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鄧文祥 二、金彈子的繁殖方法 金彈子雌雄異株,品種多樣,雌雄參半,但有發(fā)育良好的雄株個體能產生少數復性花序,在雄花中開出1朵雌花,結出果實,并能長出秋花秋果,所以并不能完全以是否掛果來確定其雌雄。 從樹形、樹干皮色、葉形、葉色、葉脈也都很難準確斷定樹樁的雌雄,只有觀察金彈子的花朵,才能準確區(qū)別雌雄。雄株開花,每個葉芽下有多個花朵,花形像小燈籠,花蒂無爪,花朵張開可見雄性花蕊和花粉;雌株每個葉芽下只有一至二個花朵,形體比雄花大,四葉花爪包著花心為三角形,花開后花爪張開像柿子花一樣,花朵里面可見幼果。 在金彈子盆景創(chuàng)作過程中,嫁接是最常見的技巧,能在需要的部位嫁接上枝條,改變金彈子果實的形狀與色澤,增加觀賞價值。雄株亦可通過嫁接換冠掛果,一般嫁接2一3年后就開始掛果,迅速且植株性狀穩(wěn)定。 嫁接方法一般采用芽接和枝接法,在全國絕大部分地方可于5月上旬前后進行。以盆栽金彈子枝接為例,僅保留原樁上待嫁接健壯枝條3-5個,其余枝條從基部刪剪去,對保留的枝條作強度縮剪,只保留基部的4cm-5cm。 用鋒利的切接刀沿橫斷面正中心縱劈一刀,剪口深度約2cm,然后剪取已達掛果年齡雌株上的粗壯枝條,粗細與嫁接的砧木枝條相仿,最好為帶頂芽的,長度約5cm,其上約有4-5個腋芽。接著用消過毒的刀片削去接穗基部兩側的皮層,削面長約2cm,與砧木劈口深度相當,削至露出木質部為止。 再把削好后的接穗基部楔形端 約過20多天再搬放到稍有陽光處,半個月方可摘去塑料套袋,將其搬到有較好光照的場所。到了6月下旬,當發(fā)現砧穗接合部愈合較好時,再解開扎帶,用手掰去砧木上萌發(fā)出的嫩枝嫩芽,注意還應保留1-2個雄性枝,以利于來年植株的可以同株開花傳粉,增加坐果成功率。 播種和扦插繁殖也是培育中、小金彈子盆景素材的優(yōu)良方法。金彈子的種子繁殖技術并不復雜,可在春節(jié)后,摘下已成熟的果實,取其種子,淘洗干凈,晾干,在4月上旬用30-50℃熱水浸泡48小時后撈出,放入能瀾水的容器中,蓋上濕紗布,每天澆水3次,水溫在25℃左右,直至種子破口發(fā)芽。 隨后將破口種子種在苗床上或花盆內。基質最好用疏松透氣的營養(yǎng)土或草炭土,保搏即可。出苗后,可適當澆施較淡的液肥,促進生長。由于是異花授粉植物,用種子播種的植株葉形、果形、果色等會出現較大的性狀變異,在移植栽培時需要仔細甄選。 金彈子進行扦插繁殖,能保證后代性狀不變,同時明確維雄植株,且時效較快速,有利于培育中、小型掛果金彈子盆景。不論是當年新枝,還是老枝都能插活。 插活的關鍵是注意季節(jié),即每年的四月中旬,其次要保證插床環(huán)境潮濕和插枝的新鮮,有條件可把插床放在全日照地方,白天給插床噴霧,晚上停止。沒有條件都可把插床放在敞亮、通風、半陰半陽處,每天用噴霧四次可保證金彈子扦插技的成活率。 用扦插枝做小盆景三年后就可掛果,枝干也較虬曲老練,也能保證植株的性狀不發(fā)生改變,是批量化創(chuàng)作中小型盆景的最佳繁殖方式。 2018年7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