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可能會顛覆大家對孩子學習教育的傳統(tǒng)看法、做法,建議先看看前幾天我寫的另一篇文章:我們用培養(yǎng)抑郁癥的方法,卻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學霸,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的下半部分。 上文只是提出了問題,從用腦科學的角度說明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要休息好,一味地熬夜苦學,最后收獲的極可能不是學霸,而是孩子的身心俱損。本文則從我的實踐出發(fā),重在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如何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來休息、玩耍。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長身體,要休息好,但又時時擔心他們被別人家的孩子超越。在學習的重壓之下,幾個父母敢讓自己的孩子每天安心睡到自然醒?就算我有這個勇氣,孩子他又能睡得踏實嗎? 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睡覺(休息)與學習對于他們,如同離家近又賺錢的工作對于我們,可望而不可求。睡好,玩好,還要學習好,不要說三者兼顧,能做好其中一項就不錯了。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大家也幫忙看看是否可行。 首先,可行性有沒有?有沒有“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樣的雙全策?玩好睡好學習還好,工作好離家近還掙錢多,有這樣的好事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美麗的赫爾辛基,芬蘭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 先一起看看國家規(guī)模的成功案例,芬蘭。芬蘭的學生教育水平舉世公認,世界一流,說他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芬蘭孩子家庭作業(yè)的要求卻很低,他們之中很少有人每天需要做半小時以上的功課。這是多少孩子的夢想呀!當然,現(xiàn)在我們雙減政策出臺,我們的孩子也有福氣了。 芬蘭教育界最著名的代言人,帕斯薩爾伯格表示:他們的很多小學生和初中生在離開學校之前就已經(jīng)完成了大部分家庭作業(yè)。15歲以下的芬蘭學生既不聘用私人家教,也不在校外上任何額外的輔導課。有點諷刺的是他還與亞洲學生做對比,指出恰恰是這些讓芬蘭學生擁有了驚人的成就。 芬蘭國土面積(不到35萬平方公里)大約是我們湖北省的兩倍,比云南小,人口(不到600萬)卻不到湖北的十分之一,而且資源豐富,人均GDP世界前列,幸福指數(shù)妥妥的全球第一,他當然有條件搞全民素質(zhì)教育,慢工出細活。他的那些做法,目前咱絕大多數(shù)地方還比不了(目前我們一線城市的部分學校是完全可以與之匹敵甚至超越的),不具有典型性。 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傳說中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 但其實只要我們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總會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睡得好,會玩,讓人艷羨的是學習成績還挺好。拿我家剛上6年級的娃來舉個例子(不是因為他多厲害,主要是我熟悉),補習班的文化課至今沒上過一節(jié),早上通常是6:50起床,中午學校還有午睡時間,現(xiàn)在晚上7:40點回家,5年級以下是7點,回來從沒見他寫過作業(yè),洗洗9:30上床睡覺。 周末休息2天半(周五只半天課),加起來很少見他寫作業(yè)超過2小時。就拿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來說,語文居然連一篇作文都沒有!我只能從心底說,老師,您心真大。當然,我也很少給他增加額外的作業(yè),加了他也不愿意做。 孩子的成績在班上一直是前幾名,他們是標準的平行班,學校在武漢市也是排前幾名的,所以這個成績也不容易。當然,我不認為他有多么厲害,是什么學霸,但相對與周圍以前忙著進出補習班的孩子的付出來說,我又覺得他還是很厲害的。我特意了解了下,他們班前排有好幾個孩子,情況都和他差不多! 孩子開學干凈整潔舒式的教室,未來可期 天生聰明,對于別人的這種評價我向來只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但內(nèi)心我是完全不認同的。我從不相信學習需要多么高的天賦,歸根結(jié)底,對于說學習需要天賦的人,他們往往不缺學習的天賦,缺的是勤奮的天賦。喜歡天賦論的人可以看看前兩天我寫的這篇文章:學習需要天賦嗎?一起來看看基因科學 廢話說了一大堆,無非是想讓你跟我一起樹立信心:睡好,玩好,學習也好,不是多難的事,任何孩子都可以做到。 我是怎么做的?只需要4步!以前孩子小時候,我?guī)е?,對于一個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從一開始我就教給他我能想到的最正確的做法,慢慢養(yǎng)成習慣?,F(xiàn)在只需要偶爾交流溝通下就可以了,他已經(jīng)可以自己開始總結(jié)反思和調(diào)整了。