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天屠龍記》中為什么陽頂天要傳位給謝遜而不是白眉鷹王? ? caou67 09-08 20:53 關(guān)注 謝遜是陽頂天之下的雙十四王之中最適合當教主的人選,他身上具備眾多的優(yōu)點,不管是白眉鷹王殷天正也好,還是楊逍范遙或者其他三王都不能比擬的。金毛獅王謝遜不管是胸襟還是見識都遠超殷天正,完全擔(dān)得起教主的擔(dān)子,從能力上來講,他是最適合的教主人選。 ? 一。 其實在教主陽頂天“失蹤”之后,最被明教教眾看好的接替教主之位的人選是楊逍。 首先,楊逍是明教的光明左使,論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次,陽頂天在世的時候把鎮(zhèn)教絕學(xué)乾坤大挪移層傳授給楊逍一部分。 但是憑借這兩點,在很多人看來,這幾乎就是陽頂天釋放出的足夠明顯的信號。 甚至包括楊逍自己估計也是這么認為的。 論武功,除了陽教主之外也之后右使范遙能和自己相提并論,但可惜范遙為情所傷,在陽教主失蹤之后也消身匿跡,離開了明教;論地位,四大法王的名次都排列在他之下。 雖然楊逍這么想,但其他人并不這么認為,只要一天沒有看到教主的遺命,這件事就永遠只能是理論不是現(xiàn)實。 所以爭來搶去,楊逍最多也只能是教主的代理人,卻不能光明正大地行使教主的諸多權(quán)利。 在眾多明教高層爭權(quán)奪勢不停歇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沒有參與其中,眾人皆醉我獨醒,謝遜是那個唯一保持清醒的人。 你看,范遙離開明教,紫衫龍王離開明教,白眉鷹王干脆自創(chuàng)天鷹教,韋一笑和五散人以及楊逍之間,誰也不服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內(nèi)斗。 要說謝遜,論地位不如左右二使,論武功別說雙使,就連在四大法王中,也都不是最拔尖的存在。 可為什么小昭和張無忌在光明頂密道中見到陽頂天的遺體,發(fā)現(xiàn)了陽頂天的遺書上寫明,在他死后,明教教主的位置有謝遜代替。 陽頂天雖然不能說是明教有史以來能力最強武功最高的教主,但在看人這件事上,絕對是最準的那個。 他看中謝遜不會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講兩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謝遜的過人之處: 紫衫龍王名列四大法王之首,雖然論能力并不是法王中最強的,尤其是在和韓千葉成婚之后,更是被明教上下帶著有色眼鏡看待。 紫衫龍王自視甚高,不過在她心里,卻對兩個人推崇備至,一個自然是教主陽頂天,另外一個就是金毛獅王謝遜: 金花婆婆說道:“昔年光明頂上,只有陽教主和你謝三哥,我才瞧著順眼。做妹子的嫁了銀葉先生,唯有你們二人,沒怪我所托非人。”謝遜也坐了下來,說道:“韓大哥雖非本教中人,卻也英雄了得。眾兄弟力持異議,未免胸襟窄了?!?/p> 足以見得謝遜的胸襟冠絕明教,這一點是白眉鷹王無法相比的。 殷天正雖然能力出眾,不過在胸襟上就遠遠不如謝遜。先是和楊逍等人爭奪教主之位未果,一氣之下走下光明頂,自創(chuàng)天鷹一教。幾十年后眾人自悔內(nèi)部不和導(dǎo)致明教衰落,而謝遜早在當初已經(jīng)預(yù)見如此。 ? 二。 謝遜的能力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是一個全面型的人才。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武學(xué)修養(yǎng)極高。 謝遜本是獵戶出生,十歲的時候才拜入成昆門下跟著學(xué)武,坐上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時候也不過二十三歲,當然其余幾位法王的資質(zhì)也不差,畢竟明教四王兩使,武藝都非常驚人。 法王之中以殷天正的武功最爐火純青,但謝遜也不遑多讓,起碼不在殷天正之下。 他從未見過義父與人動手,此刻只瞧了幾招,心下甚喜:“昔年金毛獅王威震天下,果然名不虛傳。我義父武功在青翼蝠王之上,足可與我外公并駕齊驅(qū)?!?/p> 這是從張無忌視覺得出的結(jié)論。 更難得的是謝遜對武學(xué)見識卓絕。在冰火島的時候謝遜因為練習(xí)七傷拳有時候會神智不清,但即便如此在點評天下名家的時候,可謂是一針見血,在教導(dǎo)張無忌武功的時候,對武功理解之深,放眼當時整個武林,都是上乘,想必張三豐若是聽到謝遜的這些話語也肯定點頭稱是。 