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給校長的回信 尊敬的周校長: 您好! 從您的信中,我get到了一個點,那就是結(jié)束感。我很認同您的話,想要讓學生不要有結(jié)束感,首先就是教師自己不要有結(jié)束感。您的信不禁讓我想到期末發(fā)生的兩件事。 事件一:期末考試前一天,我想著明天就考試了,該掌握的知識點應該也都掌握好了,再復習也沒什么用了,于是我開始帶領著孩子在教室里收拾物品,清理教室。特別是后面的木板,在清理的時候,花費了很長時間。因為我在教室后面,黑板下面的木板上,掛了一些檔案袋,這就需要用到無痕壁鉤。掛上去的時候很方便,也挺好看,但拿下來,還是費了我們不少功夫的,孩子們先是上網(wǎng)搜如何去除壁鉤,查到之后,又跑去買醋,買紙巾,最后將醋倒在紙巾上一點一點地擦,小心翼翼地撕,花了我們不少時間,當然去除的那一刻,我們是很高興的。 當數(shù)學老師潘老師進來之后,她只是淡淡地說了一聲:濃濃的醋味。然后,她就開始一個一個地給孩子們訂正試卷了。由于我還是抱著知識點落在平時,而不是期末這樣的觀念,讓數(shù)學已經(jīng)訂正好的孩子,繼續(xù)清理教室。當然,正排隊給潘老師訂正試卷的孩子,也會時不時地轉(zhuǎn)頭看向我們這邊。 其實,我根本沒有意識到有任何不妥。事后,潘老師也有與我分析,建議我將整理放在考試結(jié)束之后,以及為什么這樣建議的原因。我才理解數(shù)學這門學科與我們其他幾門學科的不同點,期末最后一刻的講解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潘老師又對我說,不到考試最后一刻,還是應該讓孩子們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如此孩子們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做題也會更細心一點。同時,還得時不時地去敲打敲打孩子,免得孩子們松懈,而不是像我這樣,在考試前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尤其是看來您的這封信,我更明白了這個道理,因為我的行為給孩子帶去了結(jié)束感,孩子開始松懈了,懶散了。 幸虧第二天,潘老師又去教室對孩子們進行期末動員,考試時,孩子們才認真了些。 事件二:結(jié)業(yè)典禮結(jié)束之后,學校安排了大掃除。孩子們就是有了結(jié)束感,大掃除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很懶散,不愿干,不愿動,有雙手垂著,站著看的,有拿著掃帚玩的;也有拿著抹布坐著聊天的……推也推不動,叫也叫不動,慢悠悠地,看著就很生氣,最后沒辦法,只能我們老師親自上陣,然后再叫他們干事,慢慢地也開始進入狀態(tài)。 比如我們班的唐仲熙同學,你跟他說,你是勞動部的,你需要管理的,一點用也沒有,該玩的還是玩。沒想到最后干得最起勁的竟然還是他,門是他一個人刷的,掃帚是他從一樓儲藏室拿的,刷地、掃地、擦地、搬桌子、擺桌子、最后根據(jù)學校分發(fā)的清單,校對教室打掃的情況,也是他一個人做的,可認真,簡直讓我嘆服。 結(jié)束感,是呀,只要我們老師沒有結(jié)束感,孩子們就沒有結(jié)束感。如果當時我們看到孩子們是這樣的打掃狀態(tài),我們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也許他們也就沒有要求了。其實這也涉及到歸屬感的問題,如果我認為這是我的班級,這是我的事情,我就不會有結(jié)束感,我會想著將事情做好了,再離開的。試想我們出遠門,我們也會將自己家的門窗檢查完畢才會離開呀。 希望下學期,我們班孩子都能有主人翁的精神,同時也希望這句話能反過來說,只要孩子們沒有結(jié)束感,老師就沒有結(jié)束感,雖然有點難度,但誰又能說不可能呢? 祝:暑期愉快! 戴美珍 2020年7月4日 |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