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對冒險故事的需求永遠存在,但如今留給這些超級IP的時間也不多了。《云南蟲谷》,萬眾期待里開播,一片尷尬中結局。 9月13日,《云南蟲谷》迎來點播大結局,但點開豆瓣,“一部不如一部”的評論分外扎眼。 這已經是《鬼吹燈》系列網劇的第五部,承接《龍嶺迷窟》的高口碑,但卻沒有達到觀眾們的預期。比王胖子還胖的胡八一、油膩的男女主演互動,再加上多余的支線劇情,“16集都嫌多”,“三倍速都嫌慢”。 《鬼吹燈》系列網劇繼《黃皮子墳》后再次迎來口碑低谷。 差不多同一時間,“老九門第二季10月開機”的熱搜沖上熱搜前列,《盜墓筆記》系列也再次備受關注。 在過去近十年間,盜墓小說的兩大頂流IP《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已經貢獻了近四十部影視作品,但其中的大部分并不盡如人意,為什么呢? 
2006年,大名鼎鼎的天涯論壇蓮蓬鬼話版面,一個帖子火了。 蓮蓬鬼話本就有各種各樣的怪奇?zhèn)髡f、恐怖故事,但這部作品不太一樣,樓主把視角放在了神秘的“盜墓”行業(yè)。 在他的筆下,一個龐大的“地下”世界悄然成型。摸金校尉、黑驢蹄子、長毛粽子,諸多獵奇怪異的名詞和故事開始被人熟知,胡八一、王胖子、雪莉楊三大主角組成的“鐵三角”開始聞名網絡,大金牙、陳瞎子等鮮活的人物形象也倍受喜愛。 很快,在中文互聯(lián)網上,“盜墓”兩個字前所未有地火熱起來。 “人點燭,鬼吹燈,雞鳴燈滅不摸金”,這部小說就是《鬼吹燈》,其作者也正是盜墓類型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天下霸唱”。 憑借曲折離奇的劇情與老練嫻熟的文風,《鬼吹燈》系列從出現(xiàn)開始就吸引了一大批“燈絲”。開始連載同年,起點中文網看到了這部小說的潛力,拿下其連載版權。 2006年9月,《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實體書出版,很快就登上了全國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單,《鬼吹燈》進入全盛時期,接下來幾年內,天下霸唱連續(xù)完成出版《鬼吹燈》系列八卷,同時,各類衍生作品相繼問世,有聲書、漫畫內容掀起全民“盜墓熱”。 十五年后的今天,《鬼吹燈》仍在全網擁有眾多擁躉,是網文IP的影響力巔峰之一。 《鬼吹燈》系列內容懸念十足、劇情離奇曲折,盜墓冒險故事更是畫面感、沉浸感絕佳,再加上原作積累起的龐大粉絲與受眾,影視改編潛力十足。《鬼吹燈》IP的價值極高,但其影視改編之路并不順利。2006年,起點中文網將《鬼吹燈》系列的著作權買斷,同時包含整部小說的影視改編權。 彼時的起點還沒有被閱文收購,作為一家網文平臺并不具備影視內容孵化能力,于是《鬼吹燈》系列八卷的影視改編權被一分為二,分別轉賣。夢想者影業(yè)拿到了《精絕古城》《龍嶺迷窟》等前四卷的改編權,《黃皮子墳》《怒晴湘西》等后四卷則被萬達影業(yè)收入囊中。 2015年,起點中文網母公司盛大文學被騰訊文學收購,閱文集團正式成立。同年,《鬼吹燈》系列終于被頒上大熒幕,由萬達影業(yè)出品的《尋龍訣》和夢想者影業(yè)聯(lián)合樂視影業(yè)出品的《九層妖塔》上映。 彼時距離小說誕生已經過去近十年,兩部《鬼吹燈》電影盡管口碑褒貶不一,但仍舊吸引了巨大的流量,票房表現(xiàn)上乘。這讓閱文與剛剛成立的企鵝影視再次看到了《鬼吹燈》的潛力,但他們面前是該系列極其分散且混亂的影視改編權。 當年,《鬼吹燈》的影視改編權被網友稱為“七龍珠”,四散各地。2015年11月,騰訊視頻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了2016年的八大IP改編計劃,而其中壓軸的IP正是《鬼吹燈》系列。騰訊并沒有拿到電影方面的改編權,但成功將網劇版權集齊,成為《鬼吹燈》網版權劇的唯一所有者。 