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歐媽媽 來源:課堂內(nèi)外小學段原創(chuàng) 記憶中的課間十分鐘,是孩子們剛聽到下課鈴響,就迫不及待地沖出教室,在操場上瘋跑,在走廊上三三兩兩地做游戲,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如今的課間十分鐘,卻變得越來越安靜…… 操場上看不見嬉笑打鬧的孩子,走廊上空空蕩蕩,教室里有的孩子在埋頭苦讀,有的在蒙頭大睡。 一項調(diào)查顯示,75.2%的受訪家長稱身邊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xiàn)象普遍,而且在小學中最為突出。 有家長表示“幾乎沒聽到孩子說過有關課間玩耍的趣聞”。 這一現(xiàn)象也引起了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怒斥: “課間十分鐘,鴉雀無聲,連課間都很難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樣支撐一個民族的健康?” ![]() 中小學課間十分鐘![]() 為何越來越安靜?“鴉雀無聲的課間十分鐘”現(xiàn)象,在全國各地都很普遍。 一些學校規(guī)定,除了喝水上廁所,孩子們不許下樓。 知乎上有網(wǎng)友爆料,上海某學校為了讓孩子課間不出教室,甚至讓孩子盡量少喝水。 家長在論壇上吐槽,天津某小學下課后,老師不讓孩子到操場活動,只能待在教室里。 還有的家長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小學生下課居然不能鍛煉了,運動器械也不能帶到學校。 上課40分鐘,下課接著在教室看課外書。 學校有文明班級評比,如果在走廊里嬉戲跑動,就會扣分。 孩子就這樣被“圈養(yǎng)”在教室里,一天活動的最大半徑是班級、過道、衛(wèi)生間。 怪不得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比體育老師更卑微的,是沒有課間十分鐘的學生。” 一位家長無奈地說,雖說開學是“神獸歸籠”,但孩子一整天都被關在籠子里,感覺像是在坐牢。 這種鴉雀無聲的狀態(tài)難道是孩子們自愿的嗎? 顯然不是。 背后原因其實是學校為了保證學生在校安全,避免發(fā)生意外傷害,而做出了一系列規(guī)定。 這些規(guī)定最常見的有: 不準在室內(nèi)大聲說話或談笑;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同時對力量的控制能力弱,發(fā)生磕磕碰碰很正常。 但一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在學校受了傷,去學校討說法,甚至索要巨額賠償。 老師怕出意外,學校怕?lián)熑?,就只能采取“保守”的管理方式,嚴格限制課間活動范圍、活動強度。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解釋說: “怕學生一旦動起來就容易受傷,現(xiàn)在所有學校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凡是有可能會讓學生受傷的活動,包括體育課里一些必須要上的,比如說前滾翻、后滾翻、跳馬,都取消了,這個也可以說是因噎廢食吧。” 因噎廢食,過度保護,使得孩子的天性被壓抑,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 “課間圈養(yǎng)”危害大!不少家長都會懷念我們小時候的課間十分鐘,跳繩、跳房子、踢毽子、打彈珠,可以放肆地撒歡兒。 而現(xiàn)在的孩子真的挺可憐的,有時候在教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視野所及就是教室那一方天地。 安全倒是安全了,但是有許多比磕磕碰碰更可怕的危險會找上孩子…… 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一針見血地指出: “現(xiàn)在青少年的胸圍越來越寬,肺活量卻越來越小;身材越來越高,跑得卻越來越慢;體重越來越大,力量卻越來越?。恢橇﹂_發(fā)越來越多,靈敏素質(zhì)越來越弱……”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可能導致這些惡果!
