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欒貴明:《管錐編》密碼(一)

 丘山三也君 2021-09-19

大書《管錐編》構思于1970年之前,成書于1975年,第一版1979年在北京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第二版出版于1986年,第三版1991年。該書作為中華文化的要籍,開寫是在1972年的3月,至1975年7月殺青,三年多完成了全部書稿,原稿約140多萬字,語言文字風格大如先寫后編再出的《舊文四篇》。

  《管錐編》的初版僅四冊,字數較比原稿、謄清稿都已大為壓縮,我同錢鍾書先生一起估算,壓縮量大約有40萬字。所稱謄清稿,是按官定出版商所傳的“建議決定”:由原稿謄清稿的字數“不得超過80萬”。錢先生的原稿除存有大量修改墨跡之外,只不過字數有所超過,因此在下認為根本不必進行所謂的“謄清”。人微言輕,無濟于事??伤麄冏陨隙碌赝ㄖ?,要出版必得用《柳文指要》做模版,謄清稿的字數一定要符合出版方所做出字數的規(guī)定,因此從審讀初稿看,必須進行“嚴格的壓縮”。對此,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他們沒看到全部原稿,但可以主觀規(guī)定。第二個反應是,他們是高高在上的代表,而我是跑腿出工的苦力,絕無對話甚至談條件的可能性。又聽通知說,他們也力不從心,需要特調某某大編就任才行。

  在這種情狀下,我堅決主張錢先生對之“不予理睬”,交稿完事。先生說:“照你的辦,咱們倆多少年的努力將付之東流。”“要調人來,我不同意也不成?。∵@可不像文學所,你我能當上誰也管不著的自由兵?!薄巴馊藭J為是你在逼我抗拒,我找中華是看中了那位好大編馬蓉同志來做責任編輯,到頭來一定害她當不上什么編輯?!薄皢?,算了,能出書最重要。”“你要盡量幫我記著這些事?!边@是我記下先生所說的零言碎語,當時記下來,并不覺得有什么重要。先生經過一年多努力,做到為過橋而修路,重新壓縮著謄清成新稿,卷面質量非常高,幾乎沒有改動的墨跡。讀者大概不太能像我一樣,再見到被廢的初稿。至于數千頁謄清稿,則完全在錢先生預判之中“丟失”,我不可能再見,只能成為我平生最痛之事。需要說明的是,先生同時“不會有人來問你”的估計,從1980直到今日,已經四十年“言之不爽”。

  先生精心設計抄改,分批交出謄清稿,實際上還是突破了80萬的上限。不出所料,不管上限還是下限都無法越過嚴謹的大編周振甫先生。多日之后,我豁然開朗,需要我“幫助記住”的事,還真的很多,讓我慢慢還給讀者。這是后話,破例提前預告。

  記得當初先生猛一聽到這一有關字數的傳話,也曾立刻出招,說可先出“上冊”,再出“下冊”。先生自己想想也否定了,因為已參與編輯的馬蓉說“你們甭想,《柳文指要》是標志,不得踰越”??慑X先生的寫作有如“火山噴發(fā)”,豈能按下不表?幾天之后,先生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的“謄清”操作了。先生悻悻地向我說,想想過去,80萬已是“天大恩典”,須得快快“領旨退朝下去罷”。錢先生這種奇妙的京腔,外人中只有我能聽得到,但不知他老這齣是在學誰,是吳世昌,還是梅蘭芳?火頭上,自知不可澆油,我只剩下苦笑。此間先生見我可憐,特將自己書寫流行的“高壓鍋”三字送我,我真以為他要托買物品,他否定。奇特字條中有一個奇妙的簡化字,并襯以它字組成一句,親手遞交給我,似乎要代他留作特別時期的特別記錄。我有如得萬斛珍寶,至今高奉,但我不能“全解其意”。

圖片

  所謂謄清稿的壓縮過程,實際就是對“文字數量”進行壓縮,既經當時無計其數的論辯和說明,均屬無效。先生畢竟對“內容”心疼不舍得,設想只能從“形式”上下手,將“白話文”壓縮為“文言文”,是唯一認為的可行之路。先生說他倒可以借機“自得其樂”甚至“表演一番”。悲觀主義者錢鍾書,往往對生活采取樂觀的對策。大規(guī)模交稿之時,先生向我說,“我不按規(guī)完成任務”,周振甫一定“饒不了我”。然后先生說:“真的不讓你再看了,免得生氣吵嘴。我一個人生氣,已經賠了大本錢。留著你還有別的用處?!彼砸欢猿霭婧髸绞忠环?,先是吃驚詫異,當我感到內容也大有刪削時,簡直就是狂怒了,我還真以為要分上下冊了呢。

