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醒:本文我選擇了智能插入廣告,我也不知道會給我配置點啥~大家閑的話可以點一下,不點也沒關(guān)系 寫下這個標題是因為最近在反思自己,回過頭看,有些困擾其實并無必要,深究原因:“活得還不夠明白”。所以反思的過程中,有些小小心得也想和大家分享探討下~ 抓大放小 大道理就是:不能什么都要 & 想明白什么最重要。 落到實際操作層面: 1)多觀察身邊辣~~~么多因為貪得而自擾的例子。 A一邊享用著老公“經(jīng)濟適用男”的安穩(wěn),一邊抱怨情人節(jié)沒有玫瑰花。 B一邊啃著老,一邊抱怨父母不給自由空間。 C一邊在大公司朝九晚五從不加班,一邊抱怨工作缺乏挑戰(zhàn)。 我當然也是這樣的。只不過天天看著自己覺得自己哪哪兒都好,挑不出個錯來,那就轉(zhuǎn)個角度多看看別人,覺得TA邏輯不通的時候就反查下自己,咦我邏輯也不通???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嘛,多照照。 2)時不偶爾地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們重新排個序。 這里類比一個在培訓里聽來的例子:假設(shè)你的公司有10個人,今天你要開除掉一個,你會開掉誰? 很多人會把10個人的業(yè)績從低到高排序,把最末端的那個人開除。 培訓的大哥是這么建議的:其實把這個問題反過來問會更有效,如果這10個人里只能留1個,你會留誰? 最后沒準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價值的就只有前3名,其他都可以一起再見。 先保腦袋,其他都不急。 直接表達 這一點很快。 上一點是:自己想明白。這一點是:和別人說明白。 溝通技巧什么的是工具。目標是運用這個工具告訴相關(guān)方: - 這事對我很重要(我們得好好解決) - 這事我壓根不關(guān)心(別找我聊這了) 反向也是一樣的,有時觀察著對方在空著繞了九曲十八彎了還不露真章,我們也多給對方一些鼓勵: 大家時間都寶貴,不如講大白話? 警惕二元對立 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朋友。 敵人的朋友不一定是敵人。 朋友的敵人不一定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 反復把這四句咒語琢磨明白了,會有助于打消很多不切實際的預設(shè),也會有助于避免很多因預設(shè)與實際不符帶來的困擾。 有點幽默感 前面講的都有點嚴肅。最后一部分又要分享一個培訓聽來的故事了:提問環(huán)節(jié),有人問臺上的大佬說,請問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引入投資人的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大佬呵呵一笑: “這事啊,一命二運三風水?!?/span> 我在臺下哈哈大笑,倒真不覺得大佬是藏著掖著框我們。 道理聽得太多了,成功學的例子也太多了,A道理和B道理是互沖的,C成功案例和D成功案例完全是相反的一頓操作。 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盡人事知天命”,我覺得后者比較有幽默感。 假設(shè)生活欺騙了我,我就呵呵一笑:小樣兒逗我玩呢,不跟你計較。 以上。 謹以此文激勵自己,爭取每天活得更明白一點點兒~ 近幾篇我覺得寫得不錯 > 情感博主上身:<一段親密關(guān)系中的躬身入局> > 啊,三十歲:<你看你看我松弛的臉> > 如題:<男女對話> > 生而為女:<“不潔”的受害人> 我是陳小起,一個醉心于碼字的財務(wù)。 我喜歡觀察人,琢磨人,記錄人,“啊原來人會這樣”,“啊為什么人會那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