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讀一本童書 ——記一次綜合組別開生面的教研活動 徐 燕 圣誕節(jié)剛過,綜合組的老師們就趁著節(jié)日的氣氛,來到一處鬧中取靜的茶館,舉行本學期大家期待已久的“共讀一本書”的分享活動。 下午,陽光甚好。古琴輕緩,茶香四溢。素來只擺著精致茶具的梨花木的長桌上,偶然放幾本薄薄的童書,不同于往常,卻也應景!換一處環(huán)境,得一種心情!季信心老師主動請纓為大家泡茶,直言非常樂意為大家服務。王章婕老師和劉君君老師事先精挑細選買來的小食,備受大家青睞。徐祥平組長用他標志性的笑容示意大伙,活動的序幕就在新奇、輕松、融洽的氛圍中緩緩拉開。 為了這次活動,徐組長早在兩個月前征求大家意見,從推薦的書單中篩選出了選票最高的那一本,就是今天要分享的這本童書《時代廣場的蟋蟀》。親自購書,人手一本,可謂準備充分。當然,老師們也很重視早早讀完,等待分享。 “為什么要讀童書?”這是我們拋給周校長的第一個問題。 周校長娓娓道來:“父母也好,老師也罷,如果不看童書,就不會真正從兒童視角出發(fā),從而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尤其是優(yōu)秀作家的經(jīng)典作品,它能夠生動而深刻地呈現(xiàn)兒童豐富多維的世界,幫助成人更好地了解兒童、理解兒童,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夠真正發(fā)生?!?/span> 捫心自問:從事一線教學多年的我們,到底看過多少本童書呢?或許不少老師自詡教學經(jīng)驗豐富,但是真的非常徹底地了解一個孩子嗎? 這個問題還僅僅是活動的“開胃菜”,緊接著“主菜”依次上場。 “大家都說說看,你們是從什么角度來理解這本書的?”這次輪到周校長發(fā)問了。 (以下是老師們各抒己見的觀點,在此稍加整理) 徐祥平老師:我找到很多體現(xiàn)家庭教育的點。比如白利尼媽媽,表面上看起來她暴躁兇悍、不近人情,實際上她有一顆很柔軟的心。當馬利歐非常想要那只蟋蟀當寵物,盡管她心里是一萬個不同意,對蟋蟀充滿偏見且憎恨,認為它會呼朋喚友,最后弄得家里雞犬不寧。但是她最后仍然妥協(xié)了,因為她是一個母親,她深愛她的兒子,并不真的想掃兒子的興。越看到后面,越覺得白利尼媽媽溫柔可愛。當蟋蟀演奏她最愛的家鄉(xiāng)民謠,喚起她對以往的甜蜜回憶,她立馬改變了對蟋蟀的態(tài)度。當蟋蟀一夜成名,她本來可以利用蟋蟀的天賦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她只是在人們沉浸音樂的時候遞上一份份報紙雜志。賣雜志是她的本職工作,說明她并不是利益熏心之人。 王章婕老師:我看到了擔當和責任。當蟋蟀誤食兩元鈔票,那可是白利尼一家非常重要的一筆“巨款”,驚慌失措的它本來可以一走了之,然而最后它選擇了勇敢留下來,承擔起責任。這部分很觸動我,因為當我看到這段,會不由自主想起學生的心理。當一個孩子犯了錯,非但不肯承認,反而推卸責任。這本書就很好地詮釋了什么是擔當精神,我相信對孩子們會有很大的啟發(fā)。 劉君君老師:我想到了自由。當蟋蟀功成名就,卻變得越來越萎靡不振。這時,它向往的是自己在來到紐約之前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在它的故鄉(xiāng)康涅狄格州的鄉(xiāng)下,呼吸著自由的芬芳。成就名利則意味著失去自由,這像不像當今社會的一個寫照? 徐燕老師:最令我感到的部分是小動物們之間的純粹的完全不帶私心的珍貴友誼。塔克老鼠熱衷攢錢,但是為了幫助蟋蟀,它竟然把一生的積蓄,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而換來的全部身家都給了出去!真可謂肝膽相照!試問,在大人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能夠擁有這樣真摯的友情?恐怕是寥寥無幾,真的很令人感慨! 季信心老師: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一邊看一邊思考。尤其是馬利歐說的那句話引起了我的共鳴,“如果說它在這里不能夠感到快樂的話,我倒希望它根本沒有來到紐約”,是啊,柴斯特是只蟋蟀,它有它自己的生活足跡。反觀自己,我總在計劃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那么這是我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本書點醒了我,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幫助他成為他自己,才是父母正確持有的育兒觀。 張躍老師:我同意信心的觀點,并在她的基礎上再補充一點:從老師的角度詮釋,平等地尊重學生的想法很重要。 …… 接下來奉上活動最精彩最核心的部分:追問,一個接一個的追問! 當劉君君老師表達了她的見解,周校長首先發(fā)起追問:“此時的自由與過去的自由有什么不同?”這是個好問題,老師們陷入了沉思之中。經(jīng)過這一輪的討論,我們?nèi)〉靡韵鹿沧R:此時向往的自由與過去享受的自由已經(jīng)大不一樣。