  后邊的話我憋不住,只說兩句:豈知原來人家傳說,先印一二冊是為探求印數的商業(yè)手段,得到的反是銷路不好的結論,三四冊便立即壓縮印數。不料等三四冊一出,買到并讀完一二冊的人,有如大夢初醒,可再也買不到心儀的三四冊了。

  豈不知一二冊的滯銷,是另有確定的原因的??梢钥隙?,是由于有人搶先出版了引有《管錐編》的《詩詞例話》,幫助周振甫的老東家青年出版社一口氣大賣36萬冊,一舉打敗了中華書局的投稿者錢鍾書。在這里,我們先按下細節(jié)不表,因為那不能算是密碼,而是明碼。

  《管錐編》從其初生之日起始,就如一位超人類的頑童,妙趣、深邃、輝煌,總好似搖著撥浪鼓,在路上海上天上,玩耍嬉笑向著敬重他的讀者示好。傾聽和細讀,能帶給好文者以無可取代的歡愉?;蛘哒f,敝人是一名敗興者,專來展示記憶中的傷害。我愛錢鍾書的讀者和研究者,要告訴人們真相,免去辯駁謠傳和謊言,以求喚囬那位純真美麗多學的老少年。

  錢鍾書那些失去的文字,在我每日讀寫校改的生涯中,記憶非常美好。當它離開書面之后,就變成我的隱痛。先生那時正在國外訪問,一囬國便說:“知足吧!把嘴給我閉上。知足者常樂,這些文字足證我文言尚蘇而超蘇(東坡)!”豈不知稿子送出之后,立即又傳出“80萬字,超出太多”,編排雙方似乎都得了字數“幻想癥”。

  于是《管錐編》大量出現“……”,成為理論著作“現實里”的特例。

  大書一經出世,作者開始了歴時二十年不休不止,不斷的“補”不停的“訂”,以追索囬來被刪除的文字。本不應刪除的內容,字數逐漸增加了一冊。這對我來說,不出意外。因為這些內容絕大多數是原來就有的,絕非是“后來闡發(fā)的”。其中只有《高唐賦》等二三處是被定性為“有問題,是掃黃打非的內容”才責令刪除的,其它所刪均未曾知會作者,而是作者自己發(fā)現,也未曾公開說明罷了。錢先生不止一次地自嘲道:“俺光明磊落,非要逼人用'……’躲躲藏藏。

  令我大出意外的倒是一件小事:出版方將字數在版權頁悄悄“漲”至136萬字,遠遠高出實有字數。錢先生帶我猜測,又經計算機計算證實,總字數實際并沒有那么多。我們估計是出版者有所悟明而采用的夸大謀略。后來又傳出,那是為先生增加稿費,后來可惜沒能實現這一條。其實這一說法,完全不能成立。當添出第五冊出版時,按規(guī)定只計印數稿酬,和總字數并無任何關聯。內行人分析下來,虛增字數恐為漲銷售單價所預設。

  至2001年,錢先生已仙逝有年。在學海潮涌的情勢之下,《錢鍾書集》三聯本急迫出版,我應出版者之命,在退出編輯工作時,奉命須留下一條“意見”方可走人,我曾真誠地建議把作者“補訂”的文字復位。希望使失散數百條,20多萬字逐一得以“遣返”。由于錢先生預有安排,經我推薦,楊絳先生照允,請馬蓉執(zhí)行恢復運作,幸得116.6萬字的全新版本。較之中華本最后的實有109.7萬字舊版本就好得太多了,但未及其他舊版問題,而那些問題只能留待今后一一解決。

  先生過世半年之前,打算把自己的著作,分人照管,在我的名下分的是《管錐編》,我和大家一起拒絕了。一來認為錢先生一定能頂過難關,健康可以恢復。二來我必須堅守不取寸紙分文之諾。三聯本在籌措之際又生許多分歧,我遵楊先生囑退出,并留存了那“最后”一條意見,同時加注恢復被“掃黃”的一條,感謝他們照辦了。

  如今先生去世已二十三年,我亦步亦趨基本完成了他老人家在計算機上建立“古典庫”的大業(yè),嶄新的“萬人集”也已順利出版了三百多種。在下垂垂老矣,故當瓦盆洗手,只余幾樁小事,隨興為之而已。

  眼下還得順路從《管錐編》走起,先說第一件奇妙之景“……”。

  說百年文化運動,就得從新文化入手,新式標?,則是最顯眼的一項成果。我輩應是還存一些舊味的文人,總會認為,字間的標?可有可無。一但古文要標?、今譯、外譯等等,當然還是用上的好。不料如今一個大毛病來了,一旦不用標?,不止讀不懂文句,還真是一下便曝露了作假的古文和古董。新寫文言者,往往不知他離不開標?,沒了標?作者自己也讀不懂,一切均假。閑話少說,不宜在本文中打假。

