿體的軟硬度):可以叫它釣性,常見的為 ULTRA LIGHT(UL特軟),適合倒吊,無鉛,低比重軟蟲及輕型小MINNOW. LIGHT(L軟),適合高比重軟蟲,配鉛軟蟲,中小MINNOW等. MEDIUM LIGHT(ML中軟),適合小胖子,中型米諾,鉛筆等. MEDIUM(M中)適合VIB,深潛米諾,鉛頭鉤等. MEDIUM HEAVY(MH中硬),適合蝦型高比重軟蟲,SPINNER BAIT(復合式亮片),BUZZ BAIT(聲響式)等. HEAVY(H硬),適合中大型米諾,子彈鉛釣組,SPINNER BAIT,RUBBER JIG等. EXTRA HEAVY(XH特硬)適合大型米諾,RUBBER JIG,包重軟魚等. 個別品牌也有自己的代碼.例如: SHIMANO(UL),1(L),2(ML),3(M),4(MH),5(H). GAMAKATSU:2(UL+),3(UL),4(L),5(ML),6(M),7(MH),8(H),9(XH). VAGABOND(UL),1(L),2(ML),3(M),4(MH),5(H),6(XH). MEGABASS:F0(極UL),F1(UL),F1.1/2(存在于UL與L之間),F2(L),F3(ML),F3.1/2(存在于ML與M之間),F4 (M),F5(M調再加1/4硬),F5.1/2(存在于M與H之間),F6(H),F7(XH). GANCRAFT:UL,L,ML,M,MH,H,EXH(XH).
TAPER(竿體曲度):也是釣性的組成部分,常見的有 SUPER SLOW(SS,5:5曲度),適合鉛筆,長體米諾,漂浮米諾,水面系列等. SLOW(S,4:6曲度,即竿體曲度在竿梢方向40%的位置),適合CRANK BAIT,SPINNER BAIT等. REGULAR(R,3:7曲度,即竿體曲度在竿梢方向30%的位置),適合RUBBER JIG,VIB,MINNOW,高比重等. FAST(F,2:8曲度,即竿體曲度在竿梢方向20%的位置),適合RUBBER BAIT,包鉛軟魚,雷等. FF(1.5:8.5曲度,即竿體曲度在竿梢方向15%的位置),適合包鉛軟魚,雷等. XF(1:9曲度,即竿體曲度在竿梢方向10%的位置)....... 關于長度:常見的長度標法是英尺英寸和厘米. 1英尺(FT)=30.48厘米 1英寸(IN)=2.54厘米 5'=152.4厘米 5'3''=160厘米 5'8''=172厘米 6'=182厘米 6'3''=190厘米 6'6''=198厘米 7'=213厘米 個別品牌也有自己的代碼,例如: GAMAKATSU:1(5英尺),2(5英尺3英寸),3(5英尺8英寸),4(6英尺),5(6英尺3英寸),6(6英尺6英寸),7(7英尺),8(7英尺6英寸). G-LOOMIS:66(5英尺6英寸),70(5英尺10英寸),72(6英尺),78(6英尺6英寸),80(6英尺8英寸),84(7英尺),86(7英尺2英寸)90(7英尺6英寸)
以上數據來源于LURE MAGAZINE,指的是相對情況,并不是絕對的,因為個人差異有所偏愛的要另當別論
========================================== 竿的快慢調的解釋: X-Fast = 超快調. Fast + = 快+調。 Fast = 快調。 Mod Fast = 中快調。 Moderate = 中調。 Slow = 慢調。
桿在那里開始彎。越快的在越靠近桿尖的地方開始彎 越慢得在越靠近桿底的地方開始彎 快桿 - 操作路餌 和 精確拋投 慢桿 - 容易感覺魚訊。對線的壓力越小 Power - 桿的強度。 Ultra Light - 超軟。 Light - 軟。 Medium Light - 中軟。 Medium - 中。 Medium Heavy - 中硬。 Heavy - 硬。 Ex Heavy - 超硬。 快調和硬釣的桿子起魚快 慢調的竿子適合游戲,很好玩 軟調的竿子適合拋輕餌 ? ?BG1BGB免責聲明
圖文來自網絡,本人對文中觀點不持立場,對文章觀點不負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