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有個朋友讓我說一下脾虛和痰濕的關系,今天抽空講一下。好多人都認為脾虛會生痰濕,其實脾不虛也會生痰濕。 脾胃的關系 我們先說一下脾虛為什么會有痰濕,首先我們要知道脾的功能是什么,中醫(yī)認為脾有運化水谷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消化,并且把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運送到全身各處 所以,中醫(yī)講的脾,范圍更廣,是一個系統(tǒng),不單單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脾,更多的強調(diào)的是功能,涵蓋了整個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要靠脾胃的運化,脾的作用是升清,胃是降濁,消化吸收后對人體有用的東西就是精微物質(zhì),屬于清,脾升清,就是把營養(yǎng)物質(zhì),精微物質(zhì)運送到全身各處,發(fā)揮營養(yǎng)的作用。 剩下的糟粕,要靠胃的降濁把它排泄出去。如果脾虛,升清的作用就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而精微物質(zhì)又不能像糟粕一樣排泄出去,升不上去,就會沉積在體內(nèi),時間久了就腐化成濕,時間久了還會粘化成痰。 脾不虛有時候也會生濕,脾雖然不虛,但是吃的太多,太油膩,脾的運化能力是有限的,一天也就運化一定的量,攝入過多,必然有一部分運化不動,就會堆積在體內(nèi),依然是形成痰和濕。 所以有的家長不理解,為什么有的孩子吃的很少還積食,孩子吃的多了容易積食好理解,畢竟吃多了嘛,消化不了,脾虛的孩子,看著瘦弱,吃的也不多,正是因為脾虛運化不動,即便吃的少也積食,所以這種孩子不能補,一補脾胃就上火,因為積食后體內(nèi)有痰濕,痰濕是屬于實證,是不能補的,必須消補結(jié)合才行,或者先消食化積,然后再補益調(diào)理脾胃。 今天就說這么多,不知道說清楚沒有 |
|
|
來自: 達瓦頓珠nmnmn0 >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