突然之間,謝遜罵起武林人物來,自華佗創(chuàng)設(shè)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墒撬挂卜且晃吨櫫R,于每家每派的缺點所在卻也確有真知的見,貶斥之際,往往一針見血。只聽他自唐而宋,逐步罵到了南宋末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罵到了郭靖、楊過,猛地里罵到了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 謝遜不但理論知識豐富,實戰(zhàn)經(jīng)驗更是十足。 哪怕是因為練習(xí)七傷拳自損心脈,又瞎了雙眼之后,依然能運用戰(zhàn)斗經(jīng)驗和運氣打敗成昆。要知道范遙曾三次偷襲成昆,反而身受重傷。 如果不是謝遜在二十八歲遭逢的家庭巨變,而是順利當上教主的位置,學(xué)會了乾坤大挪移,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 2,胸襟寬宏。 紫衫龍王和韓千葉成婚這件事在明教上下,幾乎被所有人排斥,但謝遜在兩人結(jié)婚當日卻去真心祝福兩人。 明教勢力龐大,光明頂更是各派系林立,楊逍,白眉,蝠王各自站隊,龍王心懷鬼胎,范遙兒女情長。只有謝遜從不站隊,做任何事都從明教利益出發(fā)。 謝遜坐了下來,說道:“韓大哥雖非本教中人,卻也英雄了得。眾兄弟力持異議,未免胸襟窄了。唉,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不知眾兄弟都無恙否?” 哪怕是身在海外,謝遜也還是心系光明頂兄弟,對明教的忠心可見一斑。 白眉鷹王殷天正在明教存亡之際還縱容部下和五行旗相斗;楊逍,蝠王各自內(nèi)斗,他們幾人在心胸上比謝遜有太大的差距了。 謝遜的心胸寬廣并不是做樣子而已,他胸懷坦蕩絲毫不做作。 看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 趙敏受傷雖然不輕,卻一直醒著,突然說道:“謝老爺子,你再胡說八道,等我傷勢好了,瞧我不老大耳括子打你。” 謝遜伸了伸舌頭,笑道:“你這女孩子倒厲害?!?/p> 趙敏是番邦女子,心直口快,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很沒輕重禮貌的。謝遜卻毫不放在心上,連一絲不舒服都沒有。 明教眾王,從格局和胸懷上來說,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謝遜。做領(lǐng)導(dǎo)的人,最重要的不正應(yīng)該是心胸和格局嗎。 3,心思縝密。 千萬別被謝遜的表象所蒙蔽,乍一看金毛獅王高大威猛,加上為了復(fù)仇出手狠毒,讓很多人誤以為他是一介莽夫。 其實真要論論聰明機變,心思縝密,哪怕是放在金庸全書中,金毛獅王謝遜都是排進前三的人物。 在王盤山搶屠龍刀,他的出現(xiàn)得看似很突兀,但在座所有人的底子都被他摸了個底朝天,有了十成把握,才一擊成功,以雷霆萬鈞之勢搶走屠龍刀。而鷹王因為準備不足導(dǎo)致屠龍刀被搶,天鷹教幾十年來被江湖各門派圍攻,雖然天鷹教巋然不倒,但也因此元氣大傷。白眉雖然一身傲骨讓人敬佩,但做事情的縝密和手段不如謝遜。 他練七傷拳看似一招險棋,實則是埋伏了禍心,想以七傷拳假冒混元功,讓成昆對戰(zhàn)之際掉以輕心。 對戰(zhàn)紫衫龍王之前,突然下手除掉殷離,心思縝密得讓人恐懼。 ? 4,處事果斷。 謝遜寬宏但不愚昧,他重情義但絕不心慈手軟,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除了空見一事,無論是屠戮武林還是坐地成佛,從不猶豫后悔。要不不出手,出手必是謀定后動,雷霆萬鈞,絕不留情。靈蛇島上和紫衫龍王前一秒侃侃敘舊,后一秒生死相搏,立場堅定。 ? 三。 以上種種,都是謝遜勝過殷天正,也勝過明教其他領(lǐng)袖的地方。 其實謝遜對我震撼最大的還是和張翠山之間的一番對話。張翠山號稱鐵畫銀鉤,文武全才,但是在謝遜面前簡直是被碾壓得體無完膚。 我貼一段原文一起欣賞下: 張翠山見謝遜頃刻間連斃四大幫會的首腦人物,接著便要向高蔣兩人下手,站起身來,說道:“謝前輩,據(jù)你所云,適才所殺的數(shù)人都是死有余辜,罪有應(yīng)得。但若你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施殺戮,與這些人又有甚么分別?” 謝遜冷笑道:“有甚么分別?我武功高,他們武功低,強者勝而弱者敗,便是分別?!睆埓渖降溃骸叭酥愑谇莴F,便是要分辨是非,倘若一味恃強欺弱,又與禽獸何異?” 