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唐代: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yuǎn),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dāng)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yuǎn)樹帶行客,孤村當(dāng)落暉。(孤村 一作:孤城)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一、誤品先緣識字差 1.金門:漢 代宮門名。學(xué)士待詔之處。《史記·滑稽列傳》:“ 金馬門 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 2.吾道非:《孔子家語·在厄》“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陳蔡發(fā)兵圍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乎,吾何為至此乎?’” 3.違:離。如“久違” 《左傳》 “ 子無謂秦?zé)o人,吾謀適不用也?!?/p>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行當(dāng)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明代徐增《而庵詩話》:詩總不離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詰。太白以氣韻勝,子美以格律勝,摩詰以理趣勝。太白千秋逸調(diào),子美一代規(guī)模,摩詰精大雄氏之學(xué),篇章字句,皆合圣教。今之有才者輒宗太白,喜格律者輒師子美,至于摩詰而人鮮有窺其際者,以世無學(xué)道人故也。合三人之所長而為詩,庶幾其無愧于風(fēng)雅之道矣。 王維:701——761(幾與李白同),出身河?xùn)|王氏,母親博陵崔氏(自漢魏以降,長期冠冕不絕、門閥不墜)。19歲左右,中舉(一說狀元)。 松顏客曰:王維富有“信雅達(dá)”君子人格,除大量世人熟悉的山水田園詩之外,還有70多首送別詩可以彰顯他的這種氣質(zhì)。其一系列送別詩可窺其交游之精雅,參酌人情,推心置腹,契合了初唐以來唐王朝大力倡導(dǎo)的“文質(zhì)彬彬,盡善盡美” 王維被唐代宗李豫稱譽(yù)為“天下文宗”。 據(jù)《舊唐書·王維傳》記載:“代宗好文,常為(王)縉曰:'卿之伯氏,天寶中詩名冠代,朕常與諸王座聞其樂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進(jìn)來?!?/p> 《答王縉進(jìn)王維集表詔》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歷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長揖《楚詞》。調(diào)六氣於終篇,正五音於逸韻。泉飛藻思,云散襟情?!?/p> 綦毋潛(692年-749年) 在盛唐頗有詩名,人品亦佳,。有文獻(xiàn)可考、有詩可證的大致知交有:王維、李頎、張九齡、盧象、王昌齡、儲光羲、孟浩然、高適、韋應(yīng)物等。 從詩題看,兩人關(guān)系不一般 綦毋潛與王維,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詩人,詩作風(fēng)格有一定相近。王維有三 首送 別綦毋潛的詩,《 送 綦毋潛落 第還 鄉(xiāng) 》、《送綦毋 秘 書 棄官 還 江 東 》、《 別 綦毋潛 》。后兩 首寫 于送 綦毋潛辭官歸 隱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三、身臨其世甚烹茶 一.盛唐氣象 松顏客曰:盛唐氣象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巔峰現(xiàn)象,盛唐時代與盛唐詩歌的大致重合,讓盛唐氣象得以立體多元呈現(xiàn)。其物華天寶、萬邦來朝與其才人輩出、物情通徹,缺一不可。 唱時代贊歌兼顧勉勵他人 松顏客曰:王維富有“信雅達(dá)”君子人格,除大量世人熟悉的山水田園詩之外,還有70多首送別詩可以彰顯他的這種氣質(zhì)。其一系列送別詩可窺其交游之精雅,參酌人情,推心置腹,契合了初唐以來唐王朝大力倡導(dǎo)的“文質(zhì)彬彬,盡善盡美” 二.這首詩到底什么時候作的? 綦毋潛是在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登進(jìn)士第的,因此這次落第至少應(yīng)在726年以前,唐玄宗開元年間共計29年(713——741),而這29年中,科考28次。 王維717年至長安,720年不第,721年進(jìn)士(一說狀元),同年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jì)州司倉參軍,再回長安,約在728年。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門遠(yuǎn),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行當(dāng)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yuǎn)樹帶行客,孤城當(dāng)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以上推測,此詩估計作于721年,王維20歲 待續(xù)............................................................................................... 《松顏唐詩三百首 之一》鏈接如下(《松顏莊子》每周四更新,《松顏唐詩三百首》不定時更新。): 一首詩該怎么來讀,才扎實(shí)?才過癮?——《松顏詩話》之古詩鑒賞拋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