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多天的橙色預警,每時每刻都能看到的爆表指數(shù)。手機上的天氣APP長久的提示,令我們開窗也成了奢侈。
保定是一個冷的很慢的城市。高中地理老師告訴我們,大氣的保溫作用很重要,夜晚大氣層越厚,保溫作用越強。我們不斷呼吸著PM10,PM2.5,在保定的室內(nèi),感慨這里昏黃的天空與烏灰的空氣。很少有人在報考的時候考慮到天氣這個因素,所以不管是從哪里來到保定,必然都無法后悔。
來到保定,發(fā)現(xiàn)每一天的霧霾之嚴重,似乎侵入了這里的水、人們的肺,蘊藏在了人們的眼中。人們熟悉了這樣的霧霾,模糊的高樓幢幢成為了習慣。習慣了仰望天空的時候灰蒙蒙的天空,習慣了夜晚的天空沒有一顆星星,習慣了告訴自己這個時節(jié)口罩是必須品。保定人生活的如此頑強。
中國人在近兩年的空氣污染中伸展腰肢,懷念過去的清新空氣,疑惑環(huán)保政策究竟實施在哪里,也如小強一般頑強的包裹嚴實在PM2.5中存活。我們也在問天問地問自己:我們的空氣,到底怎么了。
在無數(shù)的咒罵與疑問中,大會召開,工業(yè)搬遷,整治措施不斷提出。又是高中老師告訴我們,中國正在走一百年前歐美國家走過的老路。
于是這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釋,空氣污染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然經(jīng)過。這理論恰似毀滅之后才能獲得新生,跌倒后才有重新爬起的機會一樣。然而究竟是中國硬件不足以致霧霾必然產(chǎn)生,還是國人內(nèi)心缺少反思使得霧霾無奈出現(xiàn),相信每個人心中還是有所思量。
一呼一吸之間,除了專家,沒有人會真正計算我們的肺究竟遭受多少污染。每個人都渴望著過上高品質(zhì)的生活,有房有車甚至成為現(xiàn)代結(jié)婚的條件。于是房子越來越多, 房價被炒作被抬高,在遙遠的郊區(qū),空無人煙的“鬼城”成為了城市的累贅。被無人選購的樓房占去的大片土地,曾是茂密的樹林郁郁蔥蔥生長的地方。森林全無,濕地減少,水泥瓦礫聳入云端,“地球之肺”慢慢枯竭。你看,樓盤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尚且如此,而汽車尾氣,永遠是空氣污染的重大課題。
普通的住行已是剝奪清新空氣的兇手之一,那么人為的工業(yè)污染哪堪計算。
如此看來,人們既渴望有房有車,又要求好的空氣質(zhì)量,這兩個愿望是相悖的。在上決策者制定政策,在下百姓愿望需要全部滿足。人們總是在抱怨,抱怨著生活,抱怨著政策,抱怨著環(huán)境。也許有些時候,延遲愿望的滿足,也會成為提高生活品質(zhì)的方法。然而現(xiàn)世的幸福是自己爭取而來,很少有人會在買車前想一想,自己的新車會給交通、空氣增加什么樣的負擔。這樣為家為愛為自己,道路上每天都有新車出現(xiàn),4S店總能笑臉逢迎。
秋日連續(xù)的爆表伴隨著連續(xù)的高溫,而霧霾消散的時候,恰恰是溫度即將下降的時候。而溫度下降的時候,秦嶺淮河以北的大北方又要開始燒煤提供暖氣了。如此循環(huán)往復,冬季
些微的陽光也無法穿透那一層綿綿大氣,普照蕓蕓了吧。
呼吸之間,俯仰旦夕,是不是再過五十年中國的歷史軌跡走得形如歐美,空氣質(zhì)量才會有所改善?到那時,人們的鼻口心中是不是不那么快充滿雜物以致陣痛?未來不得而知,我也是個只能爭取現(xiàn)世幸福的俗人,搶到口罩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