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到全國第四屆隸書展的作品,看到有一些獲獎作者和評委的提名理由,和大家分享。 其中欒金廣老師的作品挺吸引人的,作品是這樣的: 好看吧?我看了好久,好看。 大尺寸作品,非常奪人眼球。 靠六個大字,能獲獎,挺不容易的。 提名評委是江蘇的李守銀老師,李老師當(dāng)年在幾屆國展中獲獎也是憑這種風(fēng)格的大字。 先看李守銀老師的提名理由,然后再看李老師的作品。 評委的提名理由字數(shù)不多,是這樣說的:
這段話雖然不多,但既有表揚又有批評。 值得肯定的是: 1.取法明顯,漢代摩崖。的確如此,看下石門和褒斜道之類的,古樸之氣,躍然紙上。 2.寫大字隸書挺難,能寫好更難,對于一個擅長寫行草的寫好大字隸書難上加難,可作者做到了,不容易。 3.這作品寫的是自己的性情,不是為展覽體。這一點不知道怎么理解,所以不亂評論。 也有不足: 1.字型上有的還不太嚴謹。共6個字還有不嚴謹規(guī)范的,這個也有點不理解了。 2.用筆上再增強豐富些和書寫性。 下面再欣賞下欒金廣老師的草書: 由上面兩件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的確了得。 下面再欣賞一下評委的作品 先看李守銀老師九屆國展獲獎作品: 咦?怎么和第一張圖的氣質(zhì)這么像? 再看一張國展的獲獎作品: 咦?怎么還這么像? 因為他們?nèi)》ㄏ嗤?,所以?chuàng)作的風(fēng)神也就類似了。 這不奇怪。 這是個八尺的作品,記得這件作品當(dāng)時獲獎時,還有很多人有異議,甚至包括當(dāng)時的評委,意思是說這么搞不行。不過話說回來,當(dāng)時出現(xiàn)這樣的作品的確挺吸引人。 繼續(xù)欣賞吧,再看幾件隸書,然后看草書。 這是2019年的作品,2米高,好像風(fēng)格有所變化了。 這個2米45的。 這個6尺高的。 好了,下面換下口味: 這也是2米的,章草吧?沒見過寫這么大的。 真是生猛,這個更大,尺寸是365cm×143cm,釋文:得魚歸。 48*30cm,氣息依然很古啊。 這種草書融入篆隸筆法,筆筆結(jié)實啊,可以供當(dāng)下的展覽體借鑒。 欣賞完畢,請路過老師留下觀后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