目前,我國小學生近視率為40%,初中為70%,高中為80%。全國中小學生近視人數(shù)超過1億人,情況非常嚴峻。 眼科專家普遍認為,防治近視,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學生每天至少有2小時戶外運動。 孩子們上課一直盯著黑板或投影儀,下課又被“圈養(yǎng)”在教室里,戶外活動時間嚴重不足,眼部疲勞得不到緩解,導致近視高發(fā)。
教育部最新數(shù)據(jù)表明,2020年中小學生肥胖率超過10%。也就是說,每10個孩子里就有1個“小胖墩”。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到2030年中國兒童超重肥胖人數(shù)或?qū)⒊^5000萬! 孩子們課業(yè)負擔重,本就缺乏充分的體育鍛煉,現(xiàn)在連課間十分鐘的鍛煉都不能保證,從而導致了肥胖率的上升。
我們都有一個感覺,就是現(xiàn)在的孩子吃得越來越好,長得越來越高,但體質(zhì)卻越來越弱…… 孩子參加運動后猝死的悲劇時有發(fā)生: 湖南長沙的14歲學生,在參加學校的1000米體測時,倒地猝死; 醫(yī)生解釋,有的孩子平時不怎么動,突然的劇烈運動便可能引發(fā)猝死。 事實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已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每年至少有200多萬人因久坐少動而死亡。 《體育運動醫(yī)學科學》期刊指出: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椅子上的人,心臟病發(fā)的幾率比常人高出54%。
如果一個人久坐不動,不僅身體會出問題,精神也會出問題。 英國一項研究表明,久坐不動或許增加青少年抑郁風險。 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抑郁傾向。 微博上有人提出疑問: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問題? 一位心理醫(yī)生回答道: 其實過去的孩子壓力也不小,但他們往往都有發(fā)泄的出口,去外面跑一圈,和小伙伴們打打鬧鬧,什么不開心都煙消云散了。 是啊,現(xiàn)在的孩子連課間十分鐘的玩耍都被剝奪了,壓力無處釋放,因此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風險也就增高了。 ![]() 中小學生的“福音”來了![]() 9月1日正式執(zhí)行幸運的是,“課間十分鐘鴉雀無聲”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 今年6月,由教育部頒布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第二章第八條規(guī)定: 學校不得設置侵犯學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
此《規(guī)定》將于今年9月1日開始施行。消息一出,家長們表示終于能放心了! 此外,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zhì)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則進一步強調(diào): 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nèi)、校外各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有了政策支持,相信今后孩子上學不用再那樣壓抑了,孩子們能更好地享受課間的十分鐘時間,校園又能恢復往日的歡樂和活潑。 課間十分鐘并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 那么在課間十分鐘里,孩子們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孩子們可以在下課時去操場跑一跑、跳一跳,或者跟同學打打鬧鬧,這樣簡單的動作便可以讓身心得到放松。 俗話說:“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十年后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边m當運動不僅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韌性。
在校園里,除了學習,孩子們也有社交的需求,課間便是孩子們聯(lián)絡感情的最好時機。 在課間,孩子們通過做游戲、聊天等方式結(jié)交朋友,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有利于他們提高溝通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
孩子們可以利用課間時間整理上節(jié)課的書本,準備下節(jié)課所需要的物品。 這個過程既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增強邏輯思維能力。
那些在課間十分鐘繼續(xù)埋頭苦讀的孩子,以為自己在“爭分奪秒”,其實他們不懂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在課間緩解一下大腦的緊張壓力,動靜結(jié)合,反而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把孩子們從教室里拉出來,已經(jīng)刻不容緩!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一些變化: 比如以后體育不只是三四十分了,將可能變成100分甚至150分,體育課要和文化課一樣布置作業(yè); 比如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出臺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從法律層面對事故各方責任進行了嚴格界定,為校方管理松了綁; 比如不少學校已經(jīng)漸漸意識到課間的重要性,正在嘗試性地為孩子們提供安全又有益的課間十分鐘。
讓課間十分鐘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絕非只是學校的事,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理解。 如果我們一味地保護孩子,不希望孩子受一點兒傷,從而把他們關在家里、教室里,那么他們也就失去了快樂來源,失去了活力,最終只會變得死氣沉沉、脆弱不堪。 請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吧! 讓他們?nèi)ロб獾乇寂?,開心地玩鬧,看看太陽,也經(jīng)受風雨,也許會磕磕碰碰,但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成長? 并分享給身邊更多人,衷心地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享受課間十分鐘的樂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