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在秋天里,很多在春夏長勢很旺的植物,此時都開始放緩生長的步伐,逐漸將能量回收到體內(nèi),并孕育出果實。我們?nèi)艘餐瑯?,到了秋天,就不要再想著怎么生長了,而是要關(guān)心怎么回收積攢更多的能量,尤其對于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此時著重養(yǎng)一養(yǎng)氣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食物,正是金秋十月的饋贈,既能“厚腸胃”,滋補后天之本,又能強腎氣,補養(yǎng)先天之本,它就是被譽為“干果之王”的板栗。 中醫(yī)認(rèn)為,栗子性平、味甘,入脾、胃、腎三經(jīng),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之功效。 養(yǎng)胃健脾 板栗熟吃特別適合給脾胃虛弱的人健脾養(yǎng)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氣血自然不足,這樣的人往往面色無華、形體偏瘦、食欲不佳、體倦乏力、大便稀薄,可以每天少吃些熟栗子。 注意,是少量,不能一說滋補就使勁吃,因為栗子的能量也比較高,不容易消化,據(jù)說吃十個栗子,就相當(dāng)于吃了一小碗米飯,因此一般人每天最好別超過十顆,脾胃虛弱的人就要更少了。 有積滯、內(nèi)熱的人也不能吃。 吃的時候要慢慢嚼,嚼得越細(xì),消化吸收得越好,不要“囫圇吞栗”。 另外,我不建議現(xiàn)在一些做栗子的方法,如栗子粳米粥、栗子點心、糖炒栗子等等,這些制作方法要放到過去可能不錯,因為過去人的飲食都比較清淡,我記得我小時候還經(jīng)常吃玉米面呢,精米白面吃得比較少,因此吃些栗子粥、糖炒栗子什么的還比較滋補。 但現(xiàn)在人的食物中,精米、白面、油分、糖分都太多了,精米、白面本身就很容易生糖,而栗子本身也含糖和油,因此吃得時候最好就不要再格外增加這些成分了。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栗子最好的烹調(diào)方式是蒸和煮。如果還想變個花樣,可以加些水打成栗子羹來吃,不要放糖、奶、蜂蜜,總之,就吃栗子的本來味道。 補腎健骨 板栗被稱為“腎之果”,對腎虛的補益作用非常明顯,不過生吃和熟吃還不一樣,熟吃可以脾腎兼補,生吃則偏重補腎健骨。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外傷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腫痛和筋骨疼痛等癥,就可以用生栗子防治。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介紹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薄侗静菥V目》中也寫到:“腰腳無力。取風(fēng)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豬腎煮粥,必漸轉(zhuǎn)健?!?/p> 風(fēng)干的生栗怎么做呢?可以用一個網(wǎng)兜把新鮮的生板栗給兜起來,掛在家里通風(fēng)的地方,比如陽臺上。過個十多二十天,就風(fēng)干了。 其實也不拘十多粒,因為每個人消化能力不同,以吃后不感覺腹脹氣為度。風(fēng)干栗子比較硬,不能狼吞虎咽地吃,最好先含在嘴里,用唾液把它軟化,再嚼至少36下,把它嚼得碎碎的,然后連著唾液一起,慢慢地分三口咽下去。 很多人中年以后,腎氣漸衰,骨量流逝,腰酸腿軟,尤其是生完孩子后的女性,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也不用精細(xì)辨證,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用起來。此外還可以告訴我們的父母。養(yǎng)成這個小習(xí)慣,受益無窮。 另外,生板栗還可以外用。 “嚼生者涂病上,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p> ——《唐本草》 “刀斧傷。用大栗研爛敷上?!?/p> ——《本草綱目》 對于外傷引起的出血、淤血腫痛、跌打損傷,將生板栗去殼搗泥,涂于患處都可以很好地調(diào)理。 每到深秋,栗子都會大量上市, 我們不光要吃應(yīng)季的食物, 更要懂得怎么吃有益處, 怎么吃不合適, 把中醫(yī)之道運用到一食一飯中, 只有這樣,才不枉大自然的恩饋。 近期導(dǎo)讀: 一吃鈣片就便秘,那該怎么補鈣? 九九重陽,閑話一數(shù)一食一藥 寶寶拉肚子,該喝什么粥?大部分家長做錯了! 寶寶拉肚子,該喝什么粥?大部分家長做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