  《管錐編》的兩個版本,在標點方面,共有的妙處之一是“……”六?的省略號。凡標點自有它的用處,不可輕易反對。《管錐編》里的“……”可不平凡。首先讓我們看看它在“引文”上的泛濫:中華本《管錐編》全書四冊109.7萬字,有“……”1840個;三聯本《管錐編》全書116.6萬字,有“……”2183個。數量之大,令人迷惑。

  “……”原稱“刪節(jié)號”,至民國的1930年才統稱為“省略號”,強調了作者使用此符號的自主性。想來他們并未采用西方的“…”,大約也是要留下些舊情吧。記得我在編輯錢先生下達的《永樂大典索引》任務時,先生定下了規(guī)矩,一定要使用外人的“…”以精簡不必要的累贅篇幅,那顯然是為了讀者考量。語法定義該符號代表以下的意義:“重復詞語”“所言斷續(xù)”“意在言外”“難盡語意”“言語中斷”“含混其詞”“沉默不語”“語句延長”等,他們似乎忘記了另一項特殊的使用規(guī)則,即為被刪節(jié)的記錄。

  錢鍾書長篇舊作《談藝錄》,也有幸經周振甫手,那時他們二位都不曾使用省略號,究竟為什么會在《管錐編》里大量出現呢?恐怕就是選擇了“刪節(jié)號”的原始定義。在《管錐編》里,有一條通行的規(guī)則:除作者常規(guī)應用的少數幾個之外,只在“引文”中使用。我清楚地記得,應該是在初始校改“排版清樣”的時候,先是由編輯開始做主使用的,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得到刪節(jié)字數裨益之后,似乎還得到了領導的贊揚。周振甫于是特打電話通知作者開放使用。作者本人表示不能“因小失大”,但也不得不用幾個應景??慑X先生在出版之后,發(fā)現問題嚴重得“不像話”,又通過我向周責編表示“過分了”,他竟顧左右而言他,加倍使用,號曰“保持體例”。應該說,這一舉措,既沒有尊重作者,又忽略了對讀者的關懷。我到如今也不明白,所謂80萬究竟意欲何端?

  下邊我們?yōu)樽x者隨機錄出100條例證,原樣提供給讀者選讀。當然還須舉出被刪文字做參考。就是說讀此材料,必須先認明以下凡例:“……”為中華本《管錐編》正文。其位置為編輯使用該符號的具體地方,下面的“【】”內為被刪節(jié)的全部文字(本系統使用紅色),原引文標點保持;再下面“#”單行,則為刪除的字數和原有字數的比例。所有字數計算,不包括標點。讀書不遵凡例,是不妥當的。違反了凡例的批評者,我不便答復,因那是不平等的對話。

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4頁,錢先生引

《莊子?齊物論》:“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span>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span>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span>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63/121=52%

(其余99條見文章后附)

100條的平均刪除字比例/占比37%,總計3083/522059%

  按此統計,每條52.2字,刪除的大約數為30字。按三聯本有2183條計,總被刪去約65490字,每千字稿費按中華本實付的19.5元計,總省去稿費約1167.25元。如果平攤到初印的30000本上,每本可以節(jié)省成本約4分錢,顯然是一個不太美麗的笑料。這幾乎印證了一位大戲劇家所云“喜劇的終點都是悲劇”,因為引文的結束全是刪節(jié)號。又聽說,宋代大詩人楊萬里為一本書寫的序,談的正好是“古者有亡書,無亡言”,稱所引皆“可喜可笑可駭可悲咸在焉”,此處卻偏說及“言也亡”,當然使我們“喜笑駭悲”四味“咸失”了。有的朋友可能認為本文只道及“商業(yè)”并未言說“文章”,對留名千古的宏著賞觀評價不足。我在這一點上,真不敢茍同于朋友;如果他們真說出明擺著的諸多“密碼”,我恐怕也只能阻尼一二,慢慢來,免得在下臉面丟失過多過快。

  一條條讀下來,可以窺見這一百條大體的規(guī)律:

  第一是本文所涉被刪的內容均為引文,這肯定會對作者論述的完整性造成傷害,對讀者的理解深度造成影響。如果需要全面了解,再要查找原文將加大讀者閱讀難度、甚至難到無處尋找。由于海內山外讀書的錢某人,引書用書,非他人所能及。引文在《管錐編》中,因為只有它們才能幫作者織成“中國好文化”密網,至綱至要。早年間,多有學者證明在錢先生引文中,有的果真因原書原稿佚失而不能覆核了?;蛘呶覀冋婵梢耘卸ㄟ@種“刪節(jié)”,是一種純商業(yè)化的操作,也可能疑涉是編輯權力的濫用。

  第二是這種“刪節(jié)”可以肯定是編輯做出的,我們既可以發(fā)現所刪位置有誤,又可以看到所刪無助篇幅的縮減。大可想一聲令下的刪削快意,惟獨不見“刪文者某也”之署名壯色?!耙牟幻鳌敝?,只能落在作者頭上。

