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我國的頂級一流畫家,大多數(shù)是男子,著名的女畫家卻鮮為少見,但在民國時期,卻出現(xiàn)了一位著名的女畫家。 她的作品后來受萬人追捧, 在2005年的一場拍賣會中,她的《自由畫》,以1021.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2012年的一場拍賣會中,她的彩墨畫《浴后四美姿》,以113.732美萬的價格成交。 這位女畫家是誰呢? 她才華橫溢、學貫中西,她有著傳奇的經(jīng)歷,曾為青樓女子,后為小妾,卻通過努力,最終成為了頂級女畫家。 她就是有“中國畫魂”之稱的潘玉良。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于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蘇揚州的一家貧困家庭。她的童年非常不幸。 其一歲時喪父,兩歲時姐姐去世,八歲時母親去世,年幼的潘玉良孤苦伶仃,無法養(yǎng)活自己。沒有辦法,她只得和舅舅一起生活。 但潘玉良的舅舅不僅好賭,而且還好酒,潘玉良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自然受了不少氣。 到潘玉良13歲的時候,她已經(jīng)在舅舅家生活了五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她的舅舅因賭博欠了一大筆錢卻還不起,于是就把潘玉良賣到了蕪湖的一家青樓中。 潘玉良到青樓后,她知道想要離開青樓,無非有兩個辦法,一是自己攢錢,自己為自己贖身。二是等待別人為她贖身。 時間到了1913年,此時她已經(jīng)17歲了,也正是在這一年,她終于遇到了一位愿意為她贖身的人。 1913年,新被任命的海關監(jiān)督潘贊化來蕪湖上任,當?shù)氐墓ど叹蜑樗e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期間就請了一些女子獻唱,其中就有潘玉良。 也就是在這次的宴會上,讓潘贊化遇到了潘玉良,并深深的被潘玉良所吸引。 之后當?shù)氐纳倘藶榱税徒Y(jié)收買潘贊化,就把潘玉良送進了潘府。 潘贊化知道后,大吃一驚,于是就立即命人將潘玉良送回,但這時潘玉良卻突然跪在地上,請求潘贊化不要送她回青樓。 當潘贊化清楚潘玉良的遭遇后,不免為她嘆息,于是就動了惻隱之心,最終答應將潘玉良留下,并為她贖身。 潘玉良聽到潘贊化要為自己贖身,非常感動,當即表示,愿一生追隨在潘贊化身邊。 當時潘贊化已經(jīng)在老家娶有妻子,所以他對潘玉良說:“如果我再娶你的話,你只能做小妾了。” 潘玉良聽后,表示愿意做小妾。 于是潘贊化就把潘玉良留在了身邊。 其實,潘玉良本不姓潘,她原名陳秀清,后改名為張玉良,直到她跟著潘贊化后,就改名為了潘玉良。 潘贊化雖然官做的不小,但他為人正直,不僅不貪污,而且還沒有陋習,在閑暇無事之時,就是寫寫字和畫畫。 潘玉良沒有文化,所以對才華橫溢的潘贊化非常敬佩。因此潘玉良非常深愛潘贊化。當然,期間潘贊化自然教了潘玉良不少知識, 一年后,潘贊化正式娶潘玉良為妾。 后來由于潘贊化為官清正,身居海關監(jiān)督卻不賣商人的賬,所以就受到了忌恨,結(jié)果不久后,就被袁世凱罷職了。。 免職后的潘贊化在上海居住閑來無事時,發(fā)現(xiàn)潘玉良對畫畫很感興趣,所以就開始教她畫畫方面的知識。 沒想到潘玉良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所以潘贊化決定讓她系統(tǒng)的學習繪畫。 由于潘玉良文化不高,潘贊化就先為她找了家教,教她文化知識。 1918年,潘玉良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后,潘贊化就為她報考了上海美術??茖W校。 潘玉良沒有辜負潘贊化的期望,最終以素描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 在之后的幾年里,潘玉良的畫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最為難得的是,期間她不僅學習中國傳統(tǒng)繪畫,而且還接觸到了西方繪畫的新觀念。 西方繪畫對人體繪畫的歷史很悠久,潘玉良“膽子”很大,她什么都想嘗試,所以就開始專研人體繪畫。 當然,由于當時的中國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民風還很保守,所以人體繪畫在當時看來就是“傷風敗俗、離經(jīng)叛道”之事,因此,潘玉良在人體繪畫藝術的道路上,吃了不少苦頭。不過好在她最終通過堅持,還是成功了。 當時人體繪畫在歐洲國家很有發(fā)展的前途,再則,此時潘贊化、原配夫人、潘玉良三人又面臨著感情糾葛,在這樣的情況下,潘玉良就向丈夫提出:去國外留學的請求。 1923年,潘玉良去法國巴黎國立美術學院留學。1925年,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 潘玉良從巴黎國立美術學院畢業(yè)后,又去了意大利,進入了羅馬國立美術??