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施是中國古代的絕世美人,西施之美是通過“東施效顰”這個成語體現(xiàn)出來的,因為它即便身體不舒服而顰眉,也很美,而且美得讓東施想效仿。 關(guān)于西施的成語還有一個,那就是“西子捧心”。顧名思義,西施當時以手托心的強迫性體位。那么,從醫(yī)學角度上看,有如此體位的西施,可能得的是什么病呢? 按照西施的體質(zhì),最大的可能是心臟早搏,或者是竇性心動過速。 這兩種問題雖然是出在心臟上,但和我們更熟悉的冠心病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因為血管堵塞了,心臟本身的供血受阻,而早搏或者心動過速結(jié)構(gòu)性的改變很少,大部分只是功能的失調(diào),更容易見于年輕人,特別是西施這樣柔弱的女性,她們多是氣血兩虛。 所謂早搏,就是心律不齊的一種,每次心跳之間的間隔改變了,后面的一跳提早了,所以稱為早搏。 心動過速和心律不齊一樣,這樣的心跳自然會引起供血的紊亂,供血的紊亂又反過來影響心臟本身,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體質(zhì)變得更差,以至于美人顰眉。 之所以會產(chǎn)生早搏,可能是本身體質(zhì)所致,也可能和心肌炎有關(guān),算是心肌炎后遺癥之一。 心肌炎在現(xiàn)在很常見,特別是青年和中年人,不把感冒當回事,而很多病毒性感冒的病毒可以侵犯心肌。比如,感冒的時候沒休息好,甚至運動量還增加,都可能加重心肌的損傷。 曾經(jīng)在新聞中看到的諸如美女主播、淘寶店店主,年紀輕輕就因為一場感冒猝死了,很可能就是感冒連帶出的心肌炎重癥。 只不過,很多人可能同樣罹患心肌炎,但癥狀輕,沒有發(fā)展起來,后來悄悄自愈,但早搏這個毛病很可能就留下了。 
對于早搏,張仲景也有個方子——炙甘草湯,醫(yī)圣在方下注明: 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參6克、生地黃30克、桂枝9克、東阿阿膠6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大棗30枚。 其中生地、阿膠、桂枝、甘草、大棗、麥冬都是補血養(yǎng)陰的,由人參、桂枝這兩個補氣藥引領(lǐng)著,使氣血充足,心率恢復正常。 西子捧心的“捧心”,用詞很貼切,中醫(yī)辨證一種疾病的虛實,就是要看病患之處的感受,喜歡按壓著,甚至必須自己托著、捧著才能舒服一點的,多是氣虛。 相反,哪個地方的疼痛如果不用托著、捧著,并且害怕觸碰、不喜歡按壓著,那多半是實證,或者是血瘀或者有雍滯。 
從西子“捧心”的特殊體位上可以推測,她即便不是心臟的問題,也是脾胃虛寒,很有可能屬于虛寒性的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消化系統(tǒng)的器官也是肌肉無力的。以她瘦削的體態(tài),更有可能是早搏或者胃潰瘍。 但不管西施是心臟病還是胃病,如果用中醫(yī)辨證,都離不開氣血兩虛。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除了心肌炎導致的早搏,有人即便沒有心肌炎歷史,勞累久了仍舊會有脈結(jié)代的問題,這在中醫(yī)里屬于內(nèi)傷導致,因為太勞神了,用腦過度,心血暗耗。 這種情況多見于年終總結(jié)、項目匯報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因為勞神導致了氣血虛。 
這種人的舌頭如果伸出來,多半是舌苔偏少、舌色發(fā)紅、舌質(zhì)很瘦甚至很干,這都是陰血耗竭的表現(xiàn)。有這樣舌象的人就應該注重調(diào)理了,他們的病程往往不短,而且疾病對身體的消耗也會很大。 滋陰養(yǎng)血,輕松調(diào)陰陽 【佟道·阿膠桑杞膏】1味膏滋,含阿膠、黃精、枸杞等6種食材,有滋陰補血,烏發(fā)潤發(fā),美容養(yǎng)顏之效;男女適用,每日皆可服用。↓↓ 點擊圖片 快速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