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首修縣志之前就有龍舟活動 97年版《古田縣志》載:明末清初,古田縣城(舊城)、水口、谷口、平湖賽龍舟已初具規(guī)模。平湖、水口、谷口三地龍舟活動為明末清初,古田舊城劍溪的龍舟應該早在明代萬歷年間之前就有龍舟競渡。 明萬歷34年(1606年)古田首修縣志時就有記載龍舟活動了,至于古田龍舟活動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暫無法考證。 瑞午插蒲艾于簷(檐),飲蒲酒、裹米粽祀先,亦以相饋小兒以五色絲系臂、舟人競渡逐疫。 明崇禎六年(1633)癸酉楊德周撰《玉田識略》的玉田竹枝詞比萬歷縣志略晚些年。

端 陽 明-楊德周 佳節(jié)清溪報午天, 齊聲招楚木蘭船, 五絲好乞江陵種, 來插前村玉米田。 楊德周注:考《江陵志》,屈原大夫墮淚處產(chǎn)白米如玉,號玉米田,用之玉田競渡較切。

按閩俗,以四日泛蒲酒,五日為閩王忌。 魏濬詩云: 吾家臨午節(jié), 先日醉蒲觴, 云是閩王忌, 偏令士女狂。 魏濬,號蒼水,松溪縣城關(guān)人,明萬歷重臣。為官清正,政績卓著,學問淵博, 著述甚多。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從小敏慧,才智超人,四歲能作字對, 得到建寧府推官郭子章賞識,把他和晉江縣才子蘇溶合稱"閩中二溶"。萬歷三十 二年(1604)中進士,初任戶部觀政,后升河南清史司主事,奉命監(jiān)督清理河南、山西兩省糧倉,任內(nèi)革除貪官污吏,用標準衡器收糧,深受群眾擁戴。萬歷三十七年(1609)朝延賜"清廉宴"嘉獎,并提升他為山西省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