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王線小舜江段·孫勇軍提供) 日鑄古道 (日鑄嶺古道) 1938年的日鑄古道,宋紫佩拍攝 (日鑄嶺古茶亭) 平王線開通 60、70年代勞動場景(上旺,富盛鎮(zhèn)提供) 
 
 (老平王線最險處,俗稱雞子巖頭)  趕車人 
 
 (城北橋汽車站) 
 (2016年大雪中的日鑄嶺老平王線)  公交化運營 
 據(jù)王化第一代小客運司機宋國裕師傅回憶,他從1997年開始在平王線開小客運,因招手即停,俗稱“招手車”。開始時期招手車和大客車同時存在,無非一個到汽車東站(后至汽車南站)、一個到城北橋,之后,大客車逐漸退出平王線、改為4輛招手車,終點站隨后也變更至平水。此后,紹興市開始在紹興縣進行農(nóng)村客運公交化改造,顧名思義,就是把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農(nóng)客進行收購,換開公交。 
 2008年8月底,“招手車”退出平王線,隨后平水至王化501路公交車正式開通。此后,公交班次不斷增多,并于近些年開通了平水經(jīng)王化至湯浦、至王壇的支線。2012年12月25日起,501路實現(xiàn)無人售票,票價執(zhí)行1元1票制,乘客除了投幣乘車外,也可刷公交IC卡乘車。 公交化讓王化百姓出行更加便捷、也更加實惠。 
 (503 平水-湯浦)  道路優(yōu)化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湯浦水庫建造,原有的王化到王壇段進行了改道,由西岙口經(jīng)太平里,翻太平嶺進入王壇,下店、下堡、丁岸、徐后等熟悉的名稱不再有。 
 (未鋪柏油前的道路) 90年代后期,在上級部門支持下、在眾多王化鄉(xiāng)親和企業(yè)家的捐資下,平王線實施了路面沙改油工程。其中第一期工程改造路段10公里、投資180萬元,于96年底完工;第二期工程99年開始,投資140萬元,改造路段8公里。王化片企業(yè)和村民共捐資126萬元,其中時任托普集團董事長的宋如華先生個人出資30萬元。柏油路面改造完成后,平王線從此不再是塵土飛揚、道路坑坑洼洼的局面,開車舒適性大幅提高,住在公路邊的居民也無需門窗緊閉了。 
 (樹立在寺前車站前的石碑,宋潔攝) 但崎嶇蜿蜒的日鑄嶺,還是成為王化走向大山外面的最大障礙,很多人為此不愿坐車出門、亦或是出去了不太愿回來,不少在外親戚因為坐車不便、也減少了走親戚的次數(shù)等等。交通的不便極大的阻礙了王化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蜿蜒崎嶇的老路 祝昌峰攝) 為此,山區(qū)人民多次在不同場合呼吁各級加快啟動王化日鑄嶺隧道建設(shè),特別是楊學(xué)夫、袁啟淼、沈忠勇、宋興隆等縣、鎮(zhèn)人大代表連續(xù)十年在三屆縣、鎮(zhèn)人代會上提出加快建設(shè)王化日鑄嶺隧道的建議,引起了紹興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王化日鑄嶺隧道工程于2006年被列入紹興縣“十一五”規(guī)劃,2008年9月25日正式啟動,總投資9500萬元,是當時紹興縣最長的一條隧道。 
 (日鑄嶺隧道通車 徐德寶攝) 
 (日鑄嶺隧道通車 徐德寶攝) 
 (2016年道路改造中) 自2016年上半年開始,全路進行拓寬工程,平王線道路寬度由原來的5.5m左右拓寬至7m、部分路段甚至達8m,個別路段還進行了改道;同時全路段做好排水、護欄和路燈等配套工程,道路沿線還配套建設(shè)了多處停車場,2016年底道路工程基本竣工(個別路段到2018年底完工),至2017年5月路燈亮化工程也已完工。 改造前 
 
 現(xiàn)如今 
  致富路 
 
 
 
 
 (小舜江畔網(wǎng)紅水杉林) 昔日的日鑄嶺古道,讓康王駐蹕于此、成就“王道”故事;讓珠茶集散于此、鑄就“平水珠茶”。 而今的日鑄嶺隧道,讓在外游子回家不再是難事,可以?;丶铱纯?;讓寄情山水的游客,覓得了世外桃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