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xù)梁合攏段塊施工 1.0施工工藝流程 2.0 施工方法 2.1施工準備 (1)懸臂梁段澆注完畢; (2)清除箱頂、箱內(nèi)的施工材料、機具,用于合攏段施工的材料、設備有序放至墩頂; (3)在“T構”兩懸臂端預備配重水箱; (4)近期氣溫變化規(guī)律測量記錄。 2.2邊跨合攏段支架及模板 邊跨合攏段與邊跨等高度現(xiàn)澆段一樣,采用萬能桿件支架支模施工。懸臂梁段澆注完畢,拆除掛籃,接長邊跨等高度現(xiàn)澆段支架,搭設合攏段支架,支架的搭設與現(xiàn)澆段要求一樣。外模及底模采用掛籃模板,內(nèi)模采用組合鋼模。 (1)設平衡重 采用在懸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設平衡重,近端及遠端所加平衡重噸位由施工平衡設計確定。配重及合攏步驟見下圖2-1。 (2)解除臨時支座 解除三跨連續(xù)梁兩邊T構墩梁臨時支座固結,同時鎖定一側墩頂永久支座(三跨連續(xù)梁有固定支座的T構與邊跨現(xiàn)澆段合攏時,不存在鎖定永久支座)。 (3)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 普通鋼筋在地面集中加工成型,運至合攏段綁扎安裝,綁扎時將勁性骨架安裝位置預留,等勁性骨架鎖定后補充綁扎。底板束管道安裝前,試穿所有底板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合攏段底板束管道采用鋼管,或者用雙層波紋管替代,管道內(nèi)穿入鋼絞線芯模,以保證合攏段混凝土澆注后底板束管道的暢通。其余預應力束及管道安裝同箱梁懸灌梁段。 (4)澆注合攏段混凝土 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按新澆注混凝土的重量分級卸去平衡重(即分級放水),保證平衡施工。合攏段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澆注,可保證合攏段新澆注混凝土處于氣溫上升的環(huán)境中,在受壓的狀態(tài)下達到終凝,以防混凝土開裂,混凝土的澆注速度每小時10m3左右,3~4小時澆完。 (5)預應力施工 合攏段永久束張拉前,采取覆蓋箱梁懸臂并灑水降溫以減小箱梁懸臂的日照溫差。底板預應力束管道安裝時要采取措施保證管道暢通,待合攏段混凝土達到設計規(guī)定強度和相應齡期后,先張拉邊跨頂板預應力束,再張拉底板第一批預應力束,按照設計要求的張拉噸位及順序雙向?qū)ΨQ進行張拉。橫向、豎向及頂板縱向預應力施工同箱梁懸灌梁段施工,合攏段施工完畢后,拆除臨時預應力束并對管道壓漿。 (6)合攏鎖定 合攏鎖定前,先拆除直線段支架,使懸臂端與邊跨等高度現(xiàn)澆段臨時連接,盡可能保持相對固定,以防止合攏段混凝土在澆注及早期硬化過程中發(fā)生明顯的體積改變,鎖定時間按合攏段鎖定設計執(zhí)行,臨時“鎖定”是合攏的關鍵,合攏“鎖定”遵循又拉又撐的原則,即“鎖定”包括焊接勁性骨架和張拉臨時預應力束。支撐勁性骨架采用“預埋槽鋼+連接槽鋼+預埋槽鋼”三段式結構,其斷面面積及支承位置根據(jù)鎖定設計確定,合攏時,在兩預埋槽鋼之間設置連接槽鋼,并由聯(lián)結鋼板將連接槽鋼與預埋槽鋼焊接成整體,同時注意焊縫應設在不同截面處。臨時預應力束按設計布置,臨時預應力張拉噸位按鎖定設計確定,勁性骨架頂緊后進行張拉,臨時束張拉錨固后不壓漿,合攏完畢后將拆除。合攏鎖定布置見下圖2-3。 2.3中跨合攏 ⑴吊架及模板安裝 中跨合攏梁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合攏吊架和模板采用施工掛籃的底籃及模板系統(tǒng),施工吊架見圖2-4。 安裝步驟為:a.將掛籃的底籃整體前移至合攏段另一懸臂端;b.在懸臂端預留孔內(nèi)穿入鋼絲繩,用幾組滑車吊起底籃前橫梁及內(nèi)外滑梁的前橫梁;c.拆除掛籃前吊桿;d.用卷揚機調(diào)整所有鋼絲繩,使底籃及內(nèi)外滑梁移到相應位置,安裝錨桿、吊桿和聯(lián)接器將吊架及模板系統(tǒng)錨固穩(wěn)定;e.將主桁系統(tǒng)退至0#梁段后拆除。 ⑵設平衡重 采用在懸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設平衡重,近端及遠端所加平衡重噸位由施工平衡設計確定。配重及合攏步驟見圖2-5。 ⑶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 參見邊跨合攏段施工。 ⑷合攏鎖定 合攏前使合攏段兩共軛懸臂端臨時連接,盡可能保持相對固定,以防止合攏段混凝土在澆注及早期硬化過程中發(fā)生明顯的體積改變。合攏前除“T構”懸臂端按平衡要求設置平衡重外,如施工控制有要求時還將對合攏段處采取調(diào)整措施。合攏段支撐勁性鋼骨架施工及臨時預應力束張拉施工同邊跨合攏段施工。 ⑸解除臨時鎖定 解除連續(xù)梁墩頂?shù)呐R時鎖定,并切斷該墩臨時支座錨固鋼筋,完成體系轉換。 ⑹澆注合攏段混凝土 中跨合攏段混凝土澆注與邊跨合攏段施工相同。 ⑺預應力施工 中跨合攏完成后,張拉中跨預應力束,再張拉邊跨底板第二批預應力束,合攏段施工完畢后,拆除臨時預應力束并對其管道壓漿。 2.4平衡設計 合攏段施工時,每個“T構”懸臂加載應盡量做到對稱平衡,合攏前,懸臂受力以彎矩為主,故平衡設計遵循對墩位彎矩平衡的原則,平衡設計中考慮如下幾種施工荷載: ⑴合攏吊架自重及混凝土澆注前作用于合攏吊架的荷載。 ⑵直接作用于懸臂的荷載。 ⑶合攏段混凝土重。 平衡配重在合攏鎖定之前加到相應懸臂端,可使合攏鎖定之后骨架處于“不動”,避免薄弱處受剪破壞。 2.5合攏鎖定設計 合攏鎖定中采用又拉又撐的方法,即用勁性骨架承受壓力,用臨時預應力束承受拉力。 勁性骨架根據(jù)溫度荷載計算其所需截面積,同時應驗算其壓桿穩(wěn)定性;臨時預應力應確保降溫時勁性骨架中既不出現(xiàn)拉應力,又要滿足升溫時骨架不致受壓過大而失穩(wěn),具體張拉噸位根據(jù)合攏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溫度范圍計算,合攏鎖定溫度選擇在設計要求的合攏最佳溫度范圍內(nèi)。 3.0質(zhì)量控制 3.1質(zhì)量驗收標準 懸澆連續(xù)箱梁合龍段梁體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與“T”構0#段質(zhì)量標準一致。 3.2質(zhì)量控制要點 ⑴邊跨合攏現(xiàn)澆段、邊跨合攏段支架的設計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按實際承受荷載進行加載試驗和預壓。 ⑵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合攏段臨時鎖定前,橋梁跨距符合設計要求;合攏段兩端懸臂的施工荷載要對稱、相等;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合攏段長度、合攏施工順序、合攏段臨時鎖定方法均符合設計要求,合攏段臨時鎖定力應大于解除任何一側梁墩臨時固結后各墩全部活動支座的摩擦力。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合攏段長度和合攏口臨時鎖定方法符合設計要求。 ⑶邊跨現(xiàn)澆梁段施工時,混凝土澆筑向合攏口靠攏,并對梁段高程進行監(jiān)測,使合攏口高差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nèi);合攏梁段混凝土施工除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外,尚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混凝土澆筑前,合攏段兩端懸臂預加壓重符合設計要求并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逐步撤除; 合攏梁段采用微膨脹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強度宜按設計要求提高一級; 合攏梁段混凝土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間快速、連續(xù)澆筑; 合攏梁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加強保濕養(yǎng)護,并將合攏梁段及兩懸臂端部進行覆蓋降低日照溫差影響; 混凝土澆筑前將合攏段單側梁墩的臨時固結約束解除,合攏梁段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及時進行預應力筋張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