  第三是,前面已說過,事實親身經歴,不容大錯。我們如果翻讀一下1948年的《談藝錄》,雖然也是經周振甫先生編輯的,前我們已經詳查并舉證,確無省略號使用??傻搅?984年,周振甫在取得《談藝錄下》的編輯權并答應“高抬貴手”的前題下,言而不信,對《管錐編》的不良舉措“依然故我”,“習慣成自然”引文仍在省略號遮掩下,大刪特刪,成為對錢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嫁禍。

  因此累年積蓄的許多原則分歧,導至作者對出版商口上不說的全面不滿。他不再寫、不再出的“倦意”席卷了書桌;寫下嚴肅的“表態(tài)”文字;雖有限延綿遲發(fā),僅只避醫(yī),并無療效,更終不能惠及讀者。諸多讀書人,細心著力而未能引起自己一丁點正確的關注。他們當中的敏感者,有所察覺而描錯了方向,費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而未及要害。錢先生轉而專心投入到古典數字化工程當中去了,使該工程得到了“得天獨厚”恩賜。從那之后,他的大部頭的著作都另尋其他出路;他個人和周振甫的關系,也意料之內陸變化得面目全非了。如果從那時開始能夠冷靜、客觀地重讀《管錐編》,一定可以深感令讀者“自嘆弗如”的嘆息此起彼伏。多年來輿論漫卷的西風,一直對錢鍾書先生同情而無奈。但只要走近錢先生本人,便會發(fā)生奇詭的變異看法。立即會說“啊,原來這樣!”有一位錢學愛好者出于好心,應該說是把先見設置不妥,導至了嚴重的失誤。他說先生“晚年少作”,其實錯了。先生用他晚年的珍貴時光,為偉大的、他終生摯愛的祖國留下了一份達20億字的“古典庫”,那里幾乎沒有一個非作者本人所強加古代文人的“刪節(jié)號”。先生曾斷然下令:不得加“刪節(jié)號”,不得使用現代標點,只可適當“點斷”,而對于大刪特刪、明知故犯的《四庫全書》,一定要選擇其它正確的版本。那是一片嶄新的新天地,真保護古籍的好辦法。

  像這個省略號之類的問題,在《管錐編》里遠遠不是唯一,而是之一。由我來提醒此事,是出于計劃之中的一項責任,不是出氣,更不是廣告宣傳。因為最終的《中國大典》即“萬人集”,不必做廣告。

  錢先生早就說了,“省略號”應該恢復至五四時期的定義,還是叫“刪節(jié)號”為妥,恐怕靠近洋人的“…”也好,因為它可加大刪功,為節(jié)約稿費提高效率。對此,本文再次重申,《管錐編》編輯們并未寫出過“凡例”宣告周知;也未曾在長篇眾多論文中有什么公開的說明;更未涉及道德良俗的說教;或許可以干脆直說,那是名實相符而又持之有故的一種枉行。沒人能讓作者和讀者同買一單,至于居于上游的編者還在謀劃些啥子,讀者自會猜想明白。

  因此,在《錢鍾書集》中的“……”,應該有兩類。一者是作者錢鍾書所使用的,比如在小說《圍城》《人獸鬼》里,是“省略號”,自己正當地真使用,這是極少數。也有的在使用之前曾鄭重聲明,比如在《管錐編》(一)下冊,頁401,云《元秘史》卷七“茲撮錄之”,下邊用了八處“省略號”。這種情況,為數更少,需要認真甄別。二者是編輯周振甫所假使用的,比如在《管錐編》和《談藝錄下》中,只是“刪節(jié)”的暗號,均是非作者本人所使用。

  此事被冠稱作“密碼”,任何人都有權不相信、不使用,但請不要怪罪我,我會在結束本文的最后,再使用一個……請看好,這次究竟是省略號,還是刪節(jié)號?要請您猜一猜了。

         2021年4月

附例證:

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4頁,錢先生引

《莊子?寓言》:“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

#11/25=44%

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4頁,錢先生引

《漢書?東方朔傳?贊》:”依隱玩世,……【詭時不逢﹒】其滑稽之雄乎”,

#4/14=28.5%

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6頁,錢先生引

《繫辭》下云:“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12/30=40%

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3頁,錢先生引

《關尹子?三極》篇云:“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聖人之言亦然?!?/span>言有無之弊﹒又言非有非無之弊﹒又言去非有非無之弊﹒言之如引鋸然﹒】唯善聖者不留一言?!?/span>

#28/57=49.1%

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6頁,錢先生引

《逸周書?武順解》:“人有中曰參,無中曰兩,……【兩爭曰弱﹒參和曰彊﹒】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兩”

#8/27=29.6%

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28頁,錢先生引

寒山詩曰:“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驢﹒還解人言語﹒】貪淫狀若豬”

