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說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及金庸,在上個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金庸、古龍、梁羽生和溫瑞安,被譽為“武俠小說四大宗師”,其中,金庸與古龍的武俠小說,影響力最為廣泛,當(dāng)時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小說” 金庸武俠,一共十四部長篇,一部短篇《越女劍》,這十五部小說中,虛構(gòu)出一千多位角色,這些角色,大多有來龍,有去脈。以筆為劍,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完整的江湖。如果問武俠小說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答案是——劍。無劍不成江湖,劍被賦予了劍魂,劍具有殺傷力,象征著武功,武功在惡人手中,則是為禍天下,武功在大俠手中,則是懲惡揚善。 那么,金庸武俠中的十大劍法,又是哪些呢? 劍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境界,前兩個境界是有劍境界,最高境界則是“無劍”,從劍魔獨孤求敗留下的劍冢中可以看出大概,劍魔早年時,用的是一把利劍,原著中道:“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保浯斡玫氖亲限避泟?,由于紫薇軟劍太過鋒利,因此誤傷義士,被獨孤求敗丟棄山谷。最后,獨孤求敗用的是玄鐵重劍,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從以上三把佩劍可以看出,劍法愈加高強,佩劍愈加不會鋒芒畢露,從利劍到無鋒的玄鐵重劍,是劍法質(zhì)的飛躍。但是,無論是利劍、紫薇軟劍還是玄鐵重劍,都是屬于“有劍境界”,獨孤求敗生平的最后一把佩劍,是把木劍,此時的獨孤求敗,已經(jīng)達到了“無劍境界”,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因此,對于金庸武俠的十大劍法,可以分為“有劍”劍法和“無劍”劍法,“無劍”劍法便是達到無劍勝有劍,殺敵于無形的境界。 七大“有劍”劍法,分別是:“哀牢山三十六劍”,這套劍法,在《射雕》中曇花一現(xiàn),這是一套精美和剛猛相輔相成的劍法,招式十分之凌厲,只是很容易被讀者忽視。“達摩劍法”,少林派是武林的中流砥柱,其壓箱底的武功,便是少林七十二絕技,這套劍法,便屬于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全真劍法、玉女劍法”,無論是全真派,還是古墓派,都是以劍法聞名天下,除此之外,全真派則擅長內(nèi)功,古墓派則擅長輕功,全真劍法和玉女劍法是可以相提并論的,因為二者結(jié)合,便是實力強大的雙劍合璧。“辟邪劍法”,《笑傲江湖》中的武林秘籍,葵花寶典首屈一指,而辟邪劍法則是來自葵花寶典。“重劍心法”,在神雕的輔助之下,楊過研習(xí)了重劍心法,再出江湖,武功震煞眾人,這套劍法,也是獨孤求敗留下的。“太極拳劍”,《笑傲江湖》中,再提及過張三豐的劍法,張三豐曾經(jīng)有佩劍武當(dāng)劍,而當(dāng)時的張三豐,并沒有達到無劍的境界,倚天中,他又獨創(chuàng)了“太極拳劍”,筆者認(rèn)為,太極拳劍來自太極拳,是接近“無劍境界”的存在。 金庸武俠中,有這三套劍法,是達到了無劍勝有劍的最高境界,它們分別是:獨孤九劍、六脈神劍、越女劍法。 這三套劍法,幾乎都是劍氣傷人,殺敵于無形不在話下,都是萬劍之上,武林至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