茖W校學習油畫和雕塑。 1926年,潘玉良的作品在羅馬國際藝術展覽會上得了第一名,使得打破了羅馬國立美術專科學校歷史上沒有中國人得獎的記錄。 此時的潘玉良可謂是學貫中西,她雖然在歐洲學習西方繪畫,但她在繪畫的時候,又加入了中國繪畫的元素,所以她的作品可謂是中西合璧。 1928年年底,潘玉良學成回國,此時由于潘玉良已經(jīng)學有所成,并頗有名氣,所以她回國后不久,就被聘請為上海美術??茖W校西畫系主任兼導師。在之后十年的時間里,是她的黃金創(chuàng)作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在國家和民族生死危難之際,國共摒棄前嫌聯(lián)合抗日,自此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 抗戰(zhàn)爆發(fā)后,潘玉良亦投身于抗戰(zhàn)的宣傳工作之中。但此時丈夫潘贊化并不在她身邊,在她身邊的是潘贊化的原配夫人。 而潘贊化的原配夫人一直對潘玉良不友善,之前潘玉良就是因為兩人關系不好,才請求去國外留學的。 如今她們的關系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并且又生活在一起,所以之間的矛盾不斷升溫。 潘玉良此時再難以忍受,也不想讓丈夫潘贊化為難,所以就再次出國前往法國,開始了她的旅居生涯。 這次出國,潘玉良在國外居住了四十年,期間她以賣畫為生,當時她的經(jīng)濟條件雖然并不富裕,但她為人豪爽,樂于助人。重要的是,她還把自己賣畫的錢,捐給國內(nèi),去支持國家抗戰(zhàn)。 1945年,中國軍民經(jīng)過8年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終于取得了抗戰(zhàn)的最終勝利。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潘贊化的原配夫人已經(jīng)離開人世,潘贊化則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師,從事教育工作。 身在國外的潘玉良得知潘贊化一個人孤苦伶仃后,就決定回國和潘贊化團聚。 但事與愿違,還沒等潘玉良回國,內(nèi)戰(zhàn)又爆發(fā)了,使得潘玉良和潘贊化再次失去了聯(lián)系。她也只得暫時放棄回國和丈夫團聚的想法。 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潘玉良和潘贊化終于又取得了聯(lián)系,然而沒多久,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又爆發(fā)了。由于當時法國也派軍隊了,所以潘玉良又未能回國。 到了1959年,潘贊化在老家因病去世,在她去世時,也未能見到潘玉良,而他們自從分別,已經(jīng)很多年未見了。而他去世的消息,直到1964年,潘玉良才知道。 潘贊化去世后,潘玉良在國內(nèi)就再沒有親人了,所以她就徹底的放棄了回國的想法。 不過,潘玉良雖然長期在國外居住,到她有三個原則,并自稱“三不女人”,一,不談戀愛。二,不依附畫廊拍賣自己的作品。三,不加入外國國籍。 1977年,潘玉良在法國病重。在病重之時,她從懷中取出一塊懷表,從脖子上取下鑲嵌著她和潘贊化合影的項鏈,她把這兩件物品交給身邊的人說:“現(xiàn)在我快不行了,我這兩樣東西,請你帶回祖國,轉(zhuǎn)交給潘贊化的兒孫們,還有一張我的自畫像,也帶回祖國,就算我回到祖國了。” 也就是在這一年,潘玉良離開了人世。她在去世之前,希望能在死后,為她換上一套旗袍,希望能以一個中國女性的身份下葬。 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卻遇到了人生的摯愛和貴人——潘贊化,所以她的一生也是幸運的。 因為有了潘贊化,讓她脫離青樓苦海。因為有了潘贊化,讓她有了家的溫暖。因為有了潘贊化,讓她得以接受文化教育。因為有了潘贊化,讓她得以學習繪畫,并得以出國留學。 但可惜的是,在潘玉良第二次出國后,從此她和潘贊化天各一方。在她四十年的國外旅居生涯中。她也曾幾次要回國和潘贊化團聚,但每次都未能成行,以至于她和潘贊化至死而未能再次相見,不免讓人嘆息。 當然,雖然他們之間幾十年未見,但潘贊化在潘玉良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潘玉良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她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由于她曾為青樓女子的原因,也因為她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原因,所以她曾經(jīng)遭受了不少苦悶。但對于后世而言,她卻始終是一位著名的女畫家,因為她的作品得到了后世的肯定和認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