#10/20=50%

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0頁,錢先生引

《藝文類聚》卷六○魏武帝《令》:“往歲作百辟刀五枚?!?/span>適成.先以一與五官將.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以次與之”

#12/37=32.4%

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5-36頁,錢先生引

《舊唐書?柳公綽傳》:“鄂軍既在行營,公綽時令左右省問其家;……【如疾病﹒養(yǎng)生﹒送死﹒必厚廩給之﹒軍士之妻冶容不謹者,沉之於江”

#12/41=29.2%

1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50頁,錢先生引

《文子?自然》:“循理而舉事,因資而成功,惟自然之勢?!?/span>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夫水用舟,沙用?,泥用輴,山用樏,夏瀆、冬陂,因高為山,因下為池,非吾所為也”

#17/62=27.4%

1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62頁,錢先生引

《關雎?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span>

#3/18=16.6%

1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81頁,錢先生引

《梁書?侯景傳》齊文襄書:“先王與司徒契闊夷險,……【孤子相於﹒偏所眷屬﹒繾綣衿期﹒綢繆寤語﹒】義貫終始”

#17/29=58.6%

1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83頁,錢先生引

《禮記?曾子問》:“女之父母死,……【則如之何﹒孔子曰﹒】壻使人弔,如壻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弔”

#6/30=20%

1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85頁,錢先生引

蘇軾《日日出東門》:“步尋東城游,……【城門抱關卒﹒笑我此何求﹒我亦無所求﹒】駕言寫我憂”

#15/25=60%

1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96頁,錢先生引

《萬章》說《詩》曰:“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8/47=17%

1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27頁,錢先生引

《三國志?蜀書?姜維傳》裴註引孫盛《雜記》:“得母書,令求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畒﹒】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8/26=30.7%

1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40頁,錢先生引

杜甫《贈蘇四傒》:“乾坤雖寬大,所適裝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壯欺老翁﹒】況乃主客間,古來偪側同”

#10/30=33.3%

1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68頁,錢先生引

《禮記?內則》:“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xiāng)黨州閭﹒】寧孰諫”

#15/26=57.6%

1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73頁,錢先生引

《荀子?君道》篇論文王“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曰:“豈私之也哉?……【以為親邪﹒則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為故邪﹒則未賞相識也﹒】以為好麗邪?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齫然而齒墮矣!”

#24/49=48.9%

2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76-177頁,錢先生引

《全唐文》卷五二八顧況《信州刺史劉府君集序》:“行加人,言勝人,……【在位者見君之如此﹒】物惡其上,自然不容”

#8/22=36.3%

2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96-197頁,錢先生引

《明史?外國傳》三日本良懷上書:“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超精銳之師,來侵臣境?!?/span>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乎?”

#20/64=31.2%

2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196-197頁,錢先生引

《孫子?軍爭》篇:“以迂為直;以患為利?!?/span>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fā),先人至”

#9/23=39.1%

2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237頁,錢先生引

《晉書?輿服志》:“及秦并國,……【攬其餘軌﹒豐貂東至﹒獬豸南來﹒又有玄旗皁旒之制﹒旄頭罕車之飾﹒】寫九王之廷於咸陽北坂”

#26/40=65%

2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258頁,錢先生引

《樂書》:“趙高曰: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喜﹒合殷勤﹒非此和說不通﹒解澤不流﹒】亦各一時之化”

#24/45=53.3%

2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284頁,錢先生引

《晉書》本傳記王導曰:“衛(wèi)洗馬……【明當改葬﹒此君】風流名士”

#6/13=46.1%

2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29頁,錢先生引

《循吏傳》龔遂對宣帝曰:“唯緩之始可治,……【臣願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6/26=23%

2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40頁,錢先生引

《列子?楊朱》:“語有之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8/20=40%

2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70頁,錢先生引

《商君書?開塞》:“武王逆取而貴順,……【爭天下而上讓﹒】其取之以力,持之以義”

#6/22=27.2%

2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74頁,錢先生引

《詩?大雅?生民》言后稷“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

#9/28=32.1%

3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一冊第384頁,錢先生引

《平準書》:“太史公曰:'虞夏之幣,……【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

#6/16=37.5%

3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22-423頁,錢先生引

《淮南子?原道訓》:“先者難為知,而後者易為攻也;先者上高,則後者攀之;先者踰下,則後者蹍之;……【先者隤陷﹒則後者以謀﹒先者敗績﹒則後者違之﹒由此觀之﹒】先者則後者之弓矢質的也。猶錞之與刃,刃犯難而錞無患者,何也?以其託於後位也。”

#22/85=25.8%

3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29頁,錢先生引

《大智度論?十方菩薩來釋論》第一五:“問曰:'何以問少惱少病不?……【何以不問無惱無???】’答曰:'有身皆苦,身為苦本,無不病時’”

