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我一直以為,只要我“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就能實現我想要的財務自由,可是現實狠狠地打了我的臉,我的工資翻了3倍,依舊感到很被動,而且更加不自由了,財務自由也離我越來越遠。 我的高薪是用大量的時間和健康換來的,賺得越多就越不自由,而且一旦停下來,生活就沒有了保障。如果我一直在這個“怪圈”里努力,即使月薪可觀,也很難擺脫窮忙的命運。 其實我想要的財務自由,重點不是財富,而是通過財富創(chuàng)造被動收入,帶給我身心自由。也就是說讓錢為我換來時間和空間,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用時間和空間去換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始終認為,每個人應該及早學會從“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認清世界。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明白以下5個道理。 01. 培養(yǎng)富人思維,跳出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的根本區(qū)別就是,富人把錢當做工具,而窮人把錢當做目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人都是窮人思維,認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賺錢就是為了花錢,賺了錢就好好犒勞自己,不然對不起自己在工作上付出的辛苦。 因此,就導致我們不停地為了錢去工作,永遠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的錢永遠不夠用,永遠在這個“怪圈”無限循環(huán)。 我工作的書桌 《富爸爸窮爸爸》把一種生活模式稱作為“老鼠賽道”,是說我們總是被工作,買房買車,子女教育,付,父母養(yǎng)老等乏味的事情牽扯到,我們一直在這種圈子里奔跑,跑得再快,也無法擺脫這個圈子。 很多人拿到工資就用于消費,然后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升職加薪,再開始一輪新的消費升級,例如買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這就導致了永遠無法擺脫忙碌的生活現狀,永遠為錢奔波,為生活焦慮。 富人思維除了擺脫這種“老鼠賽道”的怪圈之外,另外一個就是注重“復利”。 查理·芒格曾被人問起如何成功,他回答說:“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 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后,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東西?!?/span> 這就是復利思維在人生中的影響,即只要我們每天投資一點點,日積月累,回報是巨大的。作為年輕人,我們可以在健康上,知識上和人脈上進行投資,投資的時間越長,復利效應就越明顯。 02 理財越早越好 查理·芒格曾說過一段話:“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地采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情,這輩子的財富就會得到極大的增長?!?/span> 對我來說,“理財”就是人生中這“幾個機會”中最重要的一個,而且,是越早理財越好。 有些人一聽“理財”會本能地想到買股票,基金和債券等很具體的投資行為,第一反應也是:我沒有收入,沒有存款,拿什么理財? 我很喜歡的茶具 在我的認知里,理財不是只有有錢才能理財,理財更傾向于一種“思維”,從生活的源頭上進行自我剖析,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是一種不斷積累,不斷復利的生活方式。 從小學到高中,父母為我們提供生活和教育的資金支持,因此我們能夠安心學習課堂上的知識,然而對錢的規(guī)律卻是陌生又未知的。 這就導致很多人上大學,或者是踏入社會之后,容易陷入消費綁架的現狀,成為典型的月光族,甚至是陷入了信用卡、花唄、借唄等借貸方式漩渦中。 所以,對于金錢,我們應該盡早學習理財,而且越早越好。有自己的資金儲備,在任何年齡段都重要。 03. 投資自己,自我增值,拓寬“能力圈” 我很喜歡的茶具 把自己當做資產,不斷地增值,樹立個人品牌,這種投資思維必定會在金錢上給我們帶來收獲。樹立個人品牌就是通過投資自己,能夠將自己的風格和能力形成特色,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千萬不要為了攢錢而忘記投資自己,因為自己才是最昂貴的資產,有時候舍得對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投資,獲得一技之長,升職加薪可能會是同齡人的幾倍。 比如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因為我不斷下意識地為自己的工作學習更加專業(yè)的知識,別人一提到我的名字,就會想到我的專業(yè)能力和工作價值,而不只是職務和頭銜。 04. 慎重選擇自己的職業(yè),讓工資為財富積累助一臂之力 很多人對待工作,更多的是對現實生活的妥協,很少斟酌各個方面的價值后再選擇。 然而,每天的工作至少占用了我們8個小時,一生算下來也不少于30年,可見選擇工作的程度不亞于填報大學志愿,甚至不亞于選擇人生伴侶。 當我們決定進入一家公司之后,我們需要去了解分析它的“盈利模式”和“增長空間”以及個人能夠得到的“能力薪酬天花板”。 一個能夠幫我們賺錢的好公司,是值得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奮斗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斟酌再三之后,確實是不能給自己帶來豐厚的薪酬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那就需要及時地做到斷舍離。 剛買不久的擺件 巴菲特曾說過兩句話,第一句是“如果你不想持有一一只股票超過10年,那么你就不要持有它超過10分鐘”。第二句話是:“持有一只股票最好的時間,我認為是永遠”。 應用在職業(yè)上,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你不想在一家公司待上1年,那么你就不要在那里待上1天”。第二句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是把每一份工作都當做最后一份來做”。 以一個更加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工作”這件事情,才能夠讓工資為我們的財富積累助力,讓財務自由之路走得更穩(wěn)更快。 05. 合理配置時間,規(guī)劃每一分時間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每人每天只有24小時,除去吃飯、睡覺、上課、上班等的時間,還剩下不到6個小時的可利用時間;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可以把一兩事情做精、做透,難保做10件事情也可以做到一樣的效果。 所以,時間是有成本的,我們必須知道什么事情更重要,對自己的價值更大,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上,做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比如,看劇和打游戲都能夠帶來愉悅感,但是看劇制造的快樂可能性更多,打游戲輸了還會產生煩躁的情緒,經過評估后,我最后會選擇看劇,以此來提高我的快樂值,降低損失。 再比如,有些人忙著工作,學習,考證書,交朋友,談戀愛,每天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很滿,看似生活過得很充實,但是回望過去的一年卻發(fā)現沒什么有意義的成果. 我一般會把這些事情分成“必要”,“需要”和“想要”三個部分來衡量事情的重要性之后,再進行取舍,安排時間。 英國有句諺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辈还茉鯓?,最好的時光都是當下,從現在開始,認清理財的思維并開始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斷成長吧,早點實現自己想要的財務自由。 作者介紹: 潮汕大個女,一個心思細膩的溫柔女孩。享受自律、熱愛生活、追求自由,愿我們能做一個積極向上、有趣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