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美國腎臟病雜志(AJKD)》發(fā)布了KNOW-CKD研究結果:收縮壓(高壓)>120mmHg,可導致腎病進展風險增加。風險增加30%起步,甚至可超100%這項研究來自韓國,納入了2044位腎病患者,包括腎功能正常、腎衰、尿毒癥等各個階段(但不包括透析患者)。研究者想看看:不同的血壓,對腎功能惡化的影響有多大?(腎功能惡化標準定為:腎小球濾過率降幅達50%,或者進入透析或腎移植)根據(jù)高壓,患者分為4組:1.高壓低于120mmHg2.高壓120-129mmHg3.高壓130-139mmHg4.高壓大于140mmHg中位隨訪3.66年后,結果發(fā)現(xiàn),與高壓低于120mmHg的腎友相比:1.高壓120-129mmHg的患者,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31%2.高壓130-139mmHg的患者,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59%3.高壓大于140mmHg的患者,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129%腎病應該以低于120mmHg作為降壓目標嗎?低于120mmHg更好,但不可強求。一般的腎友低于130mmHg就好。為何?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并不是說服力更強的干預性研究。它只是說明這樣一件事,舉個例子:一個人在充分地降壓治療后,高壓125另一個人在充分地降壓治療后,高壓115顯然,后一個人的腎臟更加安全。而前一個人呢?他若要把高壓強行降到115,就要比后者承擔更大的藥物副作用、更大的器官缺血風險,不如維持在125。有人天生就帶著好血壓,不可強求。曾有人問:指南不是要求降到120以下嗎?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確實發(fā)布了2021血壓管理指南:血壓達標為120以下。但要注意:這是標準化診室血壓測量法(醫(yī)患靜坐5分鐘、不許說話等等要求),或是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家庭自測血壓。而我國很多人是到醫(yī)院后快速量一下,而且多為白天測量,會比真實的血壓高一些,這部分人以<130mmHg作為目標更合適。如果你是在家、平靜狀態(tài)下自己測,且取早、中、晚3次的平均值,那么以<120mmHg作為目標更好。自從半個世紀前我們發(fā)現(xiàn)高血壓有害健康以來,降壓目標值從160→140→130→120,一降再降,大勢所趨。總之:更低的血壓意味著更好的腎臟結局,前提是患者能夠耐受,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設定最適合自己血壓目標和降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