《大智度論》原文:問曰﹒何以問少惱少病不﹒……【答曰﹒有二種病﹒一者外因緣病﹒二者內因緣病﹒外者寒熱﹒飢渴﹒兵刃﹒刀杖﹒墜落﹒推壓﹒如是等種種外患名為惱﹒內者飲食不節(jié)﹒臥起無常﹒四百四病﹒如是等種種名為內病﹒如此二病】有身皆苦﹒……【是故問少惱少患不﹒】問曰﹒何以不問無惱無病﹒……【而問少惱少患﹒】答曰﹒……【聖人實知】身為苦本﹒無不病時﹒

#87/121=71.9%

3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30頁,錢先生引

《高僧傳》二集卷三七《遺身篇?論》云:“又有未明教跡,婬惱纏封,恐漏初篇,割從閹隸。……【矜誕為德﹒輕侮僧倫﹒聖教科治﹒必有深旨﹒良以愛之所起者妄也﹒知妄則愛無從焉﹒不曉反檢內心,而迷削於外色,故根色雖削,染愛愈增”

#32/71=45%

3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33頁,錢先生引

六四章:“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span>

#9/33=27.3%

3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47頁,錢先生引

《莊子?則陽》:“得其環(huán)中以隨成。……【(中間省略10段,1762字)橋運之相使,窮則反,終則始”

#1762/1780=98.8%

3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80頁,錢先生引

《莊子?達生》云:“知忘是非,心之適也?!?/span>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

#11/33=33.3%

3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489頁,錢先生引

《全後漢文》卷四六崔寔《政論》:“夫人之情,莫不樂富貴榮華,……【美服麗飾﹒鏗鏘眩燿﹒芬芳嘉味者也﹒】晝則思之,夜則夢焉”

#14/33=42.4%

3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02頁,錢先生引

《郎顗、襄楷傳》載楷上書曰:“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span>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慾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殺罰過理﹒既乖其道﹒豈獲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

#36/57=63.1%

3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27頁,錢先生引

紫陽真人張伯端《金丹四百字?序》至曰:“骨脈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婦之歡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戀﹒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8/33=24.2%

4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37頁,錢先生引

元稹《樂府古題?序》言《詩》、《騷》以後,“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歎﹒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餘”

#24/39=61.5%

4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56頁,錢先生引

《太玄經?銳》之初一:“蟹之郭索,後蚓黃泉。測曰:……【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4/18=22.2%

4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63頁,錢先生引

《呂氏春秋?功名》:“以貍致鼠,以冰致蠅,雖工不能?!?/span>以茹魚去蠅﹒蠅愈至﹒不可禁﹒】以去之之道致之也”

#11/31=35.4%

4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591頁,錢先生引

《南齊書?蕭諶傳》諶臨死謂莫智明曰:“天去人亦復不遠。……【我與至尊殺高﹒武諸王﹒是君傳語來去﹒】我今死,還取卿”

#15/28=53.5%

4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619-620頁,錢先生引

李白《感興》之三:“裂素持作書,將寄萬里懷?!?/span>眷眷待遠信﹒竟歲無人來﹒】征雁務隨陽,又不為我棲”

#10/30=33.3%

4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623-624頁,錢先生引

《天問》:“白蜺嬰茀,胡為此堂?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藏?……【天式從橫﹒陽離爰死﹒大鳥何鳴?夫焉喪厥軀?”

#8/34=23.5%

4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646頁,錢先生引

《太平廣記》卷六五《趙旭》天上青童曰:“久居清禁,……【幽懷阻曠﹒位居末品﹒】時有世念,帝罰隨所感配”

#8/22=36.3%

4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656頁,錢先生引

宋玉《神女賦》有“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龍乘雲翔”

#4/18=22.2%

4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661頁,錢先生引

《太平廣記》卷五九《酒母》:“持二茅狗,……【一與于老﹒一與酒婦﹒】俱令騎之,乃龍也”;

#8/19=42.1%

4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730頁,錢先生引

《舊唐書? 太宗諸子傳》記越王貞“臨水自鑒,不見其首,……【心甚惡之﹒】未幾而及禍”

#4/17=23.5%

5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二冊第823頁,錢先生引

《三國志?魏書?崔琰傳》裴註引《魏略》:“太祖……【亦以為然﹒】遂欲殺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經營琰”

#4/20=20%

5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864頁,錢先生引

荀卿《雲賦》:“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span>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返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文﹒往來惛憊﹒通乎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天下失之則滅﹒得之則存﹒弟子不敏﹒此之願陳﹒君子設辭﹒請測意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塞大宇而不窕,入郄穴而不偪?!?/span>

