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國時代,魏國西有秦、韓,南有楚,北有趙,東有齊,地處中央。魏氏的核心地區(qū)是運城谷地,北部是呂梁山,南部是中條山,東部是王屋山,黃河大拐角包住魏氏西部和南部。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的同時,也容易被壓迫封鎖。 面對如此局勢,魏文侯表現(xiàn)出深遠的戰(zhàn)略眼光。他知道魏氏想要走出困境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要有足夠勝任重擔的人才。所以,他能夠禮賢下士,大膽啟用各類國士之才。其中歷史名氣最大非吳起莫屬。 ?吳起者,衛(wèi)人,仕于魯。齊人伐魯,魯人欲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 或譖之魯侯曰:“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今又殺妻以求為君將。起,殘忍薄行人也。且以魯國區(qū)區(qū)而有勝敵之名,則諸侯圖魯矣?!逼鹂值米铩B勎何暮钯t,乃往歸之。 譯文 ?吳起,衛(wèi)國人,在魯國任官。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想任用吳起為將,但因他娶齊女為妻,所以猜疑不定。于是,吳起殺死妻子,求得指揮權,大破齊國軍隊。 有人在魯國國君面前攻擊他說:“吳起當初拜曾參為師,母親去世不回家治喪,曾參便與他斷絕關系?,F(xiàn)在他又殺妻求得您的大將職位,真是一個殘忍少德的人!況且,弱小魯國有了戰(zhàn)勝大國的名氣,其他諸侯都有借口來圖謀魯國?!?/p> 吳起擔心魯國治他的罪,正好聽說魏文侯賢明,于是跑去投奔。 關于吳起生平呢,可以關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里面有更詳細的介紹。這里僅摘錄一段與《資治通鑒》互為參考。
殺妻求將 史料互為佐證,吳起貪圖名利,膽大包天且能力出眾的形象躍然紙上。此類人有大才卻不修私德,猶如雙刃劍,用好了傷敵,用不好傷己。好在他遇到了魏文侯,最識劍也最會用劍的君王。
魏文侯是繼趙簡子之后第二有人格魅力的君主。哪怕身處君位,為國事泯滅私人感情,但絲毫不影響其虛懷若谷的氣度。 世人只是看到吳起冷漠、絕情、好名,而文侯卻看到他果敢、冷靜、公正、善兵。有如此眼界注定文侯敢用人不疑,放手讓吳起施為。 一個敢用,一個敢戰(zhàn)。兩人互相成全,各自得到想要的結果:文侯得一良佐,吳起得遇明主。
吳起 如果不談病態(tài)的功利心,吳起的軍事能力與軍事理論水平與“兵圣”孫武并持,著有《吳子兵法》,“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p> 《吳子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將《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北宋時期將《吳子兵法》列入《武經七書》中。 吳起投奔魏文侯便能率軍攻秦取五城,除了過硬的軍事指揮能力外,與他帶兵風格也有很大關系。與秦軍作戰(zhàn)期間,吳起從不自視比普通士卒高等。夜晚和兵卒一起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樹葉遮蓋身體來躲避霜露的侵襲?!锻ㄨb》里記載這樣一個小故事更顯其帶兵水平。
吳起能稱名將者,真是做到了愛兵如子。日常訓練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行軍打戰(zhàn)身先士卒,不惜自身。甚至用嘴給手下兵卒吸吮疽毒,收獲士兵的拼死效忠。上下一心的軍隊才是最強的軍隊,戰(zhàn)場上千萬人如一人揮動,沒有鑿不穿的敵陣。 吳起吮疽 魏軍在吳起的帶領下從秦國手中奪取全部河西地區(qū),設立西河郡。吳起近乎完美的表現(xiàn)終于贏得魏國群臣的認可,經翟璜推薦,文侯命他為首任西河郡首。 吳起在魏國最大的功績并不是開疆拓土,而是改革魏國兵制,創(chuàng)立武卒制。魏武卒是戰(zhàn)國,甚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職業(yè)化軍隊,屬于精銳重裝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zhàn),創(chuàng)下了“大戰(zhàn)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最為?代表?的?戰(zhàn)役?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吳起以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破秦五十萬眾。此?戰(zhàn)?天下?震動?,莫?可?爭?鋒?! 魏武卒 由此判斷魏武卒最鼎盛的時候,滿員大概五萬人左右。魏武卒是戰(zhàn)國步戰(zhàn)士兵中,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為魏國稱雄一時奠定了軍隊實力。
正當吳起在魏國大干特干時,魏文侯于周安王15年逝世。文侯離世,宣告吳起在魏國的蜜月期即將結束。與繼任國君魏武侯平穩(wěn)共處一段時間后,終于因讒言結束了魏國歷程,去楚國面對未知的命運…… 覺得內容對你?所?幫助,值得?參考?,記得順手點個贊喲,或者?有?疑問?,評論?區(qū)?一起?討論?~你的點贊和?評論?永遠是我持續(xù)寫作的動力,謝謝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