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玉和晴雯襲人 晴雯和襲人,是《紅樓夢》中一對難得的佳人。二人性格懸殊,一個風(fēng)流靈巧、鋒芒畢露,一個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二人長相也給人以不同的感覺,一個是典型的美人,水蛇腰,削肩膀,眉目似林黛玉,被稱為“狐媚子”;一個看著粗粗笨笨,模樣不及對方,卻是個出了名的賢人。評點者稱“晴有林風(fēng),襲乃釵副”,故而人們常常將二者拿來比較。鑒于對襲人人品的懷疑,很多人認(rèn)為,晴雯之所以被攆,皆是因為襲人向王夫人告了密。 襲人與王夫人 說襲人有很大的嫌疑,在文中的確隱隱有些線索。從襲人建議王夫人讓寶玉搬出大觀園開始,她開始徹底得到王夫人的器重,成為王夫人眼里的“姨娘”,連月例銀子也比別的丫鬟多了很多。而且王夫人在攆走四兒的時候說:“可知道我身子雖不大來,我的心耳神意時時都在這里。難道我通共一個寶玉,就白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也似乎將王夫人安排在寶玉身邊的“線人”指向了襲人。還有晴雯被攆后,寶玉哭著問襲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也懷疑是襲人告的密。 其實筆者認(rèn)為,襲人雖然名為“襲人”,也確實曾有“襲人”之舉——比如芳官和四兒的被攆就與襲人脫不了干系。但是,晴雯的被攆,卻未必是襲人做的孽。 一、襲人要對晴雯動手,機(jī)會不止這一次。 晴雯和寶玉拌嘴 有一次,晴雯不小心把扇子跌了,被寶玉一頓數(shù)落,晴雯也很不甘:“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還順帶夾槍帶棒地諷刺了寶玉和襲人之間的“秘密”。把個寶玉懟的“渾身亂戰(zhàn)”,就要立馬攆她出去。 還是襲人死勸住了:“好沒意思!真?zhèn)€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認(rèn)真的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這會子急急的當(dāng)作一件正經(jīng)事去回,豈不叫太太犯疑?”還和麝月、秋紋等人一起跪下來勸寶玉,這才止住。如果襲人當(dāng)真想讓晴雯馬上走,竟可不必做此“畫蛇添足”之舉,她就不勸寶玉,旁人也不會覺得怎么樣。 二、襲人根本看不起晴雯,不覺得她具有威脅性。 晴雯與寶玉 晴雯將死之際,寶玉以海棠花為讖,竟被襲人一頓搶白:“那晴雯是個什么東西,就費這樣心思,比出這些正經(jīng)人來!還有一說,他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便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還輪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 襲人自恃自己已得王夫人首肯,又與寶玉有肌膚之親,在下人中又頗得人心,是“名副其實”的大丫鬟,故而對于寶玉將海棠比作晴雯十分不滿。在她眼里,這一切都是需要“等級”的,什么都不能越級。既然如此,多一個晴雯和少一個晴雯,對她來說沒有太大威脅。 寶玉和襲人 再者,在晴雯被攆后,寶玉建議襲人把他們“常時積攢下的錢,拿幾吊出去給他養(yǎng)病”。
從這些話來看,襲人若因晴雯嘴快而惱晴雯,除之必然大快,更不必多此一舉。 三、晴雯平日里行事太過張狂,在賈府這樣的地方,本來就有很大的隱患。 晴雯撕扇子 《紅樓夢》中寫到晴雯被攆之前,晴雯的形勢可以說非常不妙。
當(dāng)日現(xiàn)場一共三個人,對晴雯的印象都非常不好,沒人愿意為她說好話,皆因她平日不像襲人一樣懂得做人。所以王夫人立馬叫了晴雯來問話,以印證自己的猜想。可惜,即使晴雯巧妙應(yīng)對,還是在劫難逃。 王善保家的告倒晴雯
這也是她運背,在王夫人面前,除了寶玉,上上下下幾乎沒人說她好話,尤其得罪了以王善保家的等一干下人,那幫婆子添油加醋,必定要置晴雯于死地而后快。 事實上她跟寶玉沒什么,反倒被疑心“有什么”;而與寶玉明明“有什么”的人,反被認(rèn)為“沒什么”。所以晴雯被攆后,寶玉大哭:“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賈寶玉 畢竟,像司棋、入畫等人的被攆,一方面是自己的確犯了事兒,另一方面是主子也不愿意維護(hù),故而被攆也是無可厚非。而在“抄檢大觀園”這件事中,晴雯干凈利落,光明磊落,她“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覺沒趣,看了一看,也無甚私弊之物?!?/p> 抄檢晴雯 但是,在王夫人這一邊,即使晴雯真的沒什么,她也要防著“有什么”。
在她回話賈母要攆晴雯的理由時,其實也是這種意思,故而引出賈母感慨,說寶玉“只和丫頭們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xì)細(xì)查試,究竟不是為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p> 賈寶玉和薛寶釵 男女大防,才是他們擔(dān)心的重點。畢竟,邢夫人來找王夫人挑事兒的時候,手里拿的可是繡春囊。 可見在當(dāng)權(quán)者心里,真相不重要,感覺是什么才重要。 總之,“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以晴雯這樣的性格,鋒芒畢露,若不是“聰明靈巧”,在賈府這樣連林黛玉都認(rèn)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的嚴(yán)酷生存環(huán)境下,恐連抄檢大觀園的日子都活不到。
晴雯之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