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今年,國家衛(wèi)健委提出的精神衛(wèi)生日主題為“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重點呼吁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青少年自殺事件,暴露出來的,是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英國《經濟學人》數據統計分析,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穩(wěn)居全球第一。 今年3月18日,《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正式出爐,其中便指出: 中國有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為7.4%,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被抑郁所困擾。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幾乎每 20 秒,中國就有一人因抑郁癥自殺。其中青少年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除抑郁外,焦慮情緒、網絡成癮、睡眠問題等也在青少年中屢見不鮮。 有研究指出:隨著社會化的加快,現在兒童面對周圍環(huán)境的適應、人際關系的選擇、自我價值的定位、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遠大于過去。 這些,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世界衛(wèi)生組織便預測:2025年以前,全球兒童的心理困擾可能會持續(xù)增加50%。 如何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社會關注的重點。 來源:心榜 為了響應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的號召,今晚7:00鎖定泊恩精神衛(wèi)生日特別直播; 屆時醫(yī)學博士王玉萍醫(yī)生將在線與大家連線互動,為大家在線答疑有關預防心理疾病的實用正確的方法與技巧。 本場直播適合對心理健康問題剛興趣的所有人群,進入直播間現場參與回答還能參與解鎖諸多福利; 只需要飯后發(fā)呆的時間,就可以得到自我的心理提升的機會。 除此之外,小編還在文未【【推薦閱讀】】給大家準備泊恩明星情緒分析師星星老師5天情緒急救包課程免費獲取入口; 看到這里的朋友,記得看到文未及時領??! ??關注視頻號,馬上預約,倒計時15分鐘?? 02 里程碑式突破!全球首例定制化腦神經設備成功治療重度抑郁癥 10月5日,一項發(fā)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給一名叫Sarah的患者腦部植入一種類似“神經起搏器”的裝置,成功地治療了她的難治性抑郁癥。 這對廣大抑郁癥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福音。 要知道:抑郁癥,正在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我國首個成人抑郁障礙流行病學現況研究成果發(fā)布,成果顯示: 我國成人抑郁障礙終生患病率為6.8%,在所有抑郁患者中,僅9.5%有過治療。 其中,又僅有0.5%得到充分治療。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很多患者沒有主動地求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抑郁癥診斷與治療的困難。 比如Sarah,在接受“神經起搏器”之前,就已經嘗試了包括藥物以及電休克療法等多種方法,卻始終沒有擺脫抑郁的困擾。 而“神經起搏器”的運用,卻讓她的抑郁癥得到了巨大的緩解。 在接受了定制化的治療后,Sarah表示:“我的抑郁癥已經得到控制,這讓我可以重建一個有價值的生活。” 這是世界上首例通過定制的腦部植入物刺激,緩解抑郁癥患者癥狀的案例。這項研究代表著:神經科學在精神健康領域,尤其是抑郁癥治療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 更代表著人類在攻克抑郁難題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來源:心榜 03 聽同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彼此心率一致 在進化過程中,講故事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手段,大腦對敘事有很強的適應性,以至于我們對好故事的記憶比對基本事實的記憶還要好。 故事在世界的塑造中發(fā)揮著強大的作用,事實證明,它們甚至能夠決定我們自己的心率。
研究人員解釋說,記憶的保留已被證明與有意識的感知相一致,因此這表明我們的心臟與我們的大腦對敘述的有意識處理同步跳動。 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Cell Reports 上。 來源:煎蛋 04 探索記憶的百年之謎,為什么有些氣味總讓人回想起過去 記憶不相干項目(比如氣味與位置,聲音與事件)的這種能力被稱為“關聯記憶”,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記憶形式之一。 而在阿爾茨海默病等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的疾病中,患者的關聯記憶能力則會下降。至今為止,大腦如何形成關聯記憶,背后的機制始終還是謎題。 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剛剛上線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神經科學家首次在大腦的記憶中心——內側顳葉找到了位于內側顳葉的外側內嗅皮層中被稱為扇形細胞(fan cell)的神經元。 它們負責獲得新的關聯記憶,并且受到多巴胺信號的控制。 來源:學術經緯 05 你對自己的記憶力有多自信?反正大腦沒信心…… 近日,紐約大學研究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人類大腦中負責工作記憶內容的腦區(qū),還同時負責記憶的“質檢”,也就是衡量工作記憶的不確定性。 于是,大腦在制定決策時可以確定自己暫存的記憶有多大程度是不確定的。最終,我們基于對記憶的確定性做出相應的行為。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權威學術期刊Neuron 上。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編碼工作記憶內容的神經群還表征記憶的不確定性。” 來源:學術經緯 06 克服社恐,社交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 根據阿爾茨海默氏癥協會的數據,目前有600多萬美國人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癥,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近1300萬。 此外,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癡呆癥的死亡率上升了16%。 近日,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健康老齡化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70至90歲的老年人擁有更頻繁、愉快的社會互動,他們在當天和隨后兩天的認知表現也更好。 這項新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持日常社交互動在老年人認知健康中的作用。 特別是,頻繁和愉快的社交互動與幾天內認知測試的表現提高有關。 來源:神經新前沿 ![]() 點擊“在看,轉發(fā)分享”,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