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 《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閑解 我年少時離開了家鄉(xiāng),年紀大了才回來。 故鄉(xiāng)的口音一點都沒有改變呀,兩鬢黑發(fā)卻已經(jīng)衰白! 家中的小娃娃們見著了,也認不得人,還笑著問:“客人是從哪里來的?” 有人問我:這首詩淺白極了,好在哪里? 好在平淡淺白的情境,好在闊達疏朗的情懷。 賀知章作這首詩時,大約是86歲高齡,齒搖手抖,皓首蒼顏。 老頭子幾十年沒有回過一次老家,也是非常不戀家了。這一次辭官回鄉(xiāng),心底便多些感慨。 見著家族中的孩子們,大約也是高興的吧,只是哪里有人認得他呢。 你看他詩里,還是一貫的沒有悲沒有苦,只用一個“笑問”,渲染兒童的歡樂,隱約襯托他無人認識的那一瞬間,漫上心頭的萬千感慨。 一首詩讀到這里,心底難免唏噓,也許是為詩人,也許是為讀者自己。 1 說到賀知章的鄉(xiāng)音,這里又有唐人封演記下的一個小故事。 昨天的文章里,我們介紹過賀知章是浙江人。 在唐朝,京城是北方人的天下,來自浙江等地的南方官員作為荊蠻,往往要受排斥和歧視,慣常喜歡用'獠’來稱呼瞧不上眼的南方人。 武則天就曾經(jīng)因為褚遂良勸唐高宗廢后,怒罵:“何不撲殺此獠!” 意思是:為什么不殺了這畜生。 2 賀老頭任職秘書監(jiān)很多年都沒有升遷。當時的宰相是廣東人張九齡。 后來張九齡被貶官了,有一次遇到一把年紀的賀老頭,有點不好意思,感嘆說:“哎呀我當宰相這么些年,事情實在太多,竟然都沒顧上給你升升位置。” 賀老頭聽了,一點兒沒覺得生氣,特別風(fēng)趣地回他:“哎呀,哪里話,我可得了你不少庇護!” 張九齡奇怪了,問:“我庇護你什么了?” 賀老頭就說了:“自從你在朝廷當了宰相,可沒人敢罵我是'獠’??!你看現(xiàn)在你被罷免了宰相之位,就有人時不時的用'爾’、'汝’這種輕蔑的稱呼了?!?/p> 張九齡聽了很慚愧。 3 張九齡為什么感到慚愧? 因為賀老頭說的,不是實話,而是一個善意的玩笑。 賀老頭不但是南方人,還操著一口塑料官話,地方口音特別重。 然而他在官場與同僚的關(guān)系卻非常好。 從高宗到武則天,又經(jīng)歷武則天幾個女兒兒子當權(quán),一直到唐玄宗滅了一群對手成功上位。 這中間官場沉浮可說得上是波瀾壯闊,多少人上位,又有多少人被清算甚至殺頭? 賀知章能一路平平安安做到三品,從未被人背后捅刀子拉下馬,可見他人緣好得不行! 人緣這般好的他,哪里需要張九齡這樣的“庇護”?不過是不想對方尷尬的玩笑話而已。 賀老頭的風(fēng)趣幽默,從這個故事里便能窺探一二。 4 關(guān)于賀老頭,還有一件趣事。 據(jù)說他有一次遇到一戶人家園子建得特別好,非常豪邁地找上門去看景兒,還跟主人家說:你別擔(dān)心沒錢沽酒,我錢袋兒里有錢! 估計這家人都傻眼了。 看完景吃完酒,他還作了一首詩。 《偶游主人園》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這實在是叫人好氣又好笑! 結(jié)語 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不止一首,另一首也是流傳甚廣。 《回鄉(xiāng)偶書》其二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 一樣是淺白可愛、恰到好處的一點惆悵。 這真是個有趣的老頭子呀! 風(fēng)流狂客賀知章,醉眠詩書真好些。 偷閑 不辨來路,不知歸處 你也匆匆,我也匆匆 不如,停一歇兒 偷個懶兒,聊個閑兒 陪讀小記 |
|
|
來自: 雨吻花開 > 《文學(xué)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