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我們的孩子出自書香世家 ——第8周給全體教師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這一天請老師們一定要告知學生有這么一個節(jié)日,是讀書人的節(jié)日。 關(guān)于讀書的重要性,已經(jīng)講得太多了。最關(guān)鍵的問題是不讀書,而不讀書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要讓一個班級養(yǎng)成讀書,責任就在于我們老師。我們每一個人總是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比如家長不重視不愿意給學生買書,不愿意陪伴孩子讀書。 對于農(nóng)村學生來說,教師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所教的孩子愿不愿意讀書,喜不喜歡讀書跟我們愿不愿意和喜不喜歡有關(guān)系。今天,我不想談怎么樣去影響學生,而想從怎么樣影響自己的孩子去談?wù)勛x書。 我曾經(jīng)說過,我們大部分老師都不出自書香家庭。尤其是我們中師生的那個年代,男生選擇中師基本是家庭不富裕,希望孩子能夠早點有個工作,減輕家里的負擔。所以,那個時候的我特別羨慕那些家里父母在單位里工作的同學。他們的父母親有文化、有地位,家里條件也相對較好。這就是我當年對書香世家的認知。 書香家庭,的確是給人以羨慕和神往的。另外,一個人長期在書香家庭里耳濡目染,整個人的氣質(zhì)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穿的穿著、言行等,在我看來都有一種特有的文化氣質(zhì)。那時,甚至看到他們戴眼鏡,我都想模仿。 如今,自己為人父母,或許兒女們沒有我當初的這份渴望,但是讓他們出自書香家庭,仍然是我的愿望。我希望學校是一個圖書館一樣的學校,我甚至希望家也像圖書館一樣的家。 客廳是藏書室,各個房間是閱覽室,走廊是讀書吧,每到周末可以盡情消費自己的時間。原來,在廣場路的老房子里,房子雖然很小,陽臺更小,但是陽臺上一張椅子、一本書的感覺依然很美妙。 我不知道這樣的家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有著怎樣的生命影響,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他們經(jīng)常在無聊之時,會自然而然地去書架上尋來一本書。盡管兒子不識字,他也能一頁一頁頗有味道地“讀”下去。這點我相信很多老師都有了親身體會。對,這就是書香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那么,我們要怎樣讓自己變成書香家庭呢? 首先,當然是自己要熱愛書。這種熱愛不僅表現(xiàn)在會讀書,還要學會收藏書。一般來講,喜歡讀書的人就會有一種愛好,聽說那本書好心里就發(fā)癢,總想占為己有。一個書香家庭,應該是有豐富的藏書量的。 我的觀點是每一個老師都應該成為書香家庭,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家里很少有書,有的也只是學校里拿來的參考書和教材。十來年前,一個教師朋友搬新家,他很自豪地告訴我書房里的那些書都是假的。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書也有假的,就拿來一掂量,里面全空的就是一個殼。 哈哈,真是好玩。不過書香家庭用這樣的殼是裝不出來的。 其次,我們還要懂得挑書。隨著現(xiàn)在對閱讀的認知,很多家長都開始為孩子買書,但是買來的書質(zhì)量怎么樣就很難說了。這幾年,我們學校一直在引導大家讀書,也會有許多相關(guān)兒童文學作品的推薦,因此大家對童書多少會了解一些。每一次有什么關(guān)于兒童閱讀的資源,李晶晶老師作為美術(shù)老師特別積極,因為她想給自己的孩子準備起來。 我們要懂得給自己的孩子準備哪些書,這是很要緊的。過去那些大文豪,發(fā)現(xiàn)沒有書適合自己的孩子閱讀,就自己動手編輯讀物。當然,現(xiàn)在不需要這么費力。我們市場上有太多的兒童文學作品,只不過需要我們甄別和挑選。 當然,這也是書香家庭與非書香家庭的區(qū)別。 最后,我們還得影響他人。我們是老師,我們應該要成為書香家庭,不僅僅為了自己的孩子,還要為了我們所教的學生。改變社會的精英,基本都是出自書香世家。因為知識分子,有一種使命感,那就是要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一點。 這種使命感就是書香世家的文化基因。當老師的我們本身就應該有這種文化基因,否則就會匠氣十足。 老師們,我想自己不是出自書香家庭,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出自書香家庭,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祝大家工作愉快! 與大家同行 周國平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