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cctv凝 創(chuàng)作立場聲明:個人經(jīng)驗分享…… 前幾天,我分享了一個原創(chuàng),“新學期,給兒子買了雙新鞋子吧” ,反響似乎還不錯。那么,作為已經(jīng)上高中或者大學的“大朋友”,或是向我一樣的“大叔”,在秋季開學之際、天氣漸涼之時,如何選一雙經(jīng)濟實惠又腳感舒適的鞋子呢?抽出幾分鐘看看我的推薦,或許有一些幫助。 日常穿的鞋子,當然以舒適至上,用不著那么的“戰(zhàn)斗”。如今各大運動品牌包括我們的國產(chǎn)品牌都有自己的“王牌”中底科技,其中擁有“踩屎”良好腳感的自然也不少,下面我就來盤點一下令我們“欲罷不能”的鞋子吧: 咕咚+安踏科技=創(chuàng) 1.0、1.5針對普通跑者,以咕咚平臺的大數(shù)據(jù)支撐為基礎,咕咚聯(lián)合安踏推出了創(chuàng)1.0跑鞋,在后腳掌處加強緩震能力,特別為絕大部分習慣后跟落地的跑姿來設計。創(chuàng)1.0隸屬安踏跑鞋矩陣中的“RUN FAR緩震保護”,基于A-tr∞n “創(chuàng)”跑鞋平臺,跑鞋后腳掌處加入Smart S.A.M材料,加強跑鞋吸收沖擊力的能力,減少對跑者的運動傷害。 鞋身的側面的花紋,是咕咚+安踏的LOGO組合。 我們跑步時,從后腳掌到前腳掌落地的過程,Smart S.A.M材料+A-FLASHEDGE材料二者結合,就能夠做到“先吸震,后緩震”的效果。 安踏C37 2.0安踏C37 2.0源自安踏累計售出40萬+雙的爆款C37,C37 2.0在科技中底材料方面下足功夫,在C37的基礎上,重新調整剛性、柔性、韌性三分子成分配比。除了繼續(xù)保持37度軟,鞋底高分子結構由C37和C37+時代的樹狀結構,改變?yōu)轭愔┲刖W(wǎng)狀仿生結構,令鞋底有極佳軟度的同時,保證出色的恢復能力,做到軟而不塌,更加耐壓耐造,耐疲勞性提升50%。同時,材料密度降低20%,為用戶帶來更加舒適、更少負擔的上腳體驗。 鞋身的其他部分同樣進行了升級,鞋面延續(xù)上一代C37+的格紋質感,采用輕薄透氣的工程網(wǎng)布,搭配熱熔材質補強,以及金屬質感的橡膠加固,能夠為鞋面帶來更強的支撐性,更具質感。 安踏 氫跑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中國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穿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成功出艙,并展開作業(yè)。而在央視新聞報道的畫面中,航天員在太空健身房里的太空跑臺鍛煉,航天員穿著的太空跑步鞋,正是由安踏打造的安踏跑步“氫跑”3.0。 安踏氫跑采用輕量低密度材料,輕有所依,邊流暢羽翼設計,穩(wěn)護包邊結構,提升穩(wěn)定支撐性能,過于柔軟的中底會加重腳掌與地面的受力,我們在保持輕的同時,實現(xiàn)了回彈率大于60%的適度回彈性。提供有效支撐,相比上一代氫跑,提升了30%。 前掌新增3條防滑橡膠設計,后跟采用高耐磨橡膠材料,運動過程有效止滑。 匹克(PEAK)態(tài)極3.0蒲公英匹克的態(tài)極科技,能夠“步行軟”和“跑步彈”兩種狀態(tài)自動切換。雖然作為專業(yè)跑鞋來說,風評或許有點兩極分化,但作為通勤鞋來說,腳感就可以說非常好了。態(tài)極跑鞋,已經(jīng)進化到了3.0版本,搭載了輕量化的態(tài)極自適應科技,而且有普通版和Pro版本可供選擇,態(tài)極3.0和3.0 PRO中底其實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鞋面的不同。如果是作為運動休閑鞋的話,我個人是更建議入手普通版的,更舒服,性價比也更高。 3.0最大的亮點是重量比2.0降低了25%,41碼的重量才295g,達到了跑鞋的平均水準。 匹克態(tài)極運動拖鞋運動拖鞋近年也是大熱,日常和運動穿著非常合適,甚至有人穿著運動拖鞋跑馬拉松。匹克的態(tài)極拖鞋口碑非常不錯,和跑鞋一樣,同樣采用了當家的態(tài)極科技,拖鞋將態(tài)極材質嵌入了鑄模的EVA里面,這樣既能保證穩(wěn)定性,耐久性,也可以讓腳直接感受到態(tài)極的柔軟。 ![]() 和之前不一樣,現(xiàn)在搭配運動襪穿才是運動拖鞋的正確穿法哦。 ![]() ![]() 鴻星爾克奇彈lite奇彈lite應用了鴻星爾克的人工肌肉科技:鞋子中底內部灌注了最新的latex高伸長率記憶性分子材料,而中底外殼為系列標志性的α-FLEX智能流體材料,用更輕薄的自適應材質改善運動時的緩震失衡。同時還配有“纖維體晶管”科技,能夠實現(xiàn)全腳毫米級的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有效適應不同跑者的跑步姿態(tài),當穿上人工肌肉科技的跑鞋跑步時,跑鞋不再是單獨的存在,而是運動中人體的“生物外掛”,中底能夠與不同腳型融洽結合,成為足底肌肉延展的一部分。 ![]() 奇彈Lite重量非常輕,41碼男鞋重量在225g左右。鞋面采用了透氣的momo紗,足弓處有抗扭碳纖維板,中底用了鴻星爾克的奇彈材料,在化解沖擊力上有獨到之處,腳感確實還不錯。 ![]() 鴻星爾克奇彈3.0鴻星爾克奇彈系列的確有些亂,我也有些分不清迭代。但買3.0總是沒有錯的。 ![]() 奇彈3.0延續(xù)了前代的“人工肌肉科技”,將智能流體材料α-Flex全新升級,打造出全新的生物級腳感。中足處的碳板自然不會缺席,能夠增強鞋身的整體剛性及穩(wěn)定性,可有效分擔前后掌的受力。后跟TPU及鞋底防滑橡膠配置,為跑者全程保駕護航。 ![]() 361度Q彈夜影夜影的中底采用361的QU!KFOAM Lite 科技材質設計,并不是單純的軟,而是突出了“軟”之后的回彈。鞋子的緩震效果與輕量性表現(xiàn)都非常不錯,側面大面積TPU托盤提高了鞋子的穩(wěn)定性。純色的網(wǎng)紗鞋面包裹性非常好。361的Logo弱化設計,和國際線一樣,被安置在鞋子的后半部分,配合一條漸變色的立體TPU,整體看起來比較流暢。 ![]() 特步氫風動力巢特步氫風科技主要是強調透氣而動力巢科技則幫助提升運動成績,二者合一可謂強強聯(lián)手。中底材料是類似于阿迪爆米花的發(fā)泡材料,負責提供良好的緩震和腳感。動力巢后跟內側的HEX SUPPORT硬質材料很好地與中底材料契合在一起,為后跟帶來了比較不錯的支撐作用,給鞋子帶來更好的穩(wěn)定性。 ![]() zettaranc Z1說實話,Z哥并不是我最喜歡的球鞋UP主,但我對于他能夠推出自有品牌的休閑跑鞋,感覺到非常佩服。 ![]() 正如Z哥所說,Z1是一雙休閑跑鞋,雖然鞋子非常堆料,大大的碳板,可以打的耐克抬不起頭來。 ![]() 鞋子的設計也有足夠的機能風,有些Y3的感覺。 ![]() 雖然有著各種不足,但我認為Z1作為一雙通勤鞋非常好,各項科技都直接點滿,雖然無法作為專業(yè)的跑鞋來穿,但是作為一雙“退燒”鞋來說,很夠了。 Reebok銳步 DMX銳步DMX活氣墊,我有一雙DMX10,腳感非常不錯。DMX:FOOTBEDDMX流動氣囊結構(俗稱活氣墊)是Reebok所研制的 成功運動科技,在中底設置了互相聯(lián)通的小氣墊,,通過鞋款在與地面接觸的同時,空氣被壓縮進氣囊并在其中流通,通過氣體流動而產(chǎn)生動力反饋,從而提供更高水平的緩震、舒適感,流動感和穩(wěn)定性。杜蘭特的一款簽名鞋的zoom氣墊,我感覺也是借鑒了這個結構。 ![]() 與那些為了“老爹”而“老爹”的鞋子不同,DMX SERIES 1200本身就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設計,復古氣質是與生俱來的。而且設計也非常恰當,中底不會太厚而有些夸張,非常好搭配衣服。 ![]() ![]() Mizuno美津濃WAVE SKY NEO美津濃一直以來,以WAVE波浪片的機械緩震聞名于運動圈,所以很少人知道其實美津濃也有非?!安仁骸钡呐苄?,例如這雙WAVE SKY NEO。中底使用了最新的研發(fā)科技FOAM WAVE,這種新研發(fā)的波浪結構采用了兩種的柔性材質結構而成。上層中底為U4icX,下層為全新的MIZUNO ENERZY,MIZUNO ENERZY core材料嵌上層中底內,可以有效的在接觸地面時減少了能量的消耗,具有高回彈性的新材料。NEW Premium INSOCK ,可以有效的脫卸吸震鞋墊,帶來良好的舒適感和吸震性。 ![]() SKY NEO有著美津濃最軟的緩震性能(注意不是最強,最強我認為還是預言),腳感十分軟彈,適合日常穿,也適合入門跑者以及正處于恢復期的嚴肅跑者。 ![]() ASICS亞瑟士GEL-QUANTUM 360 6說到“踩屎感”,亞瑟士可以說是“OG”(元老)了吧,gel緩震膠大名鼎鼎。而作為亞瑟士家族中現(xiàn)任gel緩震膠用量王者,QUANTUM 360的腳感可以說是非常出色,360的名字就來自于鞋子中底360度使用的gel緩震膠。 ![]() 因為gel緩震膠重量比較大,所以QUANTUM 360鞋子自重有些大,不太適合比賽,但作為日常穿著的鞋子,就非常合適了。作為亞瑟士旗艦級的鞋子,除了擁有強大緩震的中底之外,在穩(wěn)定和支撐方面自然也是“堆料”作法,即使是大體重人群也可以放心穿著。而且除了正常版本的配色,還有GmbH x ASICS GEL-Quantum 360 的聯(lián)名款可以選擇。 ![]() 個人感受差不多也就這樣了,希望對各位值友有些許幫助。關閉頁面前,可以點一下“贊”、“收藏”或者發(fā)出你的“評論”,這會對我會有非常大的幫助,謝謝!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