2016年底,由企鵝影視、正午陽光等聯(lián)合出品的網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在騰訊視頻上線。這是第一部以《鬼吹燈》IP為主題的網劇,由正午陽光“排面”孔笙執(zhí)導,“鐵三角”的陣容也十分過硬,靳東飾演胡八一,陳喬恩飾演雪莉楊,盡管飾演王凱旋(王胖子)的趙達知名度不高也并不“胖”,但過硬的演技也讓違和感降到了最低。 相對精良的制作加上沒有明顯漏洞的劇情,該劇口碑相對不錯,目前豆瓣評分7.9分,是當時市面上品質最高的盜墓網劇。 高開局下,盜墓粉們對這一系列接下來的網劇作品期待十足,系列第二部《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也隨即提上日程。這一次企鵝影視的合作方換成了萬達影視,由電影名導管虎與其徒弟費振翔執(zhí)導,因其故事線更早,胡八一也改由阮經天飾演。 從導演到演員,《黃皮子墳》似乎相較前作有所提升,但上線后卻是鋪天蓋地的差評。胡八一的臺灣腔,比胡八一還瘦的王胖子,再加上屢出bug的劇情,這部劇評分僅有5.2。更有許多觀眾將矛頭直指編劇,小說系列里最驚悚懸疑的《黃皮子墳》劇情被改編的過于分散,失去了盜墓題材獨有的魅力。 2017年的《黃皮子墳》口碑流量雙重塌陷。沉寂近兩年后,2019年一月,與《黃皮子墳》一脈相承的《怒晴湘西》橫空出世。該劇仍由費振翔執(zhí)導,管虎監(jiān)制,由劉安琪團隊編劇。由于故事線再次前挪,主角變成了老一輩“盜墓者”,潘粵明飾演“卸嶺力士頭目”陳玉樓,高以翔飾演“搬山道人”鷓鴣哨。 《怒晴湘西》再次將《鬼吹燈》網劇系列口碑逆轉,豆瓣開分8.5,盡管后半部分劇情節(jié)奏受到詬病,但仍沒有低于7分。這部劇中潘粵明等人的演技受到認可,騰訊似乎也看到了這一陣容的潛力。 2020年4月,系列的口碑巔峰《龍嶺迷窟》上線了。在陣容上,“陳玉樓”潘粵明出演胡八一,姜超飾演王凱旋,這一決定比較成功,姜超也被稱為史上最符合原著人設的“王胖子”,從貧嘴到體型都備受好評,女主角雪莉楊則找來了影星張雨綺。 這一次的選角最受觀眾認可,“鐵三角”終于成型,與此同時,編劇楊哲團隊還大膽的加入多線故事,讓劇情“飽滿”起來,再加上過硬的場景和特效,《龍嶺迷窟》位列豆瓣2020年華語劇集的評分第七名,已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盜墓題材劇集中的口碑“TOP”。 高開低走的《云南蟲谷》則再次把觀眾的期待拉回起點。《龍嶺迷窟》大獲成功后,企鵝趁熱打鐵,在近一年半后的制作后,《云南蟲谷》于2021年8月上線,編劇再次換為劉安琪團隊,潘粵明、姜超、張雨綺更是成為第一組再次飾演“鐵三角”的演員。然而,在萬眾矚目下,《云南蟲谷》草草收局,更是成為整個系列里除《黃皮子墳》外唯一低于7分的劇集。 相比于網劇的“此起彼伏”,《鬼吹燈》系列的電影則只能用“開局即巔峰”來形容。 2015年,《九層妖塔》《尋龍訣》上映,兩部影視口碑形成較大反差。《九層妖塔》因把盜墓改編成“怪獸片”備受詬病,甚至還因此被天下霸唱告上法庭。 烏爾善執(zhí)導的《尋龍訣》則受到了普遍好評,陳坤飾演的胡八一被認為“最符合原著形象”,黃渤與舒淇的演繹不錯,扎實的特效以及貼合原著的劇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目前仍有不少人期待著《尋龍訣2》的上映。 但接下來的六年時間里,版權所有方萬達影業(yè)和夢想者影業(yè)再也沒有制作出一部“合格”的《鬼吹燈》。《鬼吹燈之云南蟲谷》《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多部質量較差的電影上線,基本都只有“網大”水準,甚至在制作上還比不過同名網劇,改編后期,甚至多部直接以網大上線流媒體平臺,反響平平,甚至迎來一片罵聲。 據統(tǒng)計,目前市場上已有22部以鬼吹燈為主題的影視,但其中11部的豆瓣評分都在5分以下,IP價值被大大浪費。 目前,仍有《尋龍訣2》《鬼吹燈之天星術》兩部“高投入、強陣營”的電影等待上線,企鵝影視也將其余三部網劇制作計劃提上日程,開始了“工業(yè)化流水線”生產。鬼吹燈系列仍有諸多故事等待開發(fā),但繞不過去的改編難題依舊令人不安。 
