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興趣、專注力和表達力之前,我參加了一次朋友聚會,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朋友的女兒樂樂性格比較調(diào)皮,總是闖禍。 那天,樂樂帶著童童,還有其他幾個小朋友一起去水池旁邊玩,結(jié)果弄得全身都濕了。 作為家長看到這一幕,簡直要氣炸了! 這個時候,有幾個小朋友看到爸爸媽媽生氣了,便趕快跑了過來。 
見小朋友都過來了,童童也跑到了我身邊,對我說:“媽媽,我不是故意的。” 我還沒來得及批評她,就聽到樂樂媽媽對孩子說:“李樂樂,你馬上給我過來!” 樂樂還沒玩夠,于是完全忽略了媽媽的話。 這時候,樂樂媽媽壓不住怒火了,又大喊了一句:“我數(shù)到3,你不過來我就不要你了!1、2……” 果然,這個方法奏效了,樂樂媽媽還沒數(shù)到3,樂樂就急急忙忙地跑過來了。 
一旁的其他家長表示佩服,并且還說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試試這個方法。 然而這一幕,突然讓我想到了我小的時候。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媽媽就經(jīng)常數(shù)“3個數(shù)”。記得有一次,因為我打翻了爺爺?shù)乃帨?,媽媽罵了我一頓。我的個性是比較倔強的,不肯認錯,于是我站在院子里,怎么都不說“對不起”。這時候,我媽媽打開窗戶,沖著我喊:“我數(shù)到3,你要不過來,我就打你了?!?/strong>聽到這句話,我好像被按下了按鈕一般,嚇得趕緊往家里跑。但其實,這句話只是起到了震懾我的作用,并沒有讓我就打翻藥湯這件事產(chǎn)生反思。經(jīng)常說這三個字的家長也可以仔細回想一下,雖然每次孩子聽到“我數(shù)到3”都會乖乖地過來,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沒解決,同樣的錯誤下次他還會再犯。因為這句話的性質(zhì)是恐嚇和命令,對孩子來說,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下一秒的想法一定不是“我做錯了”而是“我害怕了”。孩子之所以在家長說出這三個字后乖乖服從,是因為他害怕如果不聽話,爸爸媽媽將會懲罰自己。即可0元領取哦~  童童上幼兒園的時候,做事情特別磨嘰,出個門也要折騰半天。有一次眼瞅著上幼兒園快遲到了,我便沒忍住催促了童童(一般我是不會催促孩子的),然后下意識地說出了這三個字:“我數(shù)到3,你必須把鞋子給我穿好?!?/span>結(jié)果,童童火急火燎地穿鞋,出門后才發(fā)現(xiàn)左右腳穿得鞋子不一樣。畢竟,穿錯鞋子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數(shù)到3”這三個字。晚上回家后,我看到童童悶悶不樂,于是便上前關心她,沒想到她卻給我吃了“閉門羹”,一句話都不愿意和我說。直到童童爸爸把前因后果告訴我了,我才知道,原來自己犯了這么大的錯誤。當我們習慣性地說這三個字時,到底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哪些隱患呢?我們總是這么恐嚇和威脅孩子,卻沒有告訴他“你到底做錯了什么”或者“下次不能這么做了”,那么孩子肯定還會反復犯同樣的錯誤。甚至有的孩子不會認為自己錯了,只會感受到家長的冷漠。第二,把孩子養(yǎng)成一個不懂得自我約束的人。家長總是數(shù)123,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沒有規(guī)則意識的壞習慣。如果你每次都用這招,那么孩子就不會自我約束了,就會一直等家長說“123”。家長的“數(shù)到3”,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得不去服從的命令,久而久之,家長習慣發(fā)號施令,孩子習慣服從。心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常年遭受家長不同程度威脅的孩子,會把這份壓力放在心里,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他們就會產(chǎn)生同樣不安和恐懼的感覺。同時,家長用命令而不是引導的口吻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很難感受家長的愛,甚至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喜歡我”。如果你是在孩子磨嘰的時候會說出“數(shù)到3”,那么不妨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因為時間這個概念,在大人和小孩子的認知中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孩子對時間的把控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們可以降低自己的預期,給孩子多十分鐘的時間,讓他能夠妥善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外面玩耍,我們想叫他回家,一定不要急著數(shù)“123”,而是告訴孩子:“再給你10分鐘的時間,你收拾一下我們回家吃飯啦?!边@樣孩子就不會產(chǎn)生壓迫感了。我家童童有的時候會因為看動畫片而耽誤睡覺的時間,那么這個時候如果我說了“我數(shù)到3”,那么童童肯定是帶著滿滿的恐懼感入睡,這就完全沒有意義了。比如,我會說:“現(xiàn)在很晚了,電視機伯伯說他很累了,想要睡覺,你不信可以去摸一下它的腦袋,是不是很熱?”這個時候,童童過去伸手摸了摸電視機,果然有點發(fā)燙。緊接著我又說:“童童,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和電視機伯伯說再見,然后大家都好好睡覺,明天再一起玩好嗎?”3. 立規(guī)矩,但是也別忘了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只要孩子遵守規(guī)矩,他就不會做一些讓家長用威脅的口吻去教育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盡早給孩子立規(guī)矩。在立規(guī)矩的同時,我們要注意不能強制性逼孩子去遵守,還要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讓他自覺遵守規(guī)矩。這里,我們之后會單寫一篇文章來講講,如何培養(yǎng)孩子遵規(guī)守紀的好習慣。最后,我想對每位家長說,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并不是絕對權威的,不要拿我們的威嚴去恐嚇孩子,時間久了,會造成親子關系疏離。教育孩子的過程,本來目的不就是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以及一個獨立的個體嗎?陪伴大于放縱,引導大于說教,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看似立竿見影,但一定是有隱患的!想要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快來帶孩子體驗免費的5日閱讀體驗包! (點擊圖片馬上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