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時期,老子是我國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古代是一個奇人,寫完《道德經(jīng)》后就成了失蹤人口。那么,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老子怎么就失蹤了,他又去了哪里呢?今天,我們就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一二。 ![]() 老子,原名李耳,出生于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并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 老子曾經(jīng)也做過官,據(jù)記載老子做過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管理周朝的國家藏書。他還是孔子的前輩,孔子曾向他問禮,他在當時的影響力遠遠地超過了孔子,只是后來成了失蹤人口,孔子這才崛起了。 ![]() 后來,老子看到周王室日益衰弱,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四處云游。當時把守函谷關的尹喜很敬佩老子,得知老子要云游四海的時候,一再挽留,但是老子堅決要出關。最后,沒有辦法,尹喜請求老子留下一本著作。于是,老子在函谷關待了幾天,寫下了5000多字的《道德經(jīng)》交給了尹喜。然后他騎著大青牛走了,一路西行,就此成了失蹤人口。 ![]() 關于老子的去向一直都是個謎,主要有三種猜測:一是老子一路向西,找到了昆侖仙山,他得道成仙,成了后來的道教的太上老君;二是老子一路西行,這個去得更遠,他直接到了天竺,還見了釋迦牟尼,他們一起談人生談理想;三是胡適曾推測老子生于周靈王初年(公元前570年),他出函谷關后,大約卒于公元前471年,享年一百零一歲。 ![]() 總之,老子本就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神人,他騎著大青牛飄然而西去,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也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不是更妙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