和《鬼吹燈》一樣,盜墓小說中另一個頂流《盜墓筆記》(以下簡稱《盜筆》)的IP改編之路也極為坎坷。 9月中旬,《云南蟲谷》結局的同時,《老九門2》與《藏?;ā范紝⒃谀甑组_拍的消息又一次在微博上賺足了關注,多位影視博主發(fā)文稱這兩個項目已進入選角階段,且主創(chuàng)班底中都能發(fā)現(xiàn)原著作者"南派三叔"的名字。 《老九門》和《藏?;ā吠瑢佟侗I筆》的系列衍生,前者講述的是《盜筆》中的組織"老九門"早年間的一系列故事,后者與另一部小說《沙海》則屬于《盜筆》后傳,2012年《盜筆》完結后,南派三叔開始在自己的微博上著手寫起了這三個系列的故事。 要問哪部小說對中文互聯(lián)網流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最深刻的影響,《盜筆》必然是頭幾個。網絡社區(qū)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從同人文化到腐文化,《盜筆》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吸引了眾多流量與資本,打造了自己的內容與衍生宇宙,是《鬼吹燈》之外的又一盜墓小說超級IP,其粉絲團體"稻米"至今仍然廣泛,且影響力極強,在亞文化群體中占據重要地位。 除去小說對網絡文化的影響,你幾乎可以像審視一個切片一樣,從這一IP的發(fā)展過程中觀察到互聯(lián)網內容行業(yè)數年來的探索與實踐。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IP每一次傳出影視化消息時總是引得多方關注。 時間回到2015年。這一年之前,李易峰憑借現(xiàn)象級仙俠劇《古劍奇譚》強勢出圈,楊洋的多部作品也為他帶來了極高人氣,加上2013年"歸國四子"相繼回國發(fā)展,"流量時代"走到了最鼎盛的時期。整個2015年,各式各樣的數據榜單與"流量法則"井噴,"大IP+流量"影視劇占據了人們的視野。 也是2015年,《盜筆》系列第一部影視作品誕生了。這是歡瑞世紀在2013年花費500萬買下《盜筆》(1-9冊)電視劇六年改編權后的第一部作品,由李易峰、楊洋、唐嫣主演。 回顧這部劇,不難看出其籌備的倉促,從劇本到后期,觀眾們滿懷的期待與熱情隨著電視劇的拖沓劇情和敷衍特效冷卻,豆瓣評分只有5.3,遠遠沒有達到及格線。 然而,抓住了粉絲經濟與IP影視化時機的《盜筆》網劇在愛奇藝上線后迅速變成現(xiàn)象級作品,22小時點擊量破億,"上交給國家"等梗刷屏互聯(lián)網,平臺會員環(huán)比增速達100%,無不向市場證明著超級IP與粉絲經濟的絕對統(tǒng)治力。 《盜筆》網劇在數據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向著"超級IP+流量明星"的方向繼續(xù)前進,事實上,這一公式也被一次又一次的印證了。 2016年是《盜筆》IP全方位"開花"的一年。七月,陳偉霆、張藝興、趙麗穎主演的《老九門》開播;八月,鹿晗、井柏然主演的《盜墓筆記》電影版上映。前者是首部播放量破百億的自制劇,后者拿下10億票房,位列2016年度票房第九。 與熱度形成對比的是,電影版《盜筆》豆瓣4.8分口碑崩盤,《老九門》劇情拖沓、注水嚴重,后期更是被稱為"陳皮傳",高開低走。 到底該將這些改編視作成功還是失敗,不同維度有著不同的結論:他們一方面用不夠優(yōu)質的作品消磨了粉絲對IP的愛、讓原著口碑也一步步下滑,另一方面又實現(xiàn)了商業(yè)上的獲利,推動IP被更多人接受的同時瘋狂吸金,將紅利吃得盆滿缽滿。 也就是在2017年之后,隨著網劇不斷發(fā)展以及IP劇在市場上接連碰壁,精品化趨勢讓投資人們對IP的瘋狂追捧開始降溫,資本也不再盲目追求"買進"和"投拍",有了更全面的考量。 《沙?!芬舱窃谶@樣的背景下播出的。2018年7月,由南派三叔領銜編劇的《沙?!芬唤洸コ霰阋揽窟x角吸引了一波好感,吳磊、秦昊等演員在初期給了《沙?!窐O高的魅力加成,只是隨著配角加戲、節(jié)奏失控等問題的出現(xiàn),《沙?!愤€是未能成為《盜筆》系列的正名之作,粉絲對南派三叔的耐心越來越少。 2019年6月,南派三叔在微博發(fā)文告知粉絲,《盜墓筆記》在歡瑞的版權已經到期,也就是說,《盜筆》電視劇改編權已經回到了南派三叔手上。幾天后,由侯明昊與成毅主演的《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播出,這部劇由騰訊與歡瑞聯(lián)手打造,并未引起太多關注,豆瓣5.7分草草收場。 同樣積壓在歡瑞世紀手中的還有《盜墓筆記之云頂天宮》,主演團隊變成了白澍和張博宇,這部劇于2021年7月播出,收獲了2.6的超低評分,近2.8萬人在豆瓣打出了1星評價。 之后連續(xù)播出的《重啟之極海聽雷》《終極筆記》,前者由南派泛娛制作,仍延續(xù)了《盜筆》系列"高開低走" 、高流量主演的"傳統(tǒng)",兩季都在豆瓣7分左右;后者由愛奇藝出品,雖然口碑不錯、粉絲認可度極高,但并未打出粉絲圈層,只是"稻米"們內部狂歡。 如今,《盜筆》全系列版權全部回到南派泛娛,且從《老九門》《藏?;ā方舆B開機來看,南派三叔打造"盜墓宇宙"的意圖已然十分明顯。 那么接下來《老九門2》和《藏?;ā返谋憩F(xiàn)會如何?刺猬公社認為,從《沙海》到《重啟》,南派泛娛《盜筆》系列對質量愈發(fā)看重是可以肯定的,若是能在劇本質量上多下些苦功夫,將流失的粉絲喚回也并非不可能。 這也是超級IP的力量,極強的粉絲粘性給了系列作品更高的容錯率。只是一次次的失望之后,究竟還有多少粉絲仍有希望,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眾多書粉心里,南派三叔有著極為復雜的形象。有人說他是個純粹的商人,也有人覺得只是能力不足,還有人希望三叔"回頭是岸"好好拍出接下來的作品,當然,對他徹底失望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我們回頭看最初《盜筆》誕生和走紅的過程,也許能夠知道為何它的影視化改編之路會有這些特征,這不僅是一定時期的市場環(huán)境導致的,同時也似乎有許多"注定"的成分暗含其中。 《盜墓筆記》最開始是作為《鬼吹燈》的同人出現(xiàn)的——南派三叔最開始在"鬼吹燈吧"連載,兩部作品中的"胖子"形象也十分相似。 《盜筆》有著更強烈的"網生感",這種與互聯(lián)網的深度融合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同人作品的豐富與作者對其的支持、作者與粉絲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根據粉絲的反饋調整劇情等,互動和同人作品的傳播對《盜筆》成為一部現(xiàn)象級作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像2013年,《盜筆》系列完結后,南派三叔在微博上發(fā)布了《給腐女的一封信》,一定程度上承認了腐女群體在《盜筆》發(fā)展過程中作出的貢獻。 這樣的傾向也延續(xù)到了影視化改編中,觀眾想看到什么,那便拍什么,從"瓶邪cp"、流量明星到俊男靚女談戀愛,"寵粉"的《盜筆》最終讓粉絲期望落空,成為"回不來的青春"。 
為什么"盜墓"總能在IP市場上賣得如此火熱?人們為何偏愛盜墓題材?這兩部作品有何出彩之處? 從根本上來說,盜墓題材應該歸類于奇幻冒險,并且加入了中國古典文化及民俗文化的內容,從八卦尋龍到風水堪輿,人們天生對于此類內容有著強烈的好奇。這種小說以怪誕的情節(jié)以及各種光怪陸離的設定打破了已有的常識,驚悚刺激、引人入勝。 兩位作者的深厚積淀也讓小說顯得十分厚重,是網文方興未艾時代里的里程碑式作品。精妙的群像描寫,成熟的文風,再加上極大的腦洞,將“盜墓”這一曾經見不得光的行為變成了“冒險家”式的探秘之旅。 一定程度上,“盜墓IP”其實就是中國版的《奪寶奇兵》,如果從這個層面講,他們本有可能成為中國商業(yè)類型片、系列劇集中的扛鼎之作,但可惜的是,彼時并不成熟的影視劇市場并沒能夠將其價值完全發(fā)掘,許多故事被不成熟的制作浪費,無法形成從網文到影視的成熟鏈路。 雖然《鬼吹燈》與《盜墓筆記》在版權歸屬與改編套路上都有較大不同,但從這兩大IP的改編現(xiàn)狀來看,改編難以系列化是他們存在的最大問題。 在兩大IP的早期發(fā)掘中,都存在系列IP孤立化的問題,往往一本書的故事內容被多家制作方持續(xù)改編,有的內容卻無人問津。以《鬼吹燈》為例,小說第一部《精絕古城》的內容就被多次改編,觀眾甚至形成了審美疲勞,而經過二十余部作品后,作為《黃皮子墳》后面的故事,《南海歸墟》仍舊沒有影視化的動向。 當系列作品中的每一部都被視為單獨故事,演員與團隊也被分割,不同制作團隊風格迥異,自然無法讓觀眾形成代入感、對角色產生認可。《盜墓筆記》幾乎每一部都會更換一批演員,對于觀眾來說,記清每一部里演員的臉都成了挑戰(zhàn)。 對于《鬼吹燈》來說,此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歸結于版權所有的混亂,尤其體現(xiàn)在電影方面。盡管目前網劇的版權已經統(tǒng)一,但卻缺席于龐大的電影市場,《哈利波特》式的系列化電影難以出現(xiàn),各種低質作品更是不斷消磨受眾的熱情,降低電影受眾對于這一IP的期待。 而《盜筆》雖然只把電視劇改編版權賣給一家公司,但由于原著作者又開啟了一系列新的故事,再相繼影視化,導致整個IP的延續(xù)性極差,許多都屬于"一次性IP"。版權收束完畢后,南派三叔是否會真正"重啟"整個"盜筆宇宙",或許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冒險題材并不成熟,缺乏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作品和IP儲備,受眾的“大片”需求難以滿足,也讓國內影視制作方不得不把目光放在盜墓IP上。盜墓題材雖然受歡迎,但《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作為該領域的“兩座大山”難以翻越,也讓IP改編陷入“反復壓榨”的局面。 目前《鬼吹燈》系列網劇已經進入系列化的階段,而此次《云南蟲谷》的成績顯然沒有達到制作方的目標。相同的制作班底和演員陣容卻口碑失利,這也是對《鬼吹燈》IP網劇系列化的一次考驗:只有保持高質量、高水準,觀眾才會買賬。盜墓影視能否成功根本上取決于故事內核,而非“經典陣容”。 《云南蟲谷》的下一部《昆侖神宮》目前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若播出后表現(xiàn)不錯,或許還能挽回觀眾的印象,只是不知道在下一部里,完全一致的導演編劇團隊是否能交出合格的答卷,重新將劇作水準拉回《精絕古城》。 人們對冒險故事的需求永遠存在,但如今留給這些超級IP的時間也不多了。之前的改編熱潮或許是"虛假"的繁榮,誰能給"盜墓"影視帶來新的生機活力,才是真正打開了"青銅門",見到盜墓IP的"終極"。 
刺猬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yè)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lián)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chuàng)業(yè)、二次元等。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lián)系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商務合作聯(lián)系微信號 | yunlug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