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習莊式帶娃,我有兩個原則:一是自己輕松,二是娃要快樂。 為什么要輕松呢? 用練莊子理念,不論做什么,要時刻保持內(nèi)心舒適。如果帶娃搞到自己又累又不舒服,那可能是結(jié)構(gòu)有問題,同理,當我自己很不舒服時,娃多半也是不舒服的。 怎么讓娃快樂?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少控制,少干預,讓娃充分享受自由自主的權(quán)利。這樣做是為了讓娃學會向內(nèi)求,學會自己玩,自己學,自己安排時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孩子需要時,盡可能多的給她提供幫助,沒有需求,就放手,讓她自由安排。 開學后,小寶上二年級,疫情原因,錯峰到校,低年級8:40才到校,每天早晨7:30,爸媽上班時,就把她送到爺爺家,等到8點多鐘,我再送她去學校。 早晨多出一大塊自由時間,秋天的早晨,空氣清涼涼的,在樓下花草間,散散步,做做運動,多愜意,這是我喜歡的事。 我和小寶說,咱倆樓下玩會吧,可以跳跳繩,小家伙果斷拒絕,我喜歡她不喜歡,她要上樓玩,好吧,那就上樓。 上樓后,她想干啥就干啥,我不提要求,有時吃點零食,有時就做手工,有時就隨便在沙發(fā)上歪著躺著。不論她做啥,我都閉嘴,不去啰嗦她。 只是,心里會有很多潛臺詞:你這孩子,一大早晨就歪到沙發(fā)上,咋就沒個正型呢?(要求她端端正正做沙發(fā),感覺也不大對呢)所以,就任她在沙發(fā)上隨便折騰各種姿勢。 更主要的是,我想讓她學習會兒,我認為早晨大好時光,要不鍛煉,要不就學習,拿出課本讀一讀,預習復習,做做口算,寫寫拼音生字多好??! 但我很清楚地知道,這些事,如果不強制做,說了也是白說,學習的事她不想做。 這樣過了幾天,我還是破功,抱著一線希望,試著對她說了一次,我說:“小寶,你們的語文課本挺好看的呀,咱倆一起讀課文吧?”結(jié)果,還是被她找了借口“老師說怎樣怎樣”給拒絕了。 我不再心里總揣著讓她學習的念頭了。她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玩。之后,我就這樣不帶情緒,無情地看著她,每天早晨把幾十分鐘的大好時光“浪費”掉。 對孩子不控制,最大的難點,在于度的把握,如何找到平衡點,既要尊重孩子,又能做到必要的提醒,這些我還在實踐中摸索嘗試。 早晨這些時間,究竟算不算浪費呢?不知道。
我家這兩個小家伙,平時都是爸媽帶,我作為奶奶,上學接送一下,帶他們玩會,所以,并沒有父母們帶娃那么大的壓力,莊式帶娃只是我的一個嘗試。 現(xiàn)在這樣做,將來娃怎么樣,我并不確定知道答案。只有等她長大后才能驗證,但是,現(xiàn)在的確很輕松,不必啰嗦,不讓娃討厭,不想著去凹她這樣那樣,她想做啥就做啥,至少,在這一刻,我和娃,內(nèi)心都是放松舒適的。 莊式帶娃的思索,我內(nèi)心有這樣一個信念:不逼著孩子學習,不把成績看得那么重,不要求孩子要成大器,不隨著社會一起卷,失去的可能是好成績,還有家長的面子。 但是,孩子在自由生長的同時,如果獲得了學會創(chuàng)造幸福,創(chuàng)造快樂,哪怕將來她過的是普通的人生,那她的人生也是快樂的一生,這是很莊子的活法。 而讓孩子幸??鞓?,不是父母的初衷嗎? 還有一種可能,孩子的學習動力,在長到某個階段時,可能會自發(fā)地生長出來,就像莊稼,有早熟有晚熟,靜待花開也是一種心態(tài)。在這個充分自由的過程中,孩子還有可能會生長出她獨特的潛質(zh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