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對草書下手了,在這之前,一直覺得草書過于神秘,看都看不懂,更別提寫好。 緣于看了幾次大師寫字,發(fā)現(xiàn)草書也是有講究的,每個字是什么樣的都有規(guī)范的筆畫,不是原先自以為的想象中的狂涂狂畫。 也嘗試著去認識大師寫的草書的作品,慢慢地發(fā)現(xiàn),原來許多字自己還是認識的,于是徒添了信心。 既然感了興趣,趁著興趣正濃,盤它。 首選當然是孫過庭的《書譜》,選擇它,道理有三: 一是聽說每個學草書的人都繞不過《書譜》,既然是每個人,我也是人,我也就不繞過它。 二是《書譜》的字,著實是自己喜歡的那一款,特別喜歡的那種,類似于一見鐘情的那種,以前覺得人家高冷,不敢靠近,現(xiàn)在,容我小心翼翼的嘗試靠近。 三是《書譜》字數(shù)特多,通篇下來好像是3784個字,夠練的了。 四是去年至今,大都寫楷書居多,正處于不知道寫什么的時候,難得有了這么濃厚的興趣,不寫它,說不過去。 五是暫時沒想得太多,總之,現(xiàn)在,開始喜歡寫點草書。 寫草書之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我不識字啊,不認識草書的字,這是以前一直不敢寫草書又不敢說出來的借口,怕人家笑話。
不認識就是不認識,既然現(xiàn)在要寫它,這第一遍通抄,沒有其他目的,先讓我把字認識個大概再說。
所以,這第一遍,是通臨,其實都說不上臨,只是依葫蘆畫瓢,作為認識草書每個字寫法的一個入門。
換言之,臨孫過庭《書譜》第一遍,認識字。
起初用的是沒有格子的仿古半生熟宣,寫得總是別扭,而且是按著手機APP,一個字一個字的翻,一個字一個字的寫,更是別扭。
換了種寫法,不按逐個字寫,按APP里整行整行地寫,這樣寫又有個毛病,寫出來的字自己不認識,因為沒有標識啊。
停了幾天,網(wǎng)上買來了的上下卷兩本《書譜》字帖,大八開字帖,而且,對照著字帖那每行六個字的規(guī)格,換了一種紙,4.5公分格子的紙,寫起來字的大小與字帖差不多。
這樣寫著就感覺順了些。
趁著興趣正濃,每天晚上筆耕不斷,這才三天吧,竟然寫完了上卷,也就是說,我抄完半篇《書譜》。
新認識草書的字,增加了不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