#86/110=78.2%

5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865頁,錢先生引

王嘉《拾遺記》卷二:“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

#12/31=38.7%

5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891頁,錢先生引

《典論?論文》,又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6/35=17.1%

5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897頁,錢先生引

《呂氏春秋?簡選》:“今有利劍於此,以刺則不中,以擊則不及與惡劍無擇;……【為是鬥因用惡劍﹒則不可﹒】簡選精良,兵械銛利,發(fā)之則不時,縱之則不當,與惡卒無擇”

#10/54=18.5%

5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09頁,錢先生引

《荀子?解蔽》:“小物引之,……【則其正外易﹒】其心內傾”

#5/13=38.4%

5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18頁,錢先生引

唐和凝《江城子》:“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span>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7/22=31.8%

5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22頁,錢先生引

王充《論衡?狀留篇》歎:“且圓物投之於地,東西南北,無之不可?!?/span>策杖叩動﹒纔微輒停﹒方物集地,一投而止?!?/span>及其移徙﹒須人動舉﹒賢儒、世之方物也”

#16/46=34.7%

5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41頁,錢先生引

《隋書?五行志》上記“煬帝自負才學,每驕天下之士,嘗謂侍臣曰:'……【天下皆謂朕承藉緒餘而有四海﹒】設令朕與士夫高選,亦當為天子矣!’”

#13/44=29.5%

5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84頁,錢先生引

《論衡?譋時》:“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無狀﹒加罪行罰﹒】非有二心兩意,前後相反也。”

#12/27=44.4%

6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91頁,錢先生引

程浩《雷賦》:“及夫白日雨歇,長虹霽後,……【列缺緩轡﹒元冥假手﹒】蓄殘怒之未洩,聞餘音之良久”

#8/30=26.6%

6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93頁,錢先生引

《全後漢文》卷六二邊韶《老子銘》又稱:“班固以老子……【絕聖棄知﹒禮為亂首﹒】與仲尼道違,述《漢書?古今人表》,檢以法度,抑而下之”

#8/33=24.2%

6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995頁,錢先生引

劉峻《廣〈絕交論〉》自言繼朱而作,有云:“朱益州……【汩彝敘﹒粵謨訓﹒

捶直切﹒絕交游﹒】比黔首以鷹鸇,媲人靈於豺虎”

#12/27=44.4%

6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005頁,錢先生引

《四十二章經》簡約為天神獻玉女試佛,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吾不用爾!”

#8/21=38%

6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026頁,錢先生引

《三國志?蜀書?簡雍傳》禁酒,家有釀具同罰,雍見男女行道,謂先主:“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span>

#15/29=51.7%

6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083頁,錢先生引

辛棄疾《千年調》:“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span>

#9/28=32.1%

6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088頁,錢先生引

顏延之《五君詠》稱嵇云:“立俗忤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10/20=50%

6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104頁,錢先生引

《抱樸子?釋滯》謂《五千文》汎略,“了不肯首尾全舉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誦此經,而不得要道,直為徒勞”

#6/29=20.6%

6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156頁,錢先生引

摯虞又云:“《楚辭》之賦,則賦之善者也?!?/span>故揚子稱賦莫深于離騷﹒】賈誼之作,則屈原儔也?!?/span>

#10/29=34.4%

6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162頁,錢先生引

《孟子?公孫丑》所謂:“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乎其類,拔乎其萃?!?/span>

#12/42=28.5%

7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三冊第1196頁,錢先生引

《文心雕龍?鎔裁》:“辭敷而言重,則蕪穢而非贍?!?/span>昔謝艾﹒王濟﹒西河文士﹒】張駿以謝艾繁而不可刪”

#9/30=30%

7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18頁,錢先生引

《上林賦》:“其南則隆冬生長,湧水躍波?!?/span>獸則?旄獏犛﹒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其北則盛夏含凍裂地,涉冰揭河”

#18/42=42.8%

7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26頁,錢先生引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張生白:“行路之間,早到蒲津,……【這黃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內之地﹒】你看好形勢也呵!”

#13/28=46.4%

7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39頁,錢先生引

《鸚鵡》:“鸚鵡慧鳥,棲林啄蘂。……【四指中分﹒行則以觜﹒】自貽伊籠,見幽坐伎?!?/span>

#8/24=33.3%

7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42頁,錢先生引

大宗師》託為孔子語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

#12/31=38.7%

7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44頁,錢先生引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言阮籍“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至為禮法之士所繩”

#10/22=45.4%

7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45頁,錢先生引

班嗣《報桓譚》:“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摰﹒】既繫攣於世教矣”

#12/35=34.2%

7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60頁,錢先生引

《全後周文》卷二三釋道安《二教論?孔老非佛七》:“'菩提’者,……【案大智度﹒譯云無上慧﹒然】慧照靈通,義翻為'道’,'道’名雖同,'道’義大異”

#10/29=34.4%

7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60頁,錢先生引

《老子》第五三章:“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4/16=25%

7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76頁,錢先生引

陸厥《與沈約書》:“急在情物而緩於章句,情物、文之所急,……【美惡猶且相半﹒】章句意之所緩。”

