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蕩山,一向名列避暑名山榜。它的景區(qū)其實很大,分布也廣。不過,大家都不是專職旅行家,自然不必像徐霞客那般,在雁蕩山一呆就是六、七天,大家行色匆匆,有選擇地性看吧。
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推薦行程如下:大龍湫景區(qū)→靈巖景區(qū)→方洞景區(qū)。 無論從哪一處進入景區(qū),都有免費班車可以換乘。雁蕩山的三絕:靈巖飛渡、靈峰夜景、大龍湫瀑布,那是非看不可的。 大龍湫瀑布,是我國最長的瀑布,大小落差達190多米,裊裊娜娜,如煙如霧,從空中傾瀉而下。若遇到雨后初晴,大龍湫則是另一番模樣,遠遠的,就聽見它聲響如雷。走近了看那瀑布之水,宛如一頭暴怒的龍,在狂噴著大雪。 徐霞客帶領(lǐng)著他的兩個仆人,翻過一座座薄如刀背的山峰,又試圖借助裹腳布連接成繩索,學采藥人那樣蕩在山崖之間,想找到登山的捷徑。不料繩索卻被鋒利的巖石割斷,導(dǎo)致他們狼狽到“主仆衣履俱蔽”,最終無功而返。 徐霞客在游記中,提到的“僧拜石”,在景區(qū)就是老僧拜塔。身披袈裟的老僧,畢恭畢敬,虔誠地向酷似塔的石頭膜拜,真是惟妙惟肖。 一座山峰,舒展開闊,宛如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 還有電視劇《神雕俠侶》的拍攝地點斷腸崖…… 來到靈巖寺,四面峭壁,其背后是屏霞嶂,其左側(cè)是展旗峰,其右側(cè)是天柱峰。 想看靈巖飛渡的表演,游客可在靈巖寺外,抬頭往上看,那天柱峰與展旗峰之間,有一根鋼絲繩,離地270米。表演者通過鋼絲繩,從天柱峰滑向展旗峰。在滑行的過程中,表演者手握鋼絲繩,在空中翻跟斗。還有取材于古代采藥人的表演,表演者腰間拴兩根繩子,天柱峰峰頂留一個放繩子的人,這個人必須跟表演者配合默契。否則,表演者會吊在半空,上下不得。表演者一如當年的采藥人,借助繩子蕩來蕩去的力量,在絕壁間往返采藥。 方洞景區(qū),顧名思義,就是看那些天然洞穴。順著洞口百余米的棧道而行,再走一走懸索橋,最后,可以去觀景臺,拍一拍方洞的全景照。 雁蕩山不高,海拔只得1056.5米,就有游客說了,這座適合老年人登的山,如何進了十大名山?唉,唐朝劉禹錫不是說過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當年,徐霞客不就是因晉代詩人謝靈運登過雁蕩山,而特意尋來的嗎? |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