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奎秋,聊城市茌平區(qū)人。喜歡在生活中收集情感的浪花,并把它訴諸成文字。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鄉(xiāng)村泥土的芬芳,并愿用拙劣的筆書寫那酸甜苦辣的人生。 說起來,這應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故事了。當時,我正在我們村里的一所小學校里代課,教的是小學五年級,和我同班任課的是一位姓劉的老民辦教師。劉老師性格開朗,說話非常幽默,言談之中,有時竟妙語連珠,且很有藝術性。盡管他已經(jīng)是五十多歲的年齡了,但他和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并無鴻溝,關系極其融洽,很是談得來。那時,我們年輕人聊天時,背地后里都好稱呼他為老劉。老劉這人,事業(yè)心極強,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愛崗敬業(yè),他所教的科目每次考試總是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老劉這人還樂于為善,比如老師們的自行車壞了,扎胎了,鏈子斷了,或是車輪蹭蓋瓦啦,只要求著他,他總會抽出時間來給你修上。記得有一年的冬天,天氣特別的冷,土路的路面都被凍裂了縫,好像是地球又迎來了一個小冰河期似的。有一天,下著大雪,是那種鵝毛大雪。路面上鋪著厚厚的積雪,踩上去咯吱咯吱得響。老劉的家距我們學校有五里之遙,因雪大路滑不能騎自行車,老劉只好徒步來學校上課。沒曾想到,在路上,老劉不慎滑進了路旁邊的溝里,并且扭傷了腳脖子。來學校后,他不停地抱怨天氣,并向校長請假說他決定明天在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凜冽的北風嘶鳴著,空中依然飛舞著雪花。大家知道,老劉扭傷了腳脖子,況且又請了假,肯定是不來了。誰能想到,他竟然又來了。不過,不是徒步,而是套著他家那頭小毛驢坐著地排車來的,車上還裝著兩捆玉米秸,那是毛驢的中午飯。那時,外村的老師中午不回家,都在學校里吃中午飯。我們笑著問他為何又來了,他卻鄭重其事地說,還不是因為舍不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嗎,不見孩子們總感覺像丟了什么東西似的心里空蕩蕩的。老劉的一席話竟使我們這些老師們好一番的感動。后來,老劉自然轉(zhuǎn)正成了正式的老師,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又去了別的學校任教。而我,因為是代課,工資低的不能養(yǎng)家糊口,故,也辭去了這個職業(yè),轉(zhuǎn)而去工地上干建筑去了。老劉不抽煙不喝酒,最大的嗜好就是愛打乒乓球。那時,每個學校里都有乒乓球案子,提供給老師和學生們?nèi)蕵?。不幸的是,老劉在一次打乒乓球時不慎摔倒了,因年齡大點了,去醫(yī)院檢查時索性做了個全面檢查,沒想到卻查出了癌癥,并且已經(jīng)到了晚期。這猶如晴天霹靂徹底擊垮了他,因為他熱愛教育事業(yè),他熱愛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他不愿離開百花園里的這片熱土啊。得到老劉患病的消息后,我一直就想著應該抽出時間來去看看他,然而,還未等我來得及去看望他,卻聽到了他駕鶴西去的噩耗。未能見上最后一面,竟成了我終生的一大遺憾!好在,有老劉贈予我的他寫的一本詩集為念,可在懷念他的時候能在詩中再次聆聽到他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