#6/27=22.2%

8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79頁,錢先生引

《全晉文》卷一○二陸雲《與兄平原書》稱其作《吳書》“真不朽事,……【恐不與十分好書同是出千載事﹒】兄作必自與前人相去,《辯亡》則已是《過秦》對事”

#13/35=37.1%

8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91頁,錢先生引

《顏氏家訓?勉學》:“洎於梁世,……【茲風復闡﹒】《莊》、《老》、《周易》,總為'三玄’”

#4/16=25%

8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293頁,錢先生引

《高僧傳》卷七《竺道生傳》:“時人以生推'闡提得佛’,此語有據頓悟。……【不受報等﹒時亦憲章﹒】宋太祖嘗述生頓悟義”

#8/32=25%

8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24頁,錢先生引

《宋書?后妃列傳》:“宋世諸主,莫不嚴妬,太宗每疾之,……【湖孰令袁慆妻以妒忌賜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妬婦記》.”

#11/34=32.3%

8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28頁,錢先生引

《全梁文》卷五七劉歊《革終論》:“世多信李、彭之言,……【可謂惑矣﹒】余以孔、釋為師”

#4/17=23.5%

8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31頁,錢先生引

《全宋文》卷三二謝靈運《辯宗論?答慧琳問》亦曰:“物有佛性,……【其道有歸﹒所疑者漸教﹒】聖無階級?!?/span>

#9/17=52.9%

8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40頁,錢先生引

《逸周書?武稱解》:“美男破老,美女破舌,……【淫圖破□﹒淫巧破時﹒淫樂破正﹒淫言破義﹒】武之毀也”

#16/28=57.1%

8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45頁,錢先生引

《門律自序》:“吾義亦如文,……【造次乘我﹒顛沛非物﹒吾無師無友”

#9/18=50%

8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66頁,錢先生引

黃庭堅《豫章文集》卷二八《跋翟公巽所藏石刻》評王著書“用筆圓熟,……【亦不易得﹒如富貴人家子﹒非無福氣﹒】但病在韻耳”

#14/23=60.8%

8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70頁,錢先生引

《敕》云:“朕絕房室三十餘年,……【無有淫佚﹒朕頗自計﹒】不與女人同屋而寢,亦三十餘年”

#8/29=27.5%

9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75頁,錢先生引

《高僧傳?寶誌傳》載梁武詔:“誌公跡拘塵俗,神遊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以上﹒談其隱淪﹒則遁仙高者﹒】豈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

#18/51=35.2%

91.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78頁,錢先生引

蘇軾《蜜酒歌又一首》:“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煮豆作乳脂作穌?!?/span>高燒油燭斟蜜酒﹒貧家百物初何有﹒】古來百巧出窮人,搜羅假合亂天真”

#14/48=29.1%

92.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386頁,錢先生引

杜牧《竇烈女傳》:“因為蠟帛書,……【曰﹒前日已死﹒殯在後堂﹒欲誅大臣﹒須自為計﹒】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17/30=56.6%

93.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14頁,錢先生引

《全漢文》卷一九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wèi)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蝕昴.”

#4/50=8%

94.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28頁,錢先生引

《真靈位業(yè)圖序》:“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千億。……【若不精委條領﹒略識宗源者﹒】猶如野夫出朝廷,見朱衣必令史,句驪入中國,呼一切為參軍,豈解士庶之貴賤,辨爵號之異同乎?”

#11/70=15.7%

95.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29頁,錢先生引

《西游記》第二回須菩提祖師歌:“難!難!難!道最玄?!?/span>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教口困舌頭乾!”

#7/27=25.9%

96.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52頁,錢先生引

李陵《與蘇武書》:“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羣,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

#8/40=20%

97.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52頁,錢先生引

《梁書?陳伯之傳》稱:“伯之不識書,……【及還江州﹒得文牒辭訟,惟作大諾而已;有事,典籤傳口語,”

#4/27=14.8%

98.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77頁,錢先生引

《西游記》第七八回比邱國丈訶唐僧,亦曰:“你這和尚滿口胡柴!……【寂滅門中﹒須云認性﹒你不知那性從何而滅﹒】枯坐參禪,盡是些盲修瞎煉!”

#17/36=47.2%

99.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81頁,錢先生引

楊萬里《送黃巖老通判全州》:“瀟湘之山可當一枝筆,瀟湘之水可當一硯滴?!?/span>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錫筆硯供醉吟﹒】好將湘山點湘水,灑滿青天一張紙.”

#14/46=30.4%

100.中華書局本《管錐編》第四冊第1497頁,錢先生引

《全梁文》卷五五鍾嶸《詩品》中評張華詩云:“其體華艷,興託不奇?!?/span>巧用文字﹒務為妍冶﹒雖名高曩代﹒而】亮疏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14/37=37.8%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