對于上中學的孩子,我覺得是完全可以自己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來調(diào)整,以便更有效率。 一、構(gòu)建知識樹 一說到學習,很多孩子甚至家長的反應就是刷題。刷題不是不行,但在我眼里盲目刷題是最偷懶,最低效的學習方法。 在刷題之前要做的,是構(gòu)建知識結(jié)構(gòu)樹。聽起來感覺有些高大上,其實就是類似于做做思維導圖,把基礎知識理解透。這里的難點在于一個“透”字,要“透”到什么程度?不看書,孩子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把書本上的知識復述出來,注意不是簡單的背書,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按照需要輸出。 粗,我可以一句話概括問題,直搗核心,細,我可以一個點講一小時,絲絲入扣。 剛好我手頭有這樣幾本書,拍照來舉個例子。 厚度天差地別的初中數(shù)學,內(nèi)容卻差不多 最左邊的那一本,只有薄薄的不到10頁,卻涵蓋了初中三年數(shù)學所有的知識點。我最喜歡的是他不是按課本章節(jié)而是按知識結(jié)構(gòu)來梳理的,也就是說重新打亂貫通了初中三年的數(shù)學知識。 第二本要稍厚一點兒,但也只有30多頁,完全按初中教材章節(jié)來羅列知識點,還有配圖,極其方便快速查閱。 第三本就厚了,有330頁,也一樣覆蓋了整個初中的所有數(shù)學章節(jié)。有知識點梳理,難點易錯點分析,更有典型的例題和習題。相當于是教材的濃縮升級版。 第四本,最右邊的那一本7年級的數(shù)學課本下冊,160頁。初中3年,6本下來差不多近千頁了,還不算基本的配套練習。加在一起有些份量了,得有好幾斤了。 說這些的意思是,孩子在學完之后至少要在腦子里有這樣的知識結(jié)構(gòu)樹,可簡可繁,還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形式組合!如果做不到,那就說明基本知識點沒有理解透,這時候要做的不是去刷題,而且反復看教材,思考。 我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不愿意多花一點兒時間來做這件事情,而是急著去刷題。當然,刷題是有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是第二步中我要講的問題。但在沒有理解透知識點的情況下刷題,很容易出現(xiàn)的一個情況就是要么不會做,要么反復錯,事倍功半,雖然學習很努力,收效卻不大。 我們所學的知識點,就是各種題型外衣下的核心,你對他理解越深刻,就越能看透他的本質(zhì),答起題來自然手到擒來,輕而易舉。 不只是數(shù)學,英文,語文等各學科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它的表現(xiàn)形式而已。比如語文,這一段講了什么,這一篇又講了什么,這一個單元重點又是什么,與其他單元什么關(guān)系,以前學過相似的內(nèi)容沒有,如果我要寫一篇類似的怎么寫,等等,由微到巨,從點到面,在腦子中要有清晰的印象。 整個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拼圖的過程,最終就是為了拼一個層層遞進的樹形分枝結(jié)構(gòu)。形成這顆知識樹的過程,就是知識在腦海中固化的過程,因為條理化了,易記難忘。我給孩子簡單理過的知識,到現(xiàn)在還記得好多,很多知識我也是重新思考,才加深理解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了這個知識樹,其實學習的方式就徹底發(fā)生了改變,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坐在馬桶上,躺在床上,排隊過程中,都可以把知識點縷一遍。發(fā)現(xiàn)有遺忘遺漏的,那正是需要加強的地方。 這個過程有點兒費時費力,但這里才是真正學本領的地方。 二、按需刷題 家里類似的資料沒少買,大多還是全新的,但我都仔細翻了一遍,極少數(shù)值得跟孩子講一講,做一下的 對知識點理解得透不透,夠不夠深刻?最后需要通過刷題來檢測一下。所以刷題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首先就是對所學知識點的檢查。 刷題不僅僅是把題解出來,做對,而且還要明白題目背后的意義,看穿題目的本質(zhì),這樣的刷題是明顯有別于漫無目的亂刷一氣。 其次,刷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測試和提高解題速度。學習確實只需要掌握相關(guān)知識點就可以了,但選拔最終是通過考試來的,考試往往除了要做對,大多數(shù)時候也需要速度,速度越快越主動。熟才可以生巧,想達到一定的熟練度當然需要一定量練習。 針對這兩個目的,刷題的量其實是很可控的。刷什么?針對知識點的理解即可。刷多少?看看自己的解題速度是否滿意即可,都很清楚。這樣就可以避免做大量勞而無獲的無用功。 比如孩子學乘除法中有講到數(shù)的特性問題,知識點弄明白了,那么挑幾個典型的題做著試試。比如從10一直連乘到25,結(jié)尾有連續(xù)幾個零?如果理解了只有2X5才會出現(xiàn)尾數(shù)有零的情況,那么這題實際就是問從10連乘到25中的因數(shù)有幾個2和5的數(shù)對而已。 很難嗎?會數(shù)數(shù)就可以了??床淮╊}目的意圖?那說明理解還不夠透。找不到這個思路?