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東西,其中就包括屬于非物質文化的俗語,雖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俗語代表著過去的封建迷信。但其中不乏一些有關于生產和生活經驗的俗語,尤其是像二十四節(jié)氣這些流傳到后世且被廣為傳用的俗語,都是我們古代先輩們根據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經驗而濃縮的結晶。 雖然現在很少有人提及俗語,但是我們仍舊不可小瞧俗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就比如這句“頭小定飄蓬,腳長苦道中”的這句關于識人方面的俗語。 這句話最早起源在哪個朝代尚且不知,但是這句話跟相學有一定的關系。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解釋相學,就是說它是根據一個人的面貌特征來判斷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那么“頭小定飄蓬,腳長苦道中”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這句話給大家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腦袋如果比較小的話,那么注定他的這一生都是在漂泊的;腳長得太長的話,那么他就注定了要勞苦一輩。 簡言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頭小、腳長之人一輩子的命運都不怎么好,注定無??上怼9湃耸峭ㄟ^長期觀察而總結出來的這個結論,所以說得出來的這個道理并沒有被驗證。 準確地來講,這句話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并不完全可靠。用我們現在的知識來評論這句話的話,那么它就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簡言之,就是頭小腳長之人并不一定是無福之人。 在范偉老師演的小品《賣拐》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其實這句臺詞就是“頭小定飄蓬”的反面寫照,雖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很片面。
經過各種對比之后我們我們也能發(fā)現它們的樣貌其實大不相同,既存在腦袋大脖子粗的人,同樣也存在頭小之人。這足以證明先輩們流傳下來的這句“頭小定飄蓬”這句話其實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并不是完全絕對的。 腳也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為什么古人會覺得腳大的人沒有福氣呢?其實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人都由于常年勞作,久而久之,自然會讓腳看起來又長又肥。 而那些達官貴人平時十指不沾陽春水,時刻有仆人伺候在旁,想要什么東西,吩咐一聲,靜靜等著就可以。腳部自然不會變成又長又肥的狀態(tài),一般他們的腳都是又短又瘦的。所以根據腳長來評判一個人,是否能有福享則是不能信的,畢竟在總結這個結論的時候就有失偏頗。 另一句俗語則是“腳大穩(wěn)江山”,細看之下,會不會發(fā)現這兩句話其實是互相矛盾的,那么為何古人會總結出這兩種互相矛盾的俗語呢?其實每一句話都要結合它們的背景來仔細分析,這兩句話是根據不同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所以適用的場所不同。 相信經過以上的分析,大家也能明白這句諺語所表達的意思,同時,各位也要明白,其實一個人的長相和他是否能享福其實是無關的。一個人的長相和身體都是遺傳父母的,至于這一輩子是成功還是勞苦,完全是取決于個人的能力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