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段子:這故事隱含了一個信息,許多小寺院對來自大寺的神像有一種隱隱的膜拜,這是個大眾的心理,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湖北隨州的洪山禪院在唐代就很有名了,到了宋代更不用說,即使現(xiàn)在香火依然。 
【原文】 浮梁西鄉(xiāng)崗屴原有新安寺。僧惠照者,辭其師海印,往江湘間行腳。至隨州大洪山,留數(shù)歲,乾道六年還鄉(xiāng),持石刻數(shù)本,遺院主允機,其一紙乃三將軍畫像。機志于求利,于是呼木工雕三神形模,一切與碑相類。旋辟一堂供事,且將施丹青藻繪,為化緣之資,未能辦其費。近村民劉九之妻,病足攣已久,幾不能移步。夜夢一偉人來,自頂至踵皆純白,謂之曰:“知汝有患苦,若能致力于我,當相為治之。”妻寐,(按:“寐”字疑“寤”之誤)以告厥夫,疑為妖異,即同詣寺,欲邀僧誦經(jīng)以伸禳。卻因過新堂,見三像,指其一曰:“此正入夢者,通身皆白,得非有莊嚴之意乎!”立取錢十千付寺,以助設(shè)色,而不言所見。不旬日,妻忽舍杖起行;又旬馀,妥貼如無疾者。復(fù)造神前,焚香瞻拜。僧問其故,始以語之。其事喧傳,聞?wù)吒傆兴?/span>允機精于醫(yī),能切三年脈,知人死生。此事修營,皆機得酬謝衣缽所致,今亡矣。名連恵者,其孫也,亦頗有祖風云。
【白話語音文字版】 浮梁(江西景德鎮(zhèn)縣名)西鄉(xiāng)崗屴lì這地方原來有座新安寺。僧人惠照辭別了他師父海印,去往江湘(今湖南湖北等地)一帶行腳。他走到隨州(今湖北同名地)的大洪山,在那里的寺院住了好幾年。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惠照回到家鄉(xiāng)的新安寺,他把隨身帶的好幾本石刻畫送給了當時的主僧允機,其中有張石刻畫上面印的是三將軍。允機有志于求利,于是招呼木工按照石刻畫的樣子雕出來三將軍的木雕像,服裝形式、神態(tài)氣蘊一切都與原來的碑刻形象類似。雕好后,允機馬上開辟出一間佛堂供事三將軍的雕像,還準備為雕像施設(shè)丹青彩繪,這樣一來,寺院可憑借神像化緣,但此時還沒錢彩繪。附近村民劉九的妻子,得腳攣縮的病已經(jīng)好長時間了,幾乎不能走路。有天夜里,她夢到個魁偉的人,他從頭到腳都是純白色,跟劉九的妻子說:“我知道你的病患與苦惱,你要是能幫我,那我也會幫你治療腳病?!眲⑵扌蚜艘院蟾煞蚴稣f此事,兩口子都認為這是妖異事件,于是一起來到新安寺,打算請僧人誦經(jīng),做些禳災(zāi)之事。走在寺中,正好路過允機新開辟的佛堂,見到三位將軍的神像,劉妻指著其中一位說:“就是他到我夢里來的,渾身都是白色,看這意思,大概是要我們幫他裝裱彩繪,使神像看起來更莊嚴!”于是劉九馬上拿出十千錢交給寺里,用于三位木雕神將的彩繪上色,他也不跟僧人說夢到了什么。沒到十天,劉九妻子忽然扔掉手杖,能起來走路了;又過了十幾天,她身體妥貼,就像是沒病的人。兩口子于是又來到神像前,焚香瞻拜。寺里的僧人就問他們?yōu)楹稳绱??劉九夫妻這才把事情的始末因由跟僧人講。這樣一來,事情傳開了,聽說此事的人都到寺中布施。允機此人精于醫(yī)術(shù),他能切三年的脈,可預(yù)知人的死生。三將軍神像這件事的前后謀劃落實,都因為允機懂得酬謝師門傳承,才得以如此?,F(xiàn)在,允機師父傳下來的衣缽也找不著了。僧人連恵是允機的孫子,他也有其祖允機的氣蘊。【祥宏點評】:江湘,長江湘江流域;隨州,湖北地名。大洪山,位于湖北省隨州長崗鎮(zhèn),這里指洪山禪寺,唐代已然創(chuàng)建,現(xiàn)在分上下兩院,位于寶珠峰頂?shù)纳显菏贩Q“幽濟寺”、“靈濟寺”等,在山麓南面的下院史稱“保壽禪院”、“萬壽禪院”等。洪山禪寺是其俗名?,F(xiàn)在寺院的香火依然旺盛;三將軍,某三位地方神像;《夷堅志》講到不少石刻畫像,在石版上刻畫,再拓出畫來。當年有名的一位畫家叫“武洞清”,他擅長石刻畫,很多人以擁有其作品為榮;故事說允機能切三年的脈,可以理解為通過人的脈象了知過去和未來三年的身體狀況;說僧人連恵是允機的孫子,可有兩解:一個是允機的親孫子(未出家前所出)和允機的法孫。全本夷堅志,點開免費聽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中華文庫”-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修證地圓融道家,與宋代文化領(lǐng)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zhì)上又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隨手轉(zhuǎn)發(fā),積功累德 (解讀:祥宏談夷堅系列之22-地方信仰及萬物有靈觀念)
(參考音頻:來自“宋朝一小時”音頻專輯@喜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