那要反思一下為什么,這是我第三步要講的問題。 這里其實有一個問題比較難解決,就是給孩子選題——哪些題做,哪些題不用做。好老師的重要性在這里就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但老師布置作業(yè)是面向全班,所以也很難照顧到每個人。我們家孩子的老師比較靈活,經(jīng)常會有適量讓孩子自己選做的題,這就有點兒考驗家長了,呵呵。 如果孩子自己能夠判斷,那毫無疑問是學霸了。我碰到過一個小丫頭,還是小學四年級,媽媽買的習題集,居然說不用做,因為自己都會。聽到這句話我吃了一驚,心想這孩子不簡單,一問,果然孩子成績每學期年級第一,一直到前些時又以年級第一的名次小學畢業(yè)。 培養(yǎng)孩子的這種自主力和鑒別力也是為孩子減負的最好方法。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要想孩子輕松一點兒,父母的確是要辛苦一些的。不能自己天天打著游戲,開口就是老師不好,孩子不行。 三、檢查反思總結(jié) 有了前面兩步,基本完成了學習工作的90%,但效果卻只有50%。第三步,花的精力只需10%,但效果卻會占一半。真正的行百里半九十。 做題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答對的題目往往再沒什么價值,同類型的題再多做基本都是浪費時間,邊際收益會很小。要把精力放在做錯的題,做的過程中猶豫過的題,還有就是自己雖然做對了,但思路不明確的題,再就是典型題上。 某種意義來說,平時刷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弱點找出來,現(xiàn)在找出來了,千萬不要一放了之,忙著再去刷題。而是要仔細分析,理清思路,找出問題原因,解決掉。 對于典型題,最好還要做對比分析,通過一道題解決一類題,從而極大節(jié)約刷題時間。 比如第二步中連乘求積后面有幾個連續(xù)零的問題,孩子又碰到了一道類似的題:從1連乘到100,積的最后面有幾個連續(xù)零?很自然,我隨口問了下,那從1連乘到1000,10000,積的最后又是幾個零? 孩子試了下,算出了結(jié)果,并歸納了一個簡單規(guī)律。那么問題來了,能不能總結(jié)出一個通用公式?如果可以,能否再反算驗證下前面從10連乘到25的結(jié)果?最后我跟孩子一起還真推導出一個簡單的通用公式。 看起來在一道題上花了不少時間,但收獲不僅僅解決了這一類問題,還讓孩子從更深刻的層面理解數(shù)的性質(zhì),欣賞數(shù)學之美,了解邏輯的力量,也許這才是學習真正的樣子。 四、持續(xù)改進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其實上面三步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學習的邏輯閉環(huán),但還不夠。 一是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思想天天在變化,而學習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所以自己也要不斷求變。二是我們也很難一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必須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三則是任何事物,永遠不會百分之一百的完美,只要你愿意,總有改進空間。 這些我就不詳細說了,比如生產(chǎn)線的優(yōu)化,總有提升空間,比如讓我震驚的大秦鐵路,年運力居然從當初的5千萬噸提升到現(xiàn)在的5億噸!世界記錄,從來都是留著讓人打破的,是吧? 唯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要被自己的思維框住了自己的步伐,思維天花板是最難打破的。 膽子放大一些,褲子跨下一些。 寫在最后雙減落地了,雙減的目的是給孩子減負!但減負不代表減教學要求,更不代表減教育質(zhì)量。同樣,孩子要睡好,玩好,一樣也需要學好。時間精力就那么多,要想達到目的,只有提高效率。 如何提高效率,上面是我的方法,在我家孩子身上踐行是有效果的,但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但多少可以提供一個借鑒的思路。 其核心體現(xiàn)在一個“思”上面,學而要思,動手刷題之前要思,刷完題之后更要思,如此方能主動把知識轉(zhuǎn)化成為孩子自己的能力。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文章太長了,近5000字了,就此打住了。我不是一個善于寫文章的人,挺費時費力的。而且分享這些行之有效的東西感覺對自己、孩子也沒什么好處,培養(yǎng)對手了,呵呵。 但一是看到有些孩子學得那么累那么費勁,我真的看著很心累,寫出來不一定能幫到他們,但于我則心安一點兒,也許對他們有用呢?有多少孩子知道學習要努力,也愿意努力,卻不知道也從未思考過該如何努力!我來拋磚引玉吧。 二是文章中我也寫了,學習對于自己,對于孩子其實都是一個持續(xù)改進的過程,只要自己不斷成長,永遠都會有更好更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對手是鞭策自己前進的最好手段,呵呵。 還有些小技巧我后面再陸續(xù)分享,一是這些是“術(shù)”的層面,有點投機取巧,二是我有點私心,等孩子明年小升初考完再說。 我是偉大時候,關(guān)注我,一起用心培養(yǎng)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