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地點:無錫尚賢湖濕地 尚賢河濕地也是我很久以來想要去的公園,雖然地處無錫市民中心不遠,但交通著實并不方便,所以也就遲遲未能成行。從巡塘老街拐出來的時候,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路口有一個指示牌,才知道原來尚賢河與巡塘古鎮(zhèn),隔路相望,近在咫尺。 既然到了地頭,那就絕對不會有不去的道理。所以,很自然地拐進了尚賢河濕地公園,進門就是一座長賢橋,走過一座長賢橋,又是一座,第三座還是名叫長賢橋。 雖然連接了幾條條河流,但橋名卻只有一個,橋的風格也是一脈相承,除了中間的一座呈拱形,兩邊的橋則是平橋。不知道是為了保持風格的統(tǒng)一,所以連名稱也統(tǒng)一了,還是懶得再為橋想個名字。 尚賢河濕地是一個新興的濕地公園,于2013年9月動工建設,是開放式濕地公園,是太湖新城中最重要的公共綠地,將新城的中心與太湖聯(lián)接了起來。 站在長賢橋上,一邊是新建的巡塘南橋,另一邊則是粼粼的波光。雖然風光還算宜人,但走出去似乎沒多久就到了頭,然后左拐,球場一側是個很大的農場。 不知道是上一季剛剛收成,還是這片區(qū)域還沒有完全平整,隔著柵欄只能看到一片荒地。尚賢河的北端是梁塘河,南接太湖,總長約八公里。 親水平臺旁的水杉赭紅著葉片,這是寒冬里最靚麗的顏色。不過水域面積并不是太大,環(huán)秀亭是個四方的亭子,有長椅可供休息。 湖岸邊有一片沙灘,大約是因為是冬季,盡管是寒假期間,也并沒有看到休閑的市民帶著孩子在這里玩沙弄水,所以湖邊的水上游樂設施,也就乏人問津了。 我有點意興闌珊了,大約是多次向往卻未能成行積累出了太大的期望,所以看到這個小小的公園不免有點失望。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繼續(xù)往南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濕地公園大有乾坤。 圍繞著八公里長的尚賢河打造出來的濕地公園,是無錫地區(qū)近年來一次性投資最大,也是實施面積最大的綜合性開放式城市生態(tài)濕地公園,怎么可能只有區(qū)區(qū)一方湖泊的范圍而已。 今天天氣實在很爭氣,冬天難得明媚的陽光灑在河面,除了主河道外的水域星星點點,遠遠地看去竟然像是泛著藍寶石般的光芒。
小時候學美術的時候有一種顏料叫湖藍,我一直很不明白,明明看到的湖都不是藍的??吹竭@片水域的時候,我明白了,所謂的湖藍、海藍,真的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顏色。
湖邊停泊著一雙小船,應該僅是為了造景,營造出一種自然的野趣,讓我不由得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句來。
再往南行,過橋是尚賢河二期。原來我以為已經心滿意足的濕地公園,遠遠還沒有到邊緣部分呢。一路上少有游蹤,專辟的自行車道很寬闊,這時候最想要的就是一輛自行車??!畢竟,我們已經走出來有不少路了,可是自從錯過一輛小鳴單車后,竟然再沒有“撿”到共享單車,只能勞動最原始的“十一路”繼續(xù)往前走。
湖畔柳枝很柔軟,但因為未綻新芽,總覺得少了那么點裊娜的風姿。好在濕地公園永遠少不了綠樹成蔭,所以雖然地廣人稀,也不至于單調無聊。
除了自然風景,也不乏一些人工的建筑,比如垂虹橋、清碧亭……雖然是新建的,但也頗有古典的韻味。親水平臺探入湖中,迎著旭日,吹著暖風,完全感受不到冬日的寒意。
整個濕地公園的市政道路、景觀綠化和湖區(qū)面積分別為4.5公頃、22.1公頃、16.9公頃,水域面積很廣,所以一路上也走了好幾座橋,不過大多無名。景觀綠化很不錯,據(jù)說栽種了很多種植物,但是寒冬季節(jié)里,實在看不出多少品種。如果到了春暖花開,想必會繁華成錦。
在一條道路的兩側,我竟然看到了兩排櫻花樹。看來,來年賞櫻,又有好去處了??!
據(jù)介紹,尚賢河濕地工程榮獲全國“優(yōu)秀園林綠化工程獎”的最高獎,雖然冬天的景色有點單調,不過空氣質量絕對OK。就是公園實在太大,而我們僅憑兩條腿,盡管體力向來不錯,走到出口的時候也覺得兩腿有些酸脹了。
看了一下手機自帶的健康數(shù)據(jù),從巡塘到尚賢湖,竟然走了三萬余步,十九余公里。難怪啊……
自由行:無錫尚賢湖濕地 2月暮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