謝遜哈哈大笑,說道:“難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當今蒙古人做皇帝,愛殺多少漢人便殺多少,他跟你講是非么?蒙古人要漢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漢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殺,他跟你講是非么?” 張翠山默然半晌,說道:“蒙古人暴虐殘惡,行如禽獸,凡有志之士,無不切齒痛恨,日夜盼望逐出韃子,還我河山?!?/p> 謝遜道:“從前漢人自己做皇帝,難道便講是非了?岳飛是大忠臣,為甚么宋高宗殺了他?秦檜是大奸臣,為甚么身居高位,享盡了榮華富貴?” 張翠山道:“南宋諸帝任用奸佞,殺害忠良,罷斥名將,終至大好河山淪于異族之手,種了惡因;自食惡果,這也就是辨別是非啊。”謝遜道:“昏庸無道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殘殺虐待的卻是普天下的漢人。請問張五俠,這些老百姓又作了甚么惡,以致受此無窮災(zāi)難?”張翠山默然。謝遜斜目凝視,說道:“素聞尊師張三豐先生武功冠絕當世,可惜緣慳一面。你是他及門高弟,見識卻如此凡庸,想來張三豐也不過如此,這一面不見也罷。” 謝遜道:“世人孰能無死?早死幾年和遲死幾年也沒太大分別。你張五俠和殷姑娘正當妙齡,今日喪身王盤山上,似乎有些可惜。但在百年之后看來,還不是一般。當年秦檜倘若不害死岳飛,難道岳飛能活到今日么?一個人只須死的時候心安理得,并非特別痛苦萬分,也就是了。 張翠山從小在武當學(xué)藝,而武當一直以來都是正派的典范。 兩人之間的對話很難說張翠山說得沒有道理,但張翠山能說出這些話在我看來只是基本操作。 難得的是謝遜的這些觀點,仔細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謝遜的高度要比張翠山更高,看得更遠。 ? 四。 金庸寫完倚天屠龍記之后,在后記中寫了這么一句話: 中國成功的政治領(lǐng)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quán)力欲。 謝遜幾乎完美的詮釋了前面兩點,尤其是在忍字上,我認為已經(jīng)做到了無可挑剔。 數(shù)十年血海深仇,有機會得報的時候,面對仇人成昆,謝遜并沒有意氣用事,反而更加的沉著冷靜,光是這一點,放眼整個江湖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白眉鷹王是暴脾氣,性如烈火,一大把年紀了還要和張三豐斗口氣,和忍字并一點邊都不沾。 決斷明快更是獅王一向的特質(zhì)。 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絕不留情,龍王也好,空見也罷,這是對待敵人的殘忍。 不過權(quán)利欲卻是謝遜欠缺的。 在謝遜心中,家庭第一,兄弟情義其次,權(quán)利是最不重要的。 因為父母妻兒,他變成了魔鬼。而張無忌誕生的一刻,就是他由魔鬼變回為人的一刻。 在謝遜心里,光明頂教主的位置遠不如眾兄弟來的重要。無邊的前程遠不如家庭來的重要。他說的三個佩服的人,除了空見,剩下的兩個大概就是陽頂天和成昆。 所以成昆當年毀掉的不光是謝遜的家庭和人生,還毀掉了他二十八年的價值觀,讓他十多年來與野獸為伍,少殺野獸多殺人。 因為他對這個世界失望了,他痛恨師傅殘忍的同時也必定痛恨自己的軟弱,痛恨自己保護不了自己心愛的東西,所以他拿起屠刀,放下良知。 成昆在一夜之間,把他變成了魔鬼??找娫谀Ч淼男睦锓N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而張無忌,讓這顆種子發(fā)芽,把獅王從地獄里拉了出來。 他心中的良知從未真正死去,他殺了空見數(shù)十年來不得安寢,他為了張無忌張翠山甘愿在荒島上自生自滅二十年。在故事的最后,他承受屈辱,但也選擇了寬恕。 謝遜指著成昆說道:“成昆,你殺我全家,我今日毀你雙目,廢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報。師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盡數(shù)毀了,還了給你。從此我和你無恩無怨,你永遠瞧不見我,我也永遠瞧不見你?!?/p> 放眼明教上下,那里去找這樣的人物,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算上陽頂天和張無忌,我認為謝遜都依然是最適合做教主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