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茶就是沒有茶葉的茶,淡如白水,投再多茶葉也枉然”。 這是一位茶友給我的留言。 看完,真是感覺一言難盡。 白茶的正式復(fù)興已經(jīng)十來年了,卻仍然還有茶友,對白茶有著如此輕淺的認知。 就像陽明君已經(jīng)名滿天下了,卻還有人,妄解他的學(xué)說一樣。 不是不感慨的。 看來,白茶界的小白,還是極多極多的。 而白茶的普及之路,道阻且長。 《2》 白茶是沒有茶味的茶嗎? 當然不是。 在這里,我們要重點剖析“味”這種感覺。 味,是一種很私人的感受。 味重,味輕,味濃,味淡,都是自己非常主觀的個人感覺,與他人是無關(guān)的。 喝同一鍋湯的時候,也許我覺得濃,李麻花覺得淡,而阿蘿覺得剛剛好。 吃同一碟荔枝肉的時候,也許我覺得太甜,李麻花覺得剛好,而阿蘿覺得太酸。 看吧,百樣米養(yǎng)百樣人,每個人的味覺都是不一樣的,即使吃同一碟菜,也會各有不同的味道感受。 那么,回到本文的標題,“白茶就是沒有茶味的茶”,這也僅僅只是他個人的感受罷了。 卻并不能代表這款白茶真的沒有味道——興許換個人來喝,換個味蕾來品嘗,還覺得這茶太濃郁了呢。 并且,這位茶友的表達,也稍嫌偏頗了一些。 他說白茶是沒有茶味的茶,這一竿子打翻的,可是一整船的人——把所有白茶都歸類到“沒有味道”這個隊列里去了。 而其實,也許只是他喝到的某一款或者某幾款白茶是沒味道的,也許只是他喝過的所有白茶都是沒味道的,而已。 而這世上的白茶有多少量,有多少種,有多少類,他不可能全喝過。 所以,以自己喝過的小部分白茶的味道,來定義所有的白茶,這是完全是以偏概全,不夠客觀,作不得準的。 他只能說,我喝過的白茶,都是沒有茶味的。 這樣的表述,才標準。 (畫外音)李麻花:這位茶友你大約把爛茶都承包了吧?求地址,給你寄幾罐好白茶洗洗胃。 《3》 白茶的味道是淡如白水嗎? 更加不是了。 好白茶是內(nèi)質(zhì)豐沛的,是層次豐富的,是香氣多元的,是湯水醇厚的。 喝一款好的白茶,猶如行進在一座繁花似錦的花園里。 每行一步,便能見著一叢鮮花;每行一步,便能聞見一種香氣;每行一步,便能看見一番不一樣的風(fēng)景。 喝一款好的白茶,猶如舟行江上。 每過一道彎,便能見著一番全新的景致;每下一個坎,便能經(jīng)歷一次起伏跳躍;每到開闊處,便能感受到一馬平川的寬闊氣象。 移步換景。 所以,怎么可能,白茶淡如白水呢。 會這么想,有可能是從未遇上過好白茶;或者,從未學(xué)到真正的白茶品鑒方法——因為不懂“淡極始知花更艷”這個道理,所以把白茶當成了白開水。 這是白茶被誤會得最深的一次。 跟劉姥姥喝賈母給的茶,評價說“味道淡了一些”,有異曲同工之妙。 《4》 白茶投再多也沒味道嗎? 不不不。 沖泡白茶最標準的容器,是110毫升的白瓷蓋碗。而投茶量,是5克。 新白茶5克,老白茶亦是5克,有些茶友若覺得老白茶味道過濃,還可以減少到4克或者4.5克。 而如果投多了,比如投到6克7克8克,而蓋碗并沒有更換,仍是110毫升的蓋碗,那就尷尬了。 這茶肯定會泡得太濃。 蓋碗沒變,而干茶變多了,那水與茶的比例就變大了,茶湯的濃度就加i深了,顏色也會變得更深更重。 若還遇上一個喜歡坐杯悶泡的茶友那就更加尷尬了——這超量的茶與超長的坐杯時間,只會讓茶湯變得更黃更苦澀——大量的茶多酚與咖啡堿都釋放到茶湯里了,痛風(fēng)的茶友可別喝它。 所以,這位茶友說白茶投再多也枉然,這是對白茶的誤解有多深? 恐怕,他遇上的都是內(nèi)質(zhì)不豐富、乃至作舊的白茶吧。只有這一類的白茶,才會寡淡得像白開水,并且投再多的茶進去,都是沒有味道的。 作舊白茶,是被滿清十大酷刑折騰過的,早就受過重創(chuàng),內(nèi)質(zhì)損耗大半,怎么泡,都是清湯寡水,怎么坐杯,都不會過濃,怎么增加投茶量,濃度都不會增加多少——叫一批老弱病殘去攻城,就算再增加人數(shù),這城也是攻不下來的。 《5》 好白茶,是這世間最美的一道風(fēng)景。 它讓我們感受到諸般美妙,感到活著的美好。 劣質(zhì)白茶,是這世間的一件破袍。 表面上花團錦簇,實際上,爬滿了虱子。 愿大家都親好茶,遠劣茶,多感受美好,少親近腌臜。 人心就像一只抽屜,若裝滿了幸福,痛苦自動就會離我們遠去。 看完這篇文章 # 您或許還對這些內(nèi)容感興趣 # 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閱讀 ▼ 2021年,小陳茶事“白茶春茶筆記” ……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園摔了一跤 第32篇:許久未去的茶廠,它如今是哪番模樣? 第31篇:今年的春壽眉,竟然來得這樣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實是壽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嗎? 第27篇:試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銀針增產(chǎn)牡丹減產(chǎn),茶山怪狀有多少 第25篇:預(yù)訂春茶退訂之殤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場雷雨,它就這么悄無聲息地來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為什么越來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來臨 第20篇:尋訪一個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區(qū)分牡丹王、一級牡丹、二級牡丹、三級牡丹 第18篇:陽光燦爛的一天,拋荒白茶迎來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應(yīng)該屬于白茶的利益之爭 第16篇:太姥山的霧與露 第15篇:白毫銀針的特級和一級,是按采摘時間區(qū)分的嗎?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終于來了 第13篇:春雨驚春清谷天,六個字寫盡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為什么不能做銀針?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師今年不開門 …… ▼ 2020年,小陳茶事“白茶春茶筆記” …… 作者 | 村姑陳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現(xiàn)在微信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簽名手書。 …… 想購買《白茶品鑒手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