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八年九月(1929.9),李根源先生出版了曲石叢書的《文氏族譜續(xù)集》一書,是文氏后裔,清代的文含所纂輯。彭谷孫先生寫了序,還收有楊繩武、沈德潛、彭啟豐寫的序。書中蘇州世系至十二世止,時間跨度從明代洪武年間至清代雍正年間。見圖一~圖四。





 從蘇州世系表可知:一世為文惠,二世為文洪、文濟,文洪有三子:文林、文森、文彬為三世,文林有三子:文奎、文徵明、文室為四世。文徵明是次子,他有三子二女,三子為:文彭、文嘉、文臺,為第五世。文彭有二子:文肇祉、文元發(fā),為第六世,文元發(fā)有四子:文震孟、文從升、文震亨、文震纓(文從升、文震纓俱矢)為第七世。文嘉有一子一女,一子為:文元善,為第六世,文元善有二子二女,二子:文從簡、文從古,為第七世。文臺有二子:文元輔、文室為第六世,無后。





 文林 生正統(tǒng)十年(1445),卒弘治十二年(1499),享年五十五歲,二十六歲得子文徵明,其生配卒葬見圖十四。 文徵明 生成化六年(1470),卒嘉靖三十八年(1559),享年九十歲,二十八歲得子文彭,三十歲得子 文嘉,其生配卒葬見圖十五、十六。 文彭 生弘治十年(1497),卒萬歷元年(1578),享年七十七歲,二十四歲得子文肇祉,三十三歲得子文元發(fā),其生配卒葬見圖十七。 文嘉 生弘治十二年(1499),卒萬歷十年(1582),享年八十四歲,五十六歲得子文元善,其生配卒葬見圖十八。 文臺不詳,見圖十九。文徵明家的族譜(曲石叢書-文氏族譜續(xù)集)



 文元發(fā) 生嘉靖八年(1529),卒萬歷三十年(1602),享年七十四歲,四十六歲得子文震孟,五十七歲得子文震亨,其生配卒葬見圖二十、圖二十一。 文元善 生 嘉靖三十三年(1554),卒 萬歷十七年,享年三十六歲,二十五歲得子文從簡,其生配卒葬見圖二十一 文震孟 生 萬歷二年(1574),卒 崇禎九年(1636),享年六十三歲、文震亨 生萬歷十三年(1585),卒清順治二年(1645),享年六十一歲,兩人生配卒葬見圖二十二~圖二十四。 文從簡 生 萬歷二年(1579),卒順治五年(1648),享年七十五歲,葬龍池。二十一歲得女兒文淑(根據(jù)資料推算,文淑生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二十一歲(1614)嫁與寒山趙靈均為妻,卒 崇禎七年甲戍(1634)享年四十一歲)、二十四歲得子文柟。見圖二十五。(乾隆《蘇州府志》記載:文從簡母為王稺登女,(晚年)尋遭世變,隠于寒山之麓,居五年卒)。




 《文氏族譜續(xù)集》中還收有文氏家族各人的住址、功名、及文集著作、擅長等。 文林墓在吳縣五都三圖梅灣翔鳳岡,其長子文奎,文徵明長子文彭、長孫文肇祉等人亦附葬于此,文林墓地見圖二十七。
文徵明墓在長洲縣九都二十一圖武丘鄉(xiāng)地名李華涇橋,墓地、照池共十二畝多,次子文嘉、三子文臺、文嘉子文元善等人亦附葬于此,文徵明墓地見圖二十八。(文肇祉著《虎丘山圖志》中記載:文徵明墓在虎丘花涇祖瑩之西,墓前亦見虎丘塔為文筆峰)。  文震孟墓在吳縣二十一都八圖支硎山竺塢,墓地十二畝,其父文元發(fā)墓先葬于此,后文震孟墓亦葬此,還有多個后人亦葬于此,文震孟墓地見圖二十九。 備注:根據(jù)生卒可知:文嘉在五十六歲時得子文元善,文徵明去世時,文彭六十三歲,其子文肇祉四十歲、文元發(fā)三十一歲,文肇祉有四子為文從周、文從先、文從龍、文拱宸,文元發(fā)此時還無子;文嘉六十一歲,文元善五歲。在文嘉給文彭的析產(chǎn)書中:“吾兄二子四孫,將來未艾親丁甚多。吾惟一子尚幼,豈可久住東分。況吾與兄俱在六十之外,服滿后俱要出門”。與之完全相吻合,也佐證了文嘉給文彭的析產(chǎn)書的真實性。見圖三十。 附:2017年清明節(jié)拍攝的文徵明墓照片。


|