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遠(yuǎn)離塵世的特性使得很多寺廟修建于偏僻險要的山野,看似岌岌可危的建筑,卻能屹立千百年而不倒這不得不感嘆古人智慧的偉大。塔云山金頂觀音殿被稱為天下最險道觀,無論是從工藝還是建筑難度上,可謂是鬼斧神工。.................................... 凌空翹首于萬仞絕壁之上,三面懸于萬丈深淵,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縫,仿若云端上的仙景。.......................................
................................................ 觀音殿雖不足6平米,但那一千六百多米的山頂高度,足以讓它仙氣縹緲,盛氣凌人!............................................................................................... 登上這金頂,就有一種暢游天宮中的感覺,將山底下的美景全都收入眼里。 ............................................... 據(jù)記載,懸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是一位叫了然的和尚設(shè)計(jì)所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xiàn)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 千百年的滄桑讓懸空寺曾經(jīng)遭受多次地震,卻安然無恙,更是被著名的國際周刊《時代》選為世界十大最不穩(wěn)定建筑。.............................................雖然在外人眼里看起來它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立木支撐起來的,其實(shí)在道下面的立木可以輕易地被晃動,根本沒有起到支撐作用,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shí)是沒有的。
攝影/鏡頭記憶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懸臂梁,這些懸臂梁都是由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鐵杉木制成的,質(zhì)地堅(jiān)硬,使用之前事先用桐油浸泡過,能起到防腐、防蟲的作用。在昌都丁青有一座連藏族人都感到陌生的寺院,很多人都只聞其名卻不知道它在哪,它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它也是全西藏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由于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jīng)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quán)的原始宗教,后來不得不讓位于佛教,到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這使丁青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qū)。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曾說過:“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緣分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過孜珠寺的,因?yàn)樗^偏遠(yuǎn)和險峻。以前,從山腳到山頂騎馬需要大半天時間,現(xiàn)在雖然修通了一條簡易公路直達(dá)寺廟,但也只能在天晴路況好時才能通行。孜珠寺也有個規(guī)模相當(dāng)?shù)奶煸崤_,并且這里的天葬是不允許外人看的。梵凈山金頂,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遠(yuǎn)眺金頂,恰似農(nóng)家蒸飯用的甑子,又像云海中高高聳起的一只巨大的驚嘆號,奇險無比。在金頂一座天橋飛駕兩山,兩邊各建有一廟,一邊供奉(現(xiàn)在佛)釋迦佛、一邊供奉(未來佛)彌勒佛。在明清時期就是聞名于世的佛教名山,每年都會有人來這里虔誠燒香拜佛。因山勢陡升,風(fēng)向變化極大,垂直上升氣流明顯,因此風(fēng)云奇幻,成為梵凈又一大奇觀。香爐寺,因其山下那刀劈斧削般的巨石形如香爐,所以得名。寺廟亭堂跟石頭城最外圍的絕壁僅隔著幾米遠(yuǎn)的距離,它獨(dú)自矗立在一塊周長15米左右的巨石之上,通過一小木橋與石頭城連接。這座建于明朝的小小寺廟,在泱泱佛教的中華大地,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卻像一顆珍珠、一顆鉆石,奪人眼目。從香爐寺望向西南的方向,突兀著屹立了一塊獅頭巨石,因?yàn)樗闹軣o物,只有這一塊巨石矗立,就好像是天外飛來之石,因?yàn)槿藗円卜Q“飛來石”這兩座千年寶塔坐落于承德市區(qū)的西南方向。在那里有兩個巨大的巖柱排列,巖柱高聳陡直,在兩柱峰頂又各有一座磚塔,所以這兩座巖柱被命名為雙塔山。在清代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便提到了雙塔山,他在書中寫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曾經(jīng)命守吏修建木梯,登頂查看過。由于歷史典籍的缺失,磚塔內(nèi)許多的文化現(xiàn)象現(xiàn)在也無從考證,至今磚塔留給世人的仍是一個個待解之謎,也許在以后會有定論吧。北峰較為粗大,南峰則上粗下細(xì)、看起來有些“搖搖欲墜”。兩座石峰四面均為陡峭的丹崖絕壁,高不可攀,近代以來尚未有人僅憑人力成功登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