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坐在機場發(fā)呆,等著和大部分人各自前往隔離點,回國的消息還沒有告訴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我自己其實也比較迷茫,本不打算回國,但是I20也因為被學校退學而失效,無法留下只能選擇暫回國內(nèi)。至于下一步該如何打算,也還沒有想好,可能會找個工作,也可能會繼續(xù)就讀,也需要時間好好斟酌一下自己的未來。 深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盲目跟風選擇了熱門難度比較高的專業(yè),再加上不同的飲食習慣和語言不通,最后自己成績一落千丈。雖然剛入學大一只是基礎課程,對于專業(yè)并沒有太過于具體的劃分,但是隨著學習深度的增加,專業(yè)難度的增大,掛科的情況也就越嚴重,GPA未達到院校的要求被退學。 被學校開除也就意味著本科沒有畢業(yè),沒辦法拿到學位,也就代表著留學失敗,哪怕是回國也無法尋找工作。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選擇申訴解決,申訴成功即可繼續(xù)就讀,拿到學位。如果無法申訴,那么就只有選擇轉學到其他院校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因為轉學分的問題,轉學將耗費更長的時間來拿到學位,也只能轉去往排名較差的相關院校。 留學路上總會遇到很多麻煩,會因為語言問題聽不懂課程,會因為孤單而獨自神傷,也會因為GPA太低被學校警告。當然這些麻煩如果和開除所相比較,那么也就不值得一提,留學期間每個人都會遇到掛科。但是當一門課程多次掛科,或者多門課程掛科,就可能被學校勸退無法拿到學位。還有一種情況則是違法學校規(guī)定,比如作弊抄襲,也很大概率會被學校開除取消簽證。 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犯了錯,就要有承擔結果的勇氣。前往美國留學是我自己的選擇,留學期間出現(xiàn)的問題,也需要我自己來解決,哪怕最后不能畢業(yè),不能拿到學位,后果也需要自己承擔。既然我們選擇了留學這條路,那么就只有兩個結果,完成學業(yè)畢業(yè)或者失敗。只有經(jīng)歷過,才知道什么是失敗,只是嘗試過,才會不后悔。在迷茫的時候,我們要追尋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后的放棄,丟失了再來一次的勇氣,畢竟在所有的選擇中,放棄永遠是最容易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其實我也可以直接跳過本科直接申請Master就讀,最后拿到的是Master Degree,這樣就不用浪費幾年的時間再去轉學讀完本科,個人而言,本身就有讀Master的打算。并且澳洲的Master課程就只有一年,和父母說本科已經(jīng)畢業(yè),最后拿到名校的Master Degree學位回國,性價比無疑更高,一年的時間也不會花費太多的金錢。 有時候難免遇到挫折,但是人,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心甘情愿,我們都是凡人,夾雜在人流中,過的是平凡的生活。當被別人忽略、笑話、非議、陷害的時候,要學會把握自己的節(jié)奏,只要內(nèi)心不亂,外界就很難改變你什么。不要艷羨他人,誰都有苦痛;不要輸?shù)糇约?,振作比一切都強?/p> |
|
|
來自: 昵稱7366628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