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大的恐龍即將登陸紐約!” 2016年,一則來自美國自然博物館的重磅消息登上了世界各地媒體的頭版頭條。自2016年1月15日起,館方將舉辦巨龍入侵紐約(TITANOSAUR invades New York)的專題展覽,介紹一種來自阿根廷的巨型蜥腳類恐龍——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這只巨龍將在博物館的四樓展廳陳列,長長的脖子甚至從展廳門口伸到了走廊。然而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古生物新星,巴塔哥巨龍也遭到了各方質(zhì)疑:它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嗎? 巴塔哥巨龍,藏于菲爾德自然博物館 | Zissoudisctrucker / Wikimedia Commons 農(nóng)場工人的驚世發(fā)現(xiàn) 那是2008年無比平常的一天,在距離阿根廷特雷利烏市250公里的拉弗萊徹農(nóng)場,奧雷里奧·埃爾南德斯(Aurelio Hernández)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點起一根煙。 埃爾南德斯是當?shù)剞r(nóng)場的普通工人,眼前的荒原是他最熟悉的地方?;祀s著煙霧的干澀晚風吹得他的臉生疼,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巖塊上。在夕陽余暉的照耀下,巖石閃出點點光芒,這不尋常的色彩讓它在眾石中顯得與眾不同。埃爾南德斯走到巖塊前,用手抹去了周圍的碎石,一塊巨大而粗糙的化石映入眼簾。 當時的他并不知道,這塊化石本是屬于一只巨型恐龍的大腿。 巴塔哥巨龍腿骨 | Gastón Cuello / Wikimedia Commons 農(nóng)場挖出化石的消息引來了古生物學家的注意。特雷利烏市的吉迪奧·費魯戈里奧古生物博物館(Museum of Paleontology Egidio Feruglio)派遣專家小組前往考察。自2013年1月起,直至2015年2月,博物館總共組織了7次科考行動,挖到了大量恐龍化石,其中包括來自6具巨型蜥腳類恐龍骨骼的化石,化石總數(shù)超過130塊。 此次重大發(fā)現(xiàn)讓BBC攝制組聞風而動,他們請到了國寶級紀錄片主持人——大衛(wèi)·愛登堡爵士參與制作,最終以紀錄片《愛登堡與巨龍》(Attenborough And The Giant Dinosaur)的形式向大家介紹這種新恐龍。除此之外,世界各國的媒體也爭相報導了相關(guān)新聞,“地表最大生物”、“史上最大的恐龍”、“怪物般的巨龍”一時間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媒體的多方宣傳轟炸,讓這種巨龍尚未得名卻早已名揚天下。 巴塔哥巨龍和人的體型對比 | Steveoc 86 and Henrique Paes / Wikimedia Commons 巴塔哥的巨人 2017年8月,古生物學家經(jīng)過細致地研究,終于為這只新恐龍命名:梅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其中Patago指化石發(fā)現(xiàn)地所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titan指古希臘神話里的上古巨人神族,而種加詞中的mayo則是紀念拉弗萊徹農(nóng)場的主人梅奧家族。 農(nóng)場中總共出土了6具巴塔哥巨龍化石標本,保存有部分頸椎、尾椎、脊椎和肋骨等骨骼,這讓科學家能夠較準確地還原出巴塔哥巨龍的原貌。要知道巨型蜥腳類恐龍由于體形過大,較完整的化石往往難以保存,像巴塔哥巨龍這樣的完整度絕對稱得上罕見。 巴塔哥巨龍復原圖 | Mario Lanzas / Wikimedia Common 巴塔哥巨龍屬于泰坦龍類中的巨像龍類(Colossosauria),生活在距今約1億年前白堊紀早晚期之交的時代。據(jù)估算巴塔哥巨龍體長可達37米,體重超過50噸。長長的脖子約為10米,昂起頭來有12米高,也就是接近4層樓高。圓滾滾的肚子寬達3.5米,幾乎可以容納一輛迷你轎車。這樣的個頭不僅讓巴塔哥巨龍成為史上最大的恐龍,更是有史以來體形最大的陸生動物。 榜首之爭 人怕出名龍怕壯,巴塔哥巨龍剛火不久,質(zhì)疑之聲就從四面八方傳來。人們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此前毋庸置疑的恐龍巨無霸——阿根廷龍,和新發(fā)現(xiàn)的巴塔哥巨龍到底誰更大。 阿根廷龍化石完整度不如巴塔哥巨龍,所以想要讓它倆比大小,就只能對比兩者都有的部位大小。如第三枚背椎,光從輪廓上看巴塔哥巨龍的背椎寬度和高度都略大于阿根廷龍,但椎體的質(zhì)量卻是后者更勝一籌。再看看大腿(股骨),巴塔哥巨龍6具標本中最長的一根股骨接近2.38米,中段周長約1.01米。而阿根廷龍股骨雖不完整,但中段周長已長達1.18米,整根股骨長度據(jù)推測可達2.55米以上。 幾種巨大蜥腳類恐龍的剪影與人的體型對比 | Steveoc 86 and Henrique Paes / Wikimedia Commons 綠: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 藍:波塞冬龍(Sauroposeidon) 紅:迷惑龍(Apatosaurus) 橘:超龍(Supersaurus) 紫:普爾塔龍(Puertasaurus) 棕:巴塔哥巨龍 長脖長尾的蜥腳類恐龍,重量主要集中在軀干和四肢上。所以阿根廷龍的肚子和腿腳體積更大,整體的質(zhì)量也差不到哪里去。2019年,古生物學家和藝術(shù)家格雷戈里·保羅(Gregory S.Paul)在對蜥腳類恐龍的體形進行估測時,計算出巴塔哥巨龍的體重約為52噸,而阿根廷龍則是70噸。不僅如此,他發(fā)現(xiàn)當年學者們?yōu)榘退缇摭埞浪愕捏w長也有誤差,校正后只有31米左右。相比之下,阿根廷龍體長可達30到35米,結(jié)合超沉的體重,可謂是穩(wěn)坐第一的寶座。如果非要給巴塔哥巨龍一個第一的名頭的話,應(yīng)該是目前已知較完整的恐龍中,個頭最大的一種。 巴塔哥巨龍,藏于菲爾德自然博物館 | Steven Lam / Flickr 那為啥媒體都在宣傳巴塔哥巨龍是第一呢?這也很好理解,“史上最大的恐龍”和“史上第二大的恐龍”哪個標題更有流量呢?媒體的宣傳讓巴塔哥巨龍走上神壇,卻在科學的校對和勘誤中還原出真相。 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因風力強勁被譽為“風之大陸”。 白堊紀的巨龍在地下沉睡,靜靜地等待著那一縷吹向埃爾南德斯的晚風。 恐龍帝國 三角龍 雷龍 赫氏近鳥龍 |
|
|
來自: 零壹貳012 > 《爬行綱(蜥形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