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后悔大一上學期聽某些學長學姐的話,什么只要及格就好。害慘我了。當大一下學期開始努力學習了,我發(fā)現(xiàn)就晚了,那些學習好的都在學習,你成績好人家成績也好,所以大一上學期落下的差距,我到現(xiàn)在大三下學期也追不上。 所以成績我沒有放棄,爭取不到保研資格了,但我會讓自己的成績單更加好看,畢竟大學生也是學生,成績才是王道,以后工作什么的都會看的,現(xiàn)在我就只能和自己去比較了,讓自己的成績單更有競爭力。 但是除了成績,大家也不要認為沒有別的事情了。一個人優(yōu)秀不僅僅是學習方面。大學的時間相對來說自由,可以受自己的操控。千萬不要天天打游戲刷劇,快去提升自己??!各個方面都可以啊,哪怕是學學PS或者剪輯呢,掌握點技術,信我,以后絕對有好處! “上了大學你就輕松了”基本上都是高中老師告訴你讓你望梅止渴的。上了大學之后,你依然需要為了績點,為了學生工作,為了兼職,為了實習而努力。以便你可以更好地向下一個目標進發(fā)。 可以去嘗試補足劣勢,但不必要去強迫自己。假如我擅長畫畫,不擅長音樂,但你不能強迫我去搞音樂,將這一短板補上來。這里花費了時間、精力不說,還讓自己不開心,這又是何必呢?我們沒必要去自尋煩惱吧。 大學不再像高中,還被逼著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如果真有,果斷點,早點解決吧,與老師或其他人解釋清楚,得到他人的理解,然后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當然,這理由要正當,不能是純粹玩游戲、看電影之類的。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能做到將來不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這樣就行了。 @城市獵人 知乎有很多人說了過度看重碎片化知識的危害。其實非一流大學就是教給你很多很多門課但是每門課要求不高。懂一點高等數(shù)學但是不會用它建模、懂一點英語但是只能過四級、懂一點計算機但是只能過二級、懂一點專業(yè)課但是只會皮毛(譬如說明明是法學科班,考司考要考好幾次)…… 本科畢業(yè)后,大部分人會發(fā)現(xiàn)大學學到的知識在工作中用到的也比較少。即使是研究生畢業(yè)后就業(yè),很多這一領域的能力也都是工作以后才培養(yǎng)出來的。 如果畢業(yè)后能進一家好公司,這家好公司可以培養(yǎng)你成才。如果畢業(yè)后幾年都進不了好公司,那就是啥都不會。 —————————————— 中低端大學里的中低端學生適用于本答案。 本質上是一群有相同愛好的人組成的一個小團體。 可是等你真正加進去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什么都不是。 吉他社一天不玩吉他,想的是怎么撈錢。 足球社一天不踢球,想的是怎么撈錢。 更別提什么動漫社了,一個真正的二次元宅男是不會加入社團的。因為加入社團這事不符合宅男的生活方式。 一個個興趣社團,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搬桌子,開會,搞得官僚無比。 正兒八經的興趣活動,一年到頭沒兩個。 你說你進去鍛煉? 鍛煉啥,跟別人學怎么拉人頭,騙會費,以后搞傳銷么?你要說,我就想加個運動類型的,鍛煉鍛煉身體。 別搞笑了,喜歡啥運動,你直接去操場,多的是老哥在玩,而且你仔細觀察,大部分在操場打球的都不是社團的。 你要有一顆愛運動的心,根本不需要加社團。 直接帶上你的球,走到籃球場就行。 不帶也行,直接過去,說兩句好話,都是熱情的猛男,這是大學里你為數(shù)不多能夠感受學長的愛的地方。 大學資源的疊加實際上就像是資本原始積累一樣,你有原始資本,就可以疊加,而績點,是最有效最公平的原始積累手段。 因為現(xiàn)在的大學資源,說是什么多元評價,實際上都是以學習成績?yōu)楹诵姆峙涞?。你成績好,有幾個獎學金競賽獎在手,再去搞什么學生活動,志愿活動,都是很好進的,而且都是加分項。同樣的資源,如果你想依靠學生工作經歷拿到,那就需要非常優(yōu)秀,這種優(yōu)秀可能不只是努力那么簡單了。 而學生工作經歷,你想做到優(yōu)秀是非常難的,你需要爭取很多的工作經驗,需要很強的演講能力和人緣,當你真的進大學,你就知道很多人起點就高一屆,很多人高中就參加過各種活動,練就了很好的口才,利用高中的經歷獲取初期的機會,開始了資歷的疊加。 大學里,成績可能也是唯一能保證公平的,可以通過只努力不斷提高上限的資源了。 ![]() 現(xiàn)在大學快畢業(yè)了,覺得這樣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友好對待別人就好,不顧自己的感受一味的討好,只會讓別人更有欺負你的底氣。別人冒犯到你的時候,記得你有表達不滿的權利;別人的話題你不感興趣,別迷失了自己的志趣。當然煩悶了可以找舍友聊聊天吃吃飯,你開心就好。記住,任何關系的前提永遠是平等,尤其是友誼這種沒有任何契約性的關系。每個人都喜歡有個性的獨立的人。 大學努力充實自己,抓住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