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趨于自然。睡覺睡到自然醒來,鳥在窗外嚷嚷,雞啼狗叫鵝嘎嘎著。它們將夜幕扯開,我也跟著起床。每日5點半,不用看表,準(zhǔn)準(zhǔn)的。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庭院,菜園,果園。閑下來在書桌旁坐下,讀書,寫字,找樂。不想豬肉鵝掌,不想外出買菜。順便菜園繞一圈兒,雞棚撿兩個笨雞蛋,或大米或面條,或攤個黃黃的雞蛋餅,10分鐘就是飯。忙時干活,閑了伺弄自己的愛好。夏晚搖著蒲扇院中乘涼,冬天守著火爐,火爐上放些花生、核桃、大棗或者點心,邊吃邊暖著身子,暖著腳,暖著我的老寒腿。我沒有城市人喝茶的習(xí)慣,春天地里隨便找些蘆根,蒲公英,春夏之交采些桑葚,不用茶壺,粗瓷碗一泡,濃濃的自然況味。幾十年總是忙忙碌碌,生活無規(guī)律。白天被橫纏豎饒的事拴綁著,晚上才有時間將自己的愛好顯擺。熬夜到夜里12點下1點算是正常,躺床上睡不著又起來,多年積累落下一身毛病。現(xiàn)在,身居田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簡單而有韻律。最高興的是,我這從來不知愛惜自己的人也開始注意養(yǎng)生了。奶粉不能斷,晚上睡覺不超過11點,每天吃一個蘋果。睡覺前用按摩儀按摩頸椎,一天都不會落下。要睡了,將充好電的暖寶放進(jìn)被窩,讓那雙患有腕管綜合癥的手倒替班輪流熱敷,還別說,連同去年神針曹青霞醫(yī)生扎針,這雙麻疼達(dá)17年之久的手竟然基本痊愈,真是奇跡。經(jīng)過適宜勞動,腿腫的毛病消失了,腿也比原來好了許多。這些都是我定居果園以來的最大收獲。生命在于運動,年歲大了,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對身體倒也有益。生活簡單身體好,復(fù)雜問題簡單化煩惱少。踩著庭院,菜園,果園三部曲,一日三餐,五谷雜糧。我覺得:就這樣簡簡單單生活挺好!作者簡介:劉乙蘇,生于1952年4月,祖籍邢臺縣龍泉寺鄉(xiāng)落峪村,退休干部。2013年開始業(yè)余創(chuàng)作散文,雜感百余篇,其中40余篇在《老人世界》《河北農(nóng)民報》《邢臺日報》《牛城晚報》《邢周報》發(fā)表。散文《婆婆的心里話》獲2015年全國報紙副刊三等獎,并被收入《中國報紙副刊優(yōu)秀作品集萃》一書。與老伴合著的《大山兒女》于2017年11月結(jié)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