當一個人擁有了閱歷,擺脫以往淺薄的認知,他眼里的自由已經(jīng)上升到了另外一個層次。談自由,也需要資本和條件的。 當談到友誼時,周校長又冒出一個問題:“塔克老鼠和亨利貓為什么愿意去幫助素不相識的蟋蟀?另外,貓和老鼠本來是一對天敵,水火不容,那么在這里他們怎么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這里邊,是否可以深挖一下?” 大伙兒又打開了話匣子,從社會底層相互依賴抱團取暖聊到了“北漂”的話題,甚至認為它們都曾有過不為人所知的辛酸經(jīng)歷,才發(fā)展了這么一段深厚的友誼。當然小說的作者沒有作過多的交代,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都可以從一些情節(jié)的鋪陳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這樣讀一本童書,帶著孩子扮演偵探的角色,深挖細找,讀書,不僅從情節(jié)中得到感官的享受,心靈的愉悅,還能鍛煉觀察能力,關注細節(jié),可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原來,讀書還可以這么讀! 當我們暢談家庭教育時,周校長冷不防又追問了一句:“白利尼媽媽很生氣時,瑪利歐是怎么應對這一局面?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實話說,這個情節(jié)太普通,我們基本不在意,甚至直接跳過去。而周校長卻告訴我們,正是大家都跳過去的那個章節(jié),可能蘊含極有價值的部分。下面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被孩子惹惱的時候?”答案是肯定的,人非圣賢,總會有那么幾次情緒失控。那么,孩子看到瑪利歐跟媽媽溝通的這一部分,他會有什么啟發(fā)?或許,他突然就茅塞頓開:哦,我媽媽也經(jīng)常對我發(fā)火,但是瑪利歐他這樣處理,很漂亮!沒錯,這個篇章就是讓孩子知道大人有時候就會生氣,那你怎么去應對這種情況?沒錯,這為孩子們提供了人際交往的版本,孩子通過閱讀本書,就會無意中被熏習。閱讀對心靈的改變是靜悄悄的,你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就在孩子心里播下一粒種子。試問,說教有這效果么?原來,讀書還可以這樣讀。任何一個看似平淡的橋段,可能蘊含無限教育契機! 當王章婕老師提到她的困惑:為什么我們的學生沒有被廣泛影響?而在書中提到了兩個中國商人卻儒雅如紳士,鞠躬成90度。瑪利歐看到他們跟自己鞠躬他也禮貌地以鞠躬回禮。大伙兒再次深有感觸,紛紛抒發(fā)感想。我們所熟悉的論調(diào)——寒門再難出貴子,并非空穴來風。為什么當年恢復高考以來,多少農(nóng)家子弟“鯉魚跳龍門”,農(nóng)村出了多少狀元!可如今你再看看在高考中占優(yōu)勢的一方,不想感慨也難!造成當年的盛況,這可能跟“知青下鄉(xiāng)”息息相關。大量知青在農(nóng)村的生活經(jīng)歷,卻給當?shù)氐暮⒆觽儙砩钸h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反觀我們的教育,老師們是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呢?我想我還是做的很不夠,那么閱讀就彌補這一不足?!耙郧閯尤耍喿x跟進。”原來,讀書還可以這樣讀,從書本延伸到生活到社會,書本提供了一個視角,讓你更好地思考自己以及周圍事物。 在不斷的追問中得到啟發(fā),是我們今天每個人的收獲。至此,追問還未結(jié)束。 周校長話鋒一轉(zhuǎn):“你們注意到列車長了嗎?”好像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角色,只記得他經(jīng)常光顧瑪利歐的書報攤,照顧他們的生意,甚至不要找零。大家一致認為他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好人。但校長卻有他自己的看法:“有一個細節(jié),每次下班他都要經(jīng)過書報攤,總要買上一兩份帶回家。這是否就是他的某種需求?他的一種生活方式?無疑,他是熱愛閱讀的?!甭牭竭@個觀點,我們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所有人對感到耳目一新:什么?!還可以這樣切入?為什么我們的思維是那樣的單一?就不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人物?看來,我們進入了可怕的思維定勢而不自知,所以讀完一本書,坐在一起分享是多么地有必要!正是通過今天這樣別致的活動形式,思維碰撞出美麗的火花。“不走尋常路”,時時刻意練習,才有可能打開我們僵化的思維。 “共讀一本書”落下了帷幕,但并不意味著結(jié)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2017年12月26日 |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