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六味地黃丸”,而且“六味地黃丸”還有很多的忠實粉絲。“六味地黃丸”從發(fā)明至今有上千年的歷史,經(jīng)過上千年的臨床實踐,經(jīng)久不衰,并衍生出了強大的“地黃丸”家族。今天,一一道來。 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 【桂附地黃丸】又名【金匱腎氣丸】,這是“地黃丸”家族的鼻祖,出自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由肉桂、附子、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用于腎陽不足,腰膝酸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這是“地黃丸”家族的超級明星,出自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由“桂附地黃丸”改制而來,由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知柏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知母、黃柏兩味藥而成,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杞菊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枸杞子、菊花兩味藥而成,具有滋腎養(yǎng)肝的功效,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fēng)流淚,視物昏花。 麥味地黃丸 【麥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麥冬、五味子兩味藥而成,具有滋腎養(yǎng)肺的功效,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 歸芍地黃丸 【歸芍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當(dāng)歸、白芍兩味藥而成,具有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的功效,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zāi)垦#Q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明目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枸杞子、菊花、當(dāng)歸、白芍、蒺藜、石決明六味藥而成,具有滋腎,養(yǎng)肝,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fēng)流淚。 做個總結(jié),既然是“地黃丸”家族,所以以上中成藥都具有滋養(yǎng)肝腎的作用都有,桂附地黃丸偏于補腎陽,六味地黃丸偏于補腎陰,知柏地黃丸偏于治陰虛火旺,杞菊地黃丸偏于治陰虛所致頭目疾患,麥味地黃丸偏于治肺腎陰虛,歸芍地黃丸偏于補陰血,明目地黃丸偏于養(yǎng)肝明目。 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方劑加入到“地黃丸”家族中,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