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鄉(xiāng)愁 我像一葉孤舟, 輕輕劃過思念的風, 從白露出發(fā)…… 寫滿月光的鄉(xiāng)愁, 在抵達中秋前幾近超載, 不斷漫過甲板的思念, 把鄉(xiāng)愁漸漸打濕。 擱淺湮沒之間, 任憑身心跌宕起伏…… 面對潮濕的鄉(xiāng)愁, 煦暖的秋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關(guān)鍵時刻, 是彼岸的牽掛, 在日月輪回中結(jié)晶出咸澀, 將思念溶成一片死海。 秋夜—— 自愿擔任本次歸航最虔誠的使者, 護送鄉(xiāng)愁, 越過萬水千山, 在故鄉(xiāng)的老通揚河碼頭拋錨抵岸—— (二)故鄉(xiāng) 伊犁河邊, 作家老鄉(xiāng)丁捷踏過的地方。 那拉提, 恰似瘋長著葳蕤的文字。 我是一只轉(zhuǎn)場的羊, 啃食完附近的草甸, 心中便有了詩和遠方…… 伊犁河邊, 作家老鄉(xiāng)丁捷住過的氈房, 被如鏡水面翻譯成靈魂棲息的天堂。 我是一頭駱駝, 背上駝著行囊, 走到哪里, 哪里便是故鄉(xiāng)…… 塔里木河邊, 我與胡楊佇立成酷似的影子。 枕河而居的習俗, 與家鄉(xiāng)通揚河畔的祖輩驚天相似。 塔里木河邊, 我登上巍巍昆侖之巔, 冉冉升起的那盤滿月里。 我讀到了, 萬山之祖完美詮釋的大國江山; 我也讀到了, 故鄉(xiāng)七戰(zhàn)七捷紀念碑, 所折射的中華兒女, 挺直的脊梁和堅定的信仰。 (三)月光中的抵達——去年的中秋味道 佇立在天山腳下, 佇立在中國第二大沙漠邊緣, 只為一份月光中的抵達。 紫薯百果、奶香黃橙、 榛仁巧克力、糖醇綠豆蓉…… 帶著燕園香甜溫柔的記憶。 帶著兒女感恩思念的情愫。 帶著學子滿腔赤誠的家國情懷。 向我撲面而來—— 品著燕園的北大月餅, 透過一代文豪源自瓦當?shù)撵`感, 我讀到了更加深遠的意味。 佇立在第七十一個國慶, 佇立在庚子年與國慶重疊的中秋, 只為一份月光中的抵達, 香甜綿密、細膩柔潤, 或順滑香脆、或恬淡糯軟…… 對人生的祈禱, 對闔家團圓的憧憬, 對祖國繁榮富強的祝福, 都飽含在一口再一口的幸福里—— 品著燕園的北大月餅, 仰望冉冉升起的如鏡明月, 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祖國輝煌的明天。 (四)民工的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 是民工床底那壇塵封發(fā)酵的高粱酒。 愈久愈香醇, 一碟油炸豆, 便能在夢中啟程輕易抵達故鄉(xiāng)。 鄉(xiāng)愁, 是民工床頭那本日漸消瘦的日歷。 愈薄愈有盼頭, 白露后的風雨, 便能使日子如秋葉般飛向故土。 所以有酒的日子, 民工總能輕易灌醉鄉(xiāng)愁。 (五)一盅月光 中秋聚餐, 民工難得浪漫地選擇露天。 說要模仿一回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明明是南方民工, 卻喝出了北方漢子的高度; 明明是斗字不識一籮, 卻直逼詩仙的酒量。 酒瓶全倒了, 酒也全干了, 每人面前惟有滿滿一盅月光。 舉國歡騰普天同慶, 一飲而盡。 有人說月光如水, 有人說月光如絲, 有人說月光如鏡, 有人說月光如夢, 這醞釀千年的醇厚, 也惟有暢飲后的民工心知肚